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解释》6.2 计件工资
【本文转载自江苏省-资料室编-出版1959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2、计件工资[i]
工资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每种产品都规定有一定的计件单价,工作者所得工资的多少,是以自己在一定时间内造出的产品数量为转移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计件工资造成一种假象,似乎工人得到了全部劳动报酬。但实际上资本主义的工资还是取决于劳动力的价值。资本主义的计件工资往往造成工人劳动强度的提高。因为资本家在规定计件单价时,通常是以体力强壮和技术较高的工人的日产量作为标准的。这样,其他工人要获得维持生活的起码工资,就不得不更紧张地劳动。
社会主义的计件工资是实行按劳分配的一种形式。工资单价是根据绝大部分工作者所能达到的平均先进工作定额来确定的。社会主义的计件工资,可以促使人们充分而合理地利用机器设备、原料和劳动时间,推广先进技术,更好地组织劳动与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资也增加。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有些部门和有些不适宜实行计件工资的工作,则实行着计时工资制。将来随着生产自动化的发展,计件劳动报酬的作用会降低,而计时奖励工资的作用则会日益增大。
注:
[i]《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9年版,第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