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论“娱乐至死”(一)
娱乐至死,被网红直播“毁掉”的青年一代
随着5G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被关注,被看到,被重视,都想通过短视频直播来吸引粉丝,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屌丝逆袭,发家致富。
事情是这样的,Ekaterina的老公为了给生日派对营造“仙雾缭绕”的氛围,突发奇想,买了大约30公斤的干冰将其倒进浴池,然后在“云海“里表演游泳。


正因为自己的无知,把原本幸福的家庭毁于一旦,把自己的生日变成了老公和朋友的忌日,实在是可惜、可悲又可叹……
苦难不应被娱乐化
不得不说,现在的人为了红,真的是各种无下限了。
为了火,为了猎奇,什么三观尽毁的事都做的出来。
去年年底,笔者在网上看到竟然有人拿折磨了全国人民许久的新冠病毒做文章……
有的网红为了流量,推出了新型冠状病毒的仿妆。

甚至,有人COS病毒和医生,还配上一些毁三观,让人心理不适文字:“当你开始发热、咳嗽,那是我在慢慢侵占你的身体。”

还有一些人在眼睛下胡乱描几笔,模仿起医务人员汗与泪形成的压痕。

说实话,这样的仿妆真的一点都不美丽;视频中的博主高喊着“我们一起加油”的口号,笔者亦没有看出半点诚心。
新型冠状病毒是当时让千万家庭天各一方的罪魁祸首,这样可怕的病毒不应该是你的“勋章”,更没有人希望在举国战“疫”的时刻看到这样的恶搞和调侃!
2月3日,一架国外的飞机上,一位身穿粉色卫衣的男子突然站了起来。

机长为了飞机上其他乘客的健康和安全,决定让飞机返航。
这时,男子才不得不承认:自己只是为了拍恶搞视频,才谎称自己得病……

因为他一个人,航空公司和其他乘客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苦难,不是用来赚流量的工具!
疫情还没结束,一线医护人员还在不顾生死的救治病患,还有很多人在家隔离,也有的人没能熬过去……
人民日报有句话说得好:“当流量完全沦为生意,甚至成为内容创作的唯一驱动,失控难以避免!”
网红本没有错,恶俗才是原罪。
那这些所谓的“网红”能够离谱到什么程度呢?
在泡着脚的船里吃面。

直播生吃156个鸡蛋。

为了涨粉,从14层楼的天台跳伞,最终命丧黄泉。

低俗网红可以封杀,但其带来的恶劣影响却远比想象中深远。
而你问现在的小朋友长大后的愿望是什么,大多数想必会回答:网红。

甚至我还有听朋友的孩子说过这样可怕的话:“叔叔,你不要管我的学习,我长大后可以去制作视频,找有钱的男朋友养我,火了就不读书了,人家网红都这样,过得说不定能比叔叔还好……”
童言无忌是没错,可我很惊叹12岁的小学孩子居然会知道这些,尽管有些片面,但她说得但是挺清楚的……

还有的小朋友为了吸引关注,化着浓妆,穿着性感的服装在镜头前露肉;

在这种所谓的网红文化荼毒下,青年儿童轻则三观污染,重则毁掉一生!
在笔者爱不释手的一本书《娱乐至死》中谈道:
“一切的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人文精神。
结果就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笔者也深以为然。
因为,我们需要的不是哗众取宠,更不是离谱奇葩,而是真正优质的内容!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赫胥黎曾在《美丽新世界》表达过自己的忧虑:人们会渐渐爱上工业技术带来的娱乐和文化,不再思考。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年轻人总觉得丧气,觉得玩什么都无聊,都没意思的原因所在。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生活越来越困难,矛盾越来越多,压力大到喘不过气来。因此我们需要消遣,需要娱乐……
互联网一直都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带来巨大的能量,亦能将我们吞噬!
网络上的知识很多,可以用来学习、充实自己,在直播中收获快乐也无可厚非,但是过度沉迷其中,影响与沉迷游戏别无两样,终究伤害的是自己!
笔者也是深有体会的青年人中的一分子,在之前年少轻狂时,也喜爱过直播这种新型娱乐方式,最初还只是喜欢在职业技能和人文社科这类积极教学,知行合一的直播内容中,一些偶然的原因,险些沉迷于娱乐与游戏的直播内容之中,挥洒血汗钱财,幸有挚友忠告,认识到其中利益链与消极力的弊端,对比十分反感,希望写文批判此事,亦希望现与我过去相似的其他青年同志获得警醒,以此觉悟。
不要太把网络上的娱乐当真,偶尔消遣放松可以,过分投入只会适得其反;保持清醒和理性,学会独立思考,才能不被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吞噬。
最后,用作家周冲曾的一段话来提醒大家和我自己:
“当你的时间不再用于深度学习,当你的注意力被他人瓜分,当你只看综艺与电视剧,当你在群体中呆的时间越来越长,当你的执行力越来越差,当你评价让他人的次数越来越多,当你抱怨的越来越频繁,当你想往事的频率越来越高……毁灭已经发生!”
春风得意的五月,希望我们不要在这充满“春风”的假期里迷失自我,丧失动力,希望你我都能真正明白劳动节与青年节的由来与含义,能够时刻谨记我等青年一代的初心与使命,并为之学习与行动。
寄语: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
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不必等候炬火。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新时代的青年同志们,五四青年节快乐!愿我们这股“后浪”能够带着赤红的热光,尽情激起奋斗的热浪,让所有的阻碍为我等折腰,大海的航行亦需要我们来做舵手!
—— 感于2021.5.4 青年节
红兔(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