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解释》6.3 名义工资 实际工资

2022-09-09 06:12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江苏省-资料室编-出版1959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3、名义工资 实际工资[i]


  名义工资是工人出卖劳动力给资本家所得到货币额,是以货币表现出来的工资。实际工资则是工人以货币所能买到的商品和服务[ii],是以这些消费品的数量表现出来的工资。

  名义工资的变动和实际工资的变动并不是一致的,决定实际工资水平的,除了名义工资水平以外,还有其他一系列的因素,如消费品的价格水平、房租的高低、税负的大小、工作日的长短、劳动强度的高低、失业状况等等。因此名义工资不能确切地反映出工资的实际水平。名义工资不变,实际工资可以因物价的上涨而降低。由于消费品的涨价,工人用和以前相同数量的货币,就只能买到较少的消费品或服务。不仅如此,实际工资下降的趋势还往往为名义工资的增长所掩蔽。这种情况在通货膨胀时表现得特别明显。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名义工资一般地是增加了,但工资的实际水平,或者说实际工资,却在迅速地下降着,因为名义工资的增加远远赶不上物价的上涨。


注:

[i]《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9年版,第104页。

[ii] 如电影票、戏票、车票等等。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解释》6.3 名义工资 实际工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