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越俎代庖

2021-08-21 05:16 作者:平平静静哒  | 我要投稿

越俎代庖


            《庄子·逍遥游》


【原文】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今译】

传说唐尧担任首领职位后,要把天下让位给许由,帝尧对许由说:“日月都上升高照了,然而小火把还不熄灭,它在照明方面,和日月比起光亮来,不是很难吗?及时雨普降了,然而还在人工挑水灌溉,在水利方面,它对于滋润禾苗,不也是白花工夫吗?您做了天子,天下就可以大治,可我还占据着天子之位,看看自己也感到不是滋味,请让我把天下交给你。”


许由推辞说:“您管理天下,天下已经治理得很好了,你治理天下很有功绩,要是我还来取代您的君位,那么我不是贪图名誉,坐享您治理天下的好名声吗? 名誉,只是实体派生的附属物,是‘天下已治’这个事实的附属品;我为着求取附属品,难道我稀罕这微不足道的东西吗?


鹪鹩(一种善筑巢的小鸟)在森林里筑巢,林木虽多,所占也不过需要一根树枝;鼹鼠(偃鼠,田野地鼠)到河里饮水,河水虽多,所需不过希望装满一个肚子。天下虽大,对我有什么用呢?请回去吧,算了吧,我的君啊。我没有哪方面用得着天下,我要它做什么呢!即使庖人(厨师)没有把膳食工作做好,主持祭祀的尸祝,也不能把祭器放在一边,超越自己的照管礼器祭品的职责范围,越位去替庖人(厨师)下厨烹调啊。”




【赏析】

尧,名放勋,号陶唐氏,传说为我国上古时代的圣明君主。

许由:字武仲,是传说中的高士,隐居于颖之阳、箕山之下。尧要把天下让给他,他厌恶其声,洗耳于颖水之滨,故称“洗耳翁”。


本文通过尧让位于许由,许由不受的故事,阐述了儒家与道家在政治上的差异。


尧认为天下应有德者主之,他不贪恋权位虚名,既然许由立则天下治,就应将天下让于许由。


儒家尊尧为圣人,认为其谦逊而有仁德,是理想的君主。


许由以“越俎代庖”为由拒绝了尧的好意,许由的观点却反映了道家淡泊至极的人生态度。天下既已大治,即使是至高无上的君主对人而言也没有意义。道家推崇的圣人是那些摆脱了社会价值羁绊,自由自我的人,在庄子眼里许由是圣人。


“越俎代庖”即使厨师不烹饪,祭司也不应该放下祭祀用具去厨房做菜。

古代祭祀,庖人(厨师)和尸祝(祭司)都各有使命,庖人要准备好酒食,尸祝要确保所有祭祀用具都放在应当放置的地方,还要主持祭祀的仪式。


庖人和尸祝二者各有所长,只有各司其职,才能让祭祀活动顺利进行。

后人常把超越自己的职务范围 exceed one's duties(functions),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 do sth. for others,interfere with others'  affairs,称作“越俎代庖”


尸祝不越俎和“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人生在世,只取生存之所需,无需为虚妄之名所累,都体现了知足的智慧,人之所以郁闷愁苦,很大程度是因为欲壑难填。意识不到自己想要的已经远远超过自己需要的,并非生活之必需,时间长了,人便沦为欲望的奴隶,迷失本性,因此道家认为人应放下汲汲外物之心,安己之所,淡泊宁静。



后用“越俎代庖”这一成语,比喻包办代替或越职行事 exceed one's authority.


越俎代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