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痀偻承蜩

2021-08-21 05:16 作者:平平静静哒  | 我要投稿



痀偻承蜩

              《庄子·达生》


【原文】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


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二丸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身处也,若橛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

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今译】

孔子到楚国去,经过一片树林,看见一个驼背老人用长竿从树上粘蝉,即在长长的竹竿的梢部粘胶,把蝉粘住,老人动作娴熟得就像是伸手拿东西一样轻而易举。


孔子上前问道:“您真灵巧啊,有什么诀窍吗?”


老人说:“我当然有诀窍,捕蝉最忌手颤,手颤竿摇,蝉就要被惊走了。我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把泥丸垒到竹竿梢上,而手不颤动,如果能在竹竿梢上垒上两枚泥丸而不掉下,粘蝉的时候,蝉就很少能跑掉;如果能垒上三枚丸子而不掉下来,那么十只也不过跑掉一只;能垒上五枚丸子而不掉下来,那么粘蝉就像伸手拾东西一样,万无一失了。粘蝉时,我身子站定在那里,就像一株竖立的没有知觉的树墩子;我举着手臂,手臂就像枯树的干枝。虽然天地这么大,万物这么多,但此时我只看见蝉的翅膀而已。我头也不回,目不斜视,不因万物干扰而分散转移我对蝉翅的注意力,这样怎么能粘不到蝉呢?”


孔子回过头来对弟子们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心不二用,精神凝聚专一,这句话难道不就是说的这位驼背老人吗?”



【赏析】

承蜩:取蝉,这里指以竿取蝉。捕蝉者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树上的鸣蝉上,不知不觉进入了忘己的虚静之境,与外物合为一体。喧嚣的外在世界便无法扰乱他的心思。


寓言故事中,这位驼背老人,在他的劳动中,专心致志,认真实践,苦练基本功,因而获得的娴熟技能,达到了较高的境界。


借捕蝉老人之口点出“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做事诀窍,只有做到精神集中,心无旁骛,技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楚 —— 周代諸侯國,轄境據有現在的湖北省和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河南等省的一部分。國都在原丹陽(今湖北省秭歸縣境),春秋前期曾遷郢(今湖北省江陵縣境),春秋晚期曾遷都鄀(今湖北省宜城縣境),戰國晚期又遷到陳(今河南省淮陽縣境)和壽春(今安徽省壽縣境)等地。






痀偻承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