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
宫门
“今天听说魏无羡进京,能来吗?”
“昨夜就已到京城,但未入京,今天早朝皇上召见,肯定会来。”
“魏无羡是有特许随时进京的,为何昨夜在城外过夜?”
“魏无羡的性子你们也不是不知道,违反规矩的事情一点不做,皇帝都没办法。”
众臣议论着,看着外面的天色。
“怎么还没来,再不来,咱们可得入殿了。”
大家都看向穆南,皇后的父亲。
如果现在有谁能同魏无羡的军权抗衡,也就这位了。
可魏无羡是皇帝的臣子,穆南却是皇后的人。
虽说都是皇帝臣子,可实质上差的远。
魏无羡只效忠帝王,穆南却要为穆家,为皇后考虑的更多。
穆南见众臣看向他,只是缓缓起身。
“再等等吧。”
众臣都在心里有了明确的分寸。
就连穆南也得等。
“穆将军,听说魏无羡递折子辞官了?”
穆南冷哼一声。
“那奏折出自蓝启仁,根本就不是魏无羡写的,他恪守规矩,孝顺师傅,蓝启仁说什么,他便听什么。”
“可塞外虽然失败,我国不必纳贡,但那只是一时的,塞外之王海山单于可丝毫未损。”
“我朝除魏无羡以外,二十几年有人征服过塞外吗?皇帝怎会容他辞官?”
众臣问过在心里才有衡量,见到魏无羡以后还是老实点吧。
时间一点点过去,实在是不能等了。
“穆青,在此等候魏将军,我们去上朝。”
穆南留下的是自己的副将,这就足以说明问题。
就是军权在握的皇亲将军,也要留下自己的副将迎接。
正常来说,留下个太监足矣。
众臣都入殿后,魏婴才姗姗来迟。
望着高高的皇宫,魏婴轻叹一声。
才抬脚进入。
皇宫守卫见一白衣少年稳步前来,刚想拔剑阻拦。
“放下,找死呢,他面前你都敢拔剑。”
穆青等的不耐烦,便来到宫门口等。
众侍卫都是见过魏无羡的,可这着实是有点不习惯。
穆青感觉,今天的魏无羡会把皇上气死。
“魏将军,久违。”
魏婴微微低头,“穆将军,久违。”
穆青做了个请的手势。
“魏将军,请。”
“谢穆将军。”
穆青在前面带路,偌大的大殿广场除了侍卫就穆青带着魏婴前往。
魏婴虽然行走在大殿广场,但他能清晰的感觉到,暗中有一双眼睛,正炙热的盯着他。
他走到哪儿,那道视线就跟到哪儿。
一直到他进入大殿。
“娘娘,回去吧,皇上说,下朝之后,先带去长春宫给您见见。”
皇贵妃白静看着那道白色的身影,紧握手中绢帕。
魏无羡攻打塞外报捷之后,就离开了京城,她根本就没见到。
这次,皇帝终于同意她见面了。
“他入宫为何没着铠甲,皇帝会不会怪罪?”
白静担心的看向大殿。
“娘娘,皇上喜欢着呢,怎么会怪罪,不过,远远瞧着,将军可是像极了太子殿下。”
白静的眼泪滴落下来。
“娘娘,我们回去吧,回去等。”
“嗯,回去等。”
皇帝上朝,百官叩拜完,却未见魏婴的身影。
“魏将军呢?”
候公公连忙上前禀报:“皇上,魏将军还未进宫。”
皇帝也并未生气,只是轻微点了点头。
“今日魏将军会进京,可能有事耽搁了,候公公,你去宫门口看看。”
候公公刚到门口,就见两个人走来。
令他惊讶的是,魏将军居然穿的是一套锦衣。
“皇上,魏将军已到。”
魏婴缓步入朝堂,众臣都震惊不已。
白衣如雪,身形颀长,神采飞扬,舒眉朗目,眼角眉梢尽是温和。
步子从容,不疾不徐,腰间玉佩出现和谐悦耳的声响。
玉佩,走的快,佩玉撞击声很乱且难听;太慢,力度不够,又发不出声音。只有恰到好处,声音才会舒服。
这样的步子是经过长期培养才有的风范。
令众人更加不敢置信的是,来觐见皇帝,居然不穿官服,只着平常服饰。
朝上有眼尖的,更有出自蓝氏的,一眼便看出那是蓝氏的服装。
“微臣魏无羡参见皇上!”
皇帝对魏婴的一身锦衣也有点意外,但面子上还是不显。
妥妥的儒生大将。
对这样的魏无羡皇帝的眼中是赞赏,脸上是笑意,但袖中的指甲却已深入掌心。
凭什么!
凭什么,那样的人会生出如此优秀的儿子?
文武双全,温润如玉,性情文雅,举手投足都是大家之风。
哪怕送上战场,居然也可以横扫千军!
为什么?
那个人早就该死!
他的儿子为何如此出类拔萃!
皇帝很快想到魏无羡的军功赫赫,心情顿时就好了许多。
优秀如何,出色又如何?
还不是为我打天下?
他想起那个在他面前耀武扬威的人,心中就无比兴奋。
那时,他就发誓,今生一定要还回去!
一定要让这个人痛失所有,将他踩在脚下!
如果有一天,你看到你的儿子称呼我为父皇,为了我的江山纵横沙场。
最重要的是,当你知道你的儿子,他拼尽全力对付的敌人时,你会是什么表情?
很期待呢。
皇帝先在自己心中爽了一波,魏无羡却从皇帝的眼中看到了滔天的恨。
“爱卿免礼”,皇帝声音温和。
“这魏无羡是吃了什么仙丹,越长越回去。”
“谁知道呢,蓝氏的风水是真养人,都养成少年了。”
“我也是在蓝氏长大的,怎么就这么老?”
众臣议论纷纷,最多的则是魏婴的容颜。
就连皇帝都不得不佩服蓝氏的风水。
因为他实在是找不到魏无羡越来越年轻的原因。
“谢皇上。”
“爱卿今日为何着锦衣上殿,不得不说,这套衣服很适合爱卿,比铠甲更适合。”
皇帝给人的感觉就是平易近人,朝臣不穿朝服上殿,就是对皇帝的不敬。
可皇上不止没有怪罪,还夸赞合适。
这是什么信号?
皇帝仍然很重视这位将军。
这都能理解,魏无羡就是受重伤,也不是不可以养好。
自从他离开时塞外边境,派去的将领就没有能在塞外占到便宜的。
皇帝重视,也理所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