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论“娱乐至死”(一)

2021-05-05 11:57 作者:李心乱  | 我要投稿

     娱乐至死,被网红直播“毁掉”的青年一代

        随着5G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被关注,被看到,被重视,都想通过短视频直播来吸引粉丝,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屌丝逆袭,发家致富。

        于是,有些人拼尽全力,只要能“红”,什么无底线的事情都能想得出来,更能做得出来。
        俄罗斯网红Ekaterina Didenko(叶卡捷琳娜·迪登科),现在拥有110万粉丝。前不久,生日派对上“杀死”了自己的两个朋友和丈夫。

         事情是这样的,Ekaterina的老公为了给生日派对营造“仙雾缭绕”的氛围,突发奇想,买了大约30公斤的干冰将其倒进浴池,然后在“云海“里表演游泳。


        一段时间后悲剧上演了,派对上陆续有人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晕倒,这时Ekaterina开始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便开始报警寻求帮助。
可惜为时已晚,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机,派对上的2名女孩和Ekaterina的老公抢救无效身亡。


        要知道,干冰其实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如果直接接触的话,不仅容易造成冻伤,放入水中,会转化成大量气态CO2,在这个环境下,严重可能导致窒息。

         正因为自己的无知,把原本幸福的家庭毁于一旦,把自己的生日变成了老公和朋友的忌日,实在是可惜、可悲又可叹……


            苦难不应被娱乐化

        不得不说,现在的人为了红,真的是各种无下限了。

       为了火,为了猎奇,什么三观尽毁的事都做的出来。


       去年年底,笔者在网上看到竟然有人拿折磨了全国人民许久的新冠病毒做文章……

       有的网红为了流量,推出了新型冠状病毒的仿妆。

       甚至,有人COS病毒和医生,还配上一些毁三观,让人心理不适文字:“当你开始发热、咳嗽,那是我在慢慢侵占你的身体。”


        还有一些人在眼睛下胡乱描几笔,模仿起医务人员汗与泪形成的压痕。


      说实话,这样的仿妆真的一点都不美丽;视频中的博主高喊着“我们一起加油”的口号,笔者亦没有看出半点诚心。

        新型冠状病毒是当时让千万家庭天各一方的罪魁祸首,这样可怕的病毒不应该是你的“勋章”,更没有人希望在举国战“疫”的时刻看到这样的恶搞和调侃!



       但 其实,无下限的网红是不分国籍的。
       国外一位3万多粉丝的小网红,为了涨粉,就编造了一个恶作剧。

        2月3日,一架国外的飞机上,一位身穿粉色卫衣的男子突然站了起来。

       他说:“大家注意咯,我刚从新冠病毒肆虐的中国湖南省回来,感觉不太舒服,谢谢……”


       所有人听到他的话都慌了,乘务员立即让这位男子戴上口罩和手套。

       机长为了飞机上其他乘客的健康和安全,决定让飞机返航。

       飞机一落地,医生马上对这位粉衣男子进行了全面检查,然而,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没有发烧,没有异样,根本没有感染病毒。

       这时,男子才不得不承认:自己只是为了拍恶搞视频,才谎称自己得病……


        因为他一个人,航空公司和其他乘客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苦难,不是用来赚流量的工具!


        疫情还没结束,一线医护人员还在不顾生死的救治病患,还有很多人在家隔离,也有的人没能熬过去……

        这样一件严肃的事情,不应该把它娱乐化!

人民日报有句话说得好:“当流量完全沦为生意,甚至成为内容创作的唯一驱动,失控难以避免!”


      网红本没有错,恶俗才是原罪。

        低俗网红正在毁掉下一代!从前的网红还需要会读书写字,有才艺,个性鲜明。
        如今,网络走进了宽频时代,一部手机,一个摄像头,一个补光灯,一张嘴巴,长得丑俊,有无德才,传递什么,都不重要,只要能带来流量、带来收益就行了……

        那这些所谓的“网红”能够离谱到什么程度呢?


         在泡着脚的船里吃面。


         直播生吃156个鸡蛋。


      为了涨粉,从14层楼的天台跳伞,最终命丧黄泉。


        低俗网红可以封杀,但其带来的恶劣影响却远比想象中深远。

        我们小时候,老师或者家长问我们长大后的愿望是什么,我们的回答基本上都是:警察、老师、医生、科学家……

        而你问现在的小朋友长大后的愿望是什么,大多数想必会回答:网红。


        甚至我还有听朋友的孩子说过这样可怕的话:“叔叔,你不要管我的学习,我长大后可以去制作视频,找有钱的男朋友养我,火了就不读书了,人家网红都这样,过得说不定能比叔叔还好……”

         童言无忌是没错,可我很惊叹12岁的小学孩子居然会知道这些,尽管有些片面,但她说得但是挺清楚的……

        当然,我也不是说网红等于是“贬义词”,任何职业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
        但是那些单纯为了流量,没有底线博取关注的网红,是真的残害下一代的毒瘤!
       有的小朋友为了涨粉,妈妈去世了,第一时间竟然是发短视频求点赞;


还有的小朋友为了吸引关注,化着浓妆,穿着性感的服装在镜头前露肉;


       甚至,还有小朋友觉得14岁怀孕当妈妈是一件很“光荣”的事……


        这就是消极网红文化最可怕之处!
       它总是给年轻人一种误导:不用辛苦读书,不需要有一门立身处世的本领;只要当了网红就能赚钱,就能做自己想做的一切,不论结果……

       在这种所谓的网红文化荼毒下,青年儿童轻则三观污染,重则毁掉一生!


        在笔者爱不释手的一本书《娱乐至死》中谈道:

      “一切的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人文精神。

        我们的政治、体育、宗教、新闻、教育、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

       结果就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笔者也深以为然。



        当无人再注重精神文化上的建造,只满足于那些低俗、低智的网络直播和娱乐,长此以往的后果,令人细思极恐。
       不否认,这一开始能够满足一部分人猎奇的心理,可是久而久之,市场和观众自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那些没有下限的表演形式,最终会被淘汰。

       因为,我们需要的不是哗众取宠,更不是离谱奇葩,而是真正优质的内容!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在娱乐时代,无论是手机、电视还是网络平台,都本着以传播快乐为理由,让所有内容以娱乐的方式出现。

        赫胥黎曾在《美丽新世界》表达过自己的忧虑:人们会渐渐爱上工业技术带来的娱乐和文化,不再思考。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每天下班之后,将大量的时间用于看电视剧,打游戏,看小说,刷微博,刷短视频。
       刷多了这些软件之后,就会形成一种惯性:没有耐心去读一本长文或者书籍,更没有时间去思考。
        因为我们总是等待着下一个引爆眼球的新奇事物,等待着它在视频中直截了当呈现的样子……
        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网络依赖症,陷入了娱乐的陷阱,沉溺在虚拟的世界中不可自拔,丧失了感知力。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年轻人总觉得丧气,觉得玩什么都无聊,都没意思的原因所在。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生活越来越困难,矛盾越来越多,压力大到喘不过气来。因此我们需要消遣,需要娱乐……


         的确,这无可厚非。
        但娱乐时代的弊端在于,总有人利用人性的贪婪、嫉妒、傲慢等进行疯狂的牟利。

        互联网一直都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带来巨大的能量,亦能将我们吞噬!


        网络上的知识很多,可以用来学习、充实自己,在直播中收获快乐也无可厚非,但是过度沉迷其中,影响与沉迷游戏别无两样,终究伤害的是自己!

        笔者也是深有体会的青年人中的一分子,在之前年少轻狂时,也喜爱过直播这种新型娱乐方式,最初还只是喜欢在职业技能和人文社科这类积极教学,知行合一的直播内容中,一些偶然的原因,险些沉迷于娱乐与游戏的直播内容之中,挥洒血汗钱财,幸有挚友忠告,认识到其中利益链与消极力的弊端,对比十分反感,希望写文批判此事,亦希望现与我过去相似的其他青年同志获得警醒,以此觉悟。


        不要太把网络上的娱乐当真,偶尔消遣放松可以,过分投入只会适得其反;保持清醒和理性,学会独立思考,才能不被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吞噬。


        最后,用作家周冲曾的一段话来提醒大家和我自己:

       “当你的时间不再用于深度学习,当你的注意力被他人瓜分,当你只看综艺与电视剧,当你在群体中呆的时间越来越长,当你的执行力越来越差,当你评价让他人的次数越来越多,当你抱怨的越来越频繁,当你想往事的频率越来越高……毁灭已经发生!”

       春风得意的五月,希望我们不要在这充满“春风”的假期里迷失自我,丧失动力,希望你我都能真正明白劳动节与青年节的由来与含义,能够时刻谨记我等青年一代的初心与使命,并为之学习与行动。


      寄语: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

        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不必等候炬火。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新时代的青年同志们,五四青年节快乐!愿我们这股“后浪”能够带着赤红的热光,尽情激起奋斗的热浪,让所有的阻碍为我等折腰,大海的航行亦需要我们来做舵手!



                                   —— 感于2021.5.4 青年节

                                                   红兔(笔名)



小论“娱乐至死”(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