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急,慢性鼻窦炎的诊断与治疗
急性鼻窦炎

全身因素:过度劳累,营养不良
局部因素
鼻腔疾病:急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异常,鼻息肉,变应性鼻炎,鼻程的是物及肿瘤等阻碍鼻腔及鼻窦的通气和引流
邻近器官炎症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牙根尖感染等
鼻腔填塞物放置时间过长:鼻腔异物,医源性填塞物等
气压损伤:跳水,高空迅速下降时均可使炎症分泌物或异物进入鼻窦引起发病
直接感染:鼻窦外伤,游泳时污水直接进入鼻窦等
致病菌:多为化性球菌;如肺炎双球菌,溶血型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其次为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等)也有厌氧菌感染;临床以混合感染最为多见
病理:病理过程同急性鼻炎;初为卡他期进而发展为化脓期,并发症期炎症可直接侵及骨质或经血管扩散引起骨髓炎眶内及颅内并发症
临床表现:全身症状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鼻炎,原有症状加重,出现有畏寒,发热,周身不适等症状;小儿可出现呕吐,腹泻,咳撒等消化道和呼吸道的症状
局部症状
鼻塞:多为持续性鼻塞伴有嗅觉的减退或丧失
脓涕:鼻腔大量膝性或黏脉性鼻涕;可有涕中带血儿童多见;厌氧菌或大肠埃希菌感染者有恶臭
头痛或鼻局部疼痛:脓性分泌物和细菌毒素对神经末梢的刺激,黏膜肿胀的压迫均可致头痛发生各鼻窦头痛及局部疼痛有各自特点:
①急性上颌窦炎:眶上额部痛可能伴有同侧颌面部或上列磨牙痛;晨起轻;午后加重
②急性筛窦炎:内毗或鼻根部疼痛一般头痛轻,前组筛窦炎头痛同额窦炎相似后组筛窦炎同蝶窦炎相似
③急性额窦炎:起即前额部疼痛且逐步加重,午后开始减轻晚间头痛消失
④急性蝶窦炎:眼球深处或颅底钝痛可放射至头顶,耳后及枕部;晨轻午后重
检查
鼻局部红肿和压痛:上颌窦炎可有下脸和颌面压痛。额窦炎可有额窦前壁叩击痛,额部皮肤红肿眶上角压痛
鼻腔检查:前鼻内镜下鼻腔黏膜充血肿胀,中下鼻甲变化明显,内有大量脓性黏脓鼻涕
辅助检查:鼻窦CT,MRI平扫


治疗:①适当休息多饮水②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③有变应性炎应全身口服抗组胺药④抗厌氧菌感染者联合使用硝基咪唑药⑤邻近病灶牙源性上颌窦炎同时要对患牙治疗⑥1%麻黄碱滴鼻和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鼻⑦鼻腔冲洗⑧上颌窦穿刺冲洗⑨鼻窦负压置换体位引流⑩红外照射局部热敷改善血液循环
慢性鼻窦炎
多为鼻腔及鼻窦急性炎症未彻底治愈反复发作迁延所致;根据基室炎症范围可分为前/后组鼻窦炎及全组鼻突炎;根据鼻腔是否有息肉分为伴有或不伴有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窦口鼻道复合体局部异常阻碍窦口的引流及通气是其发生的主要各鼻窦中以上颌窦炎最为多见其次为筛窦
病因:与致病菌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相似
病理表现
黏膜的病理改变表现为水肿,增厚,血管增生,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上皮纤毛脱落或鳞状化生及息肉样变;若分泌腺管阻塞则可发生囊性改变;可有骨膜增厚或骨质的吸收;黏膜可发生纤维组织增生而致血管阻塞和腺体萎缩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轻重不一有时可无;常见全身症状有精神不振,头晕,记忆力减退等
局部症状以鼻塞,脓涕为主要症状,次要症状包括头痛,嗅觉减退等
鼻塞:鼻腔黏脓性分泌物较多,鼻黏膜肿胀息肉形成等所致
脓涕:为黏脓性或脓性鼻涕;前组鼻窦炎多可经前鼻孔擦出后组鼻窦炎脓涕多经后鼻孔流入咽部,刺激咽部引起咽部不适,牙源性上颌窦炎的鼻涕有腐臭味
头痛:不明显多为钝痛或闷痛,是细菌毒素的吸收引起脓毒性头痛或窦口阻塞后窦腔内空气被吸收后的真空性头痛;疼痛部位与急性鼻窦炎相似此类头痛会随着鼻腔通气引流的改善而减轻
嗅觉减退或消失:鼻塞嗅区黏膜炎症性改变后功能下降,治愈后恢复
视力减退或失明:眼眶并发症,较少见
治疗
①鼻用糖皮质激素②抗生素应用③黏液促排剂④血管收缩剂⑤鼻腔冲洗⑥上颌窦穿刺冲洗鼻窦负压置换⑦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