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产自制特摄英雄井喷的现在 自制特摄英雄的未来在何方?
*以下文字仅代表个人意见,不喜勿喷。
最近经常看见有朋友在问,为什么这一阵子国产的“地方英雄 ”层出不穷,也有滥竽充数之势。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目前自制英雄井喷的原因。
首先我们国内特摄圈早在五六年前甚至更早,就已经有个人道具师按照自己设计的形象去自制一些皮套和变身器材,武器,为其编撰相对应的故事和设定,并且穿去漫展,只是当时还不是B的时代。所有的展示基本都是在论坛,QQ群或者贴吧里呈现。
而这两年,随着媒体和营销号,诸多电影类UP主开始纷纷将特摄奉为掌中宝,开始推特摄相关的内容,逐渐的特摄开始破圈,特别是在泰迦和泽塔这个时期,两部作品依次破圈,再加上2021年是迪迦的周年纪念,无论是代理方还是广告商,赞助商,都希望能蹭一波特摄的热度。
自然B是不会放过这次特摄热潮,别说自制英雄,我光看奥特曼类的“影评”和“解说”上B站热搜都不下四五次,有的还拿了站内热搜第一。
在这个趋势下,穿着奥特曼皮套出去游街的日常向视频越来越多,而假面骑士方面相对更专业一些,用自制特效还原变身,或者穿着皮套来一场对打,这种形式获得了大家的欢迎,不仅可以达到分享快乐的目的,还可以有一笔可观的收入,大部分有能力穿且定制皮套的UP主纷纷加入进来。
而玩皮套的最高境界,无非于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新造型,然后按照这个皮套去设计一系列的故事,并拍摄出来。在五年前还是个梦想的东西,现如今随着PR,AE这种软件以彻底飞入寻常UP家,自己实现拍摄低成本特摄的梦想早已变为现实。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些设计精良,打戏也做的还不错的自制英雄。
一举冲上热搜榜第一名的焦耳刑天不能说是最好的,但肯定是最火的,是当前综合水平最优秀的,也是剧情相对优良的自制英雄作品,同时他正是国产自制英雄的分水岭。
不能说在此之前就没有出色的自制英雄,我就见过不少,虽然剧情量少些,但是打戏到肉,镜头也很有本家的味道,皮套设计也很出色。只是播放量始终破不了百万,最多在十万上下徘徊,更有的也就四五万不到。
最开始创作自制英雄的肯定是本来就有自制一个英雄梦的少年。
但随着自制英雄逐渐成为了特摄圈的顶流,心态肯定会随之改变。只要拍出来就有大量人关注,官方也会帮着推,因为这两年正是主推特摄的年份,二次元和饭圈有时候都得给特摄圈让道。很多不喜欢特摄的路人,平时也没少看见B首页上的特摄内容吧。
只要能拍出来,不管怎么样,哪怕只有一个皮套人杵在那里,都会有大量拥护者,无论是播放量还是粉丝量都会猛涨,这样一个蹿红的好机会,谁会放过呢?
随着那么几部制作还算可圈可点的自制英雄出现后,大量类似的标题还有英雄层出不穷,不排除很多就是因为梦想,毕竟很多从一年前甚至两年前就在企划,就在制作了。但我们不能排除,确实其中有着滥竽充数的存在,而且不在少数。
这些人拍的目标很明确,因为现在这个东西正火,我也是喜欢,做出来就会有很多人看。大家都在做,所以我也跟着做了。这对于推动自制英雄的发展自然是一个好事,但是时间久了,这样的自制英雄缺乏剧情,只有一个很漂亮的皮套空壳,因为制作不专业,所以镜头语言不够好,打戏不够激情,演技也不佳,问题和漏洞也很多,最开始大家可能都会相当包容,但随着越来越多,自然作品质量也就分了三六九等,有了对比就有伤害,这类制作相对低廉或者滥竽充数的作品就会被淘汰。
而这样的作品基本上能占70-80%,而且站内不可能永远都像这两年一样给特摄这么捧场,他的主流永远还是引进的番剧还有鬼畜区,以及影评和日常一类。就和曾经的二次元一样,特摄也迟早会回到原来的重视程度,不能说一点不重视,但肯定不会和这两年一样拼命地对外推广特摄相关的创作。
那么自制英雄的土壤就会越来越狭窄,最后大量道具师和制作者缺失了制作热情,也没了流量,都会纷纷放弃。
就这个角度来看,自制英雄的未来按照这样下去是一个死胡同。
我们和日本的基本观众群体不同,不能和他们的自制英雄相提并论,他们的自制英雄多是制作出来玩的,哪怕是日本大学和东京大学都有自己的特摄社团,就会自己自制皮套,但我看过,他们做的质量确实比起国内的差远了。
大部分特摄电影人都是靠做独立特摄出身,但多是怪兽特摄,灾难片这两种,因为这才是最体现自己的特摄技术功底的类型。像一些国内的自制特摄,与其说是自制特摄,不如说是自制的特摄类英雄,没有光学合成,没有火药,特效也稀少,没有杀阵,赤手空拳打来打去的类型,在日本主流的特摄业界,很难算得上是特摄的典型作品,哪怕是假面骑士,也都是以特摄英雄为一类,提到特摄,人们往往想到的还是哥斯拉和奥特曼,日本沉没这种使用了更典型技术的特摄作品。
独立特摄人毕业后接到商活,基本都是朝向女特摄英雄和原创巨大英雄的OV两个方面努力,因为这样的作品最具市场价值。做得好的,就能进入大型的公司。
没能加入大型公司的特摄人,聚集到一起拍摄一些面向更高年龄的面向男性的限制级特摄,或者是为一些地方创作自己的英雄形象,达到旅游宣传的作用,这便是地方英雄的诞生。
为什么称之为地方英雄(local hero),因为很多地方英雄完成度一般,而且基本只是在地方开设舞台剧吸引本地小孩子和外来游客,和熊本熊一样只是一个宣传的形象。就和我们现在有的大部分都是自制英雄,没法说成是自制特摄一样,有的只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英雄形象,他没有一个系统的故事情节,缺少故事的内涵。但是很多完成度很高的地方英雄,也在地方电视台的扶持下拍成了特摄系列剧,譬如我们熟知的《凤神八剑》,而在其八剑魂公司名下,还创作了一系列以企业赞助为主的企业英雄,还兼顾帮地方设计创作地方英雄的工作。
那么如果想要摆脱现有的困境,在僵化之前做出改变,我们的自制英雄创作者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觉得我们可以参考日本的发展模式。
最好的自然是自制英雄们,被所在的各地政府机构所“认领”,以真正的当地的地方英雄,作为一个正式的宣传英雄形象重生。政府出资拍摄一系列的弘扬真善美的剧集,日本也有这样的先例,譬如河崎实的《地球防卫少女依可》就在新系列的时候被日本国防部长官所赏识,并且亲自出演,整部作品开始宣扬正确的交通安全和一系列有利于孩子成长的价值观。
这样固然好,但问题在于我们没有一个特摄英雄的土壤。比起塑造各省市的英雄形象,官员想到的倒是如何设计出一个可爱的动物形象来做吉祥物。
说到底,中国各个省市都拥有自己的地方英雄形象,并让这个英雄成为当地孩子们最好的导师这样的现象,可能确实是个梦想。但如果是和企业英雄一样,由企业去认领的话,还是相对容易实现的。
譬如卡西欧战队就是国产企业英雄的典范。
另一方面,我们的自制英雄想到了我们丢失已久的山海经和各路神魔,我觉得这是好事,不再是国漫那边天天抱着老三样不放,这些“冷门”的素材可以成为我们创作中国特摄的宝库。但需要注意的是,名字和造型格局很大,但就目前来看,剧情和思想跟不上是个大问题。我们不能空有一个高大上的名号,剧情都是些鸡毛蒜皮不痛不痒的小事儿,不是成本低没有演员就没法拍出相对有意义的故事,这点需要自制英雄的团队更加去研究神话和古书,让自己的英雄不浪得虚名。
如何让这批神话英雄作为真正的特摄英雄重获新生呢?
首先,摆脱二次元,摆脱漫展,脱离堆梗剧。我们拍的不是秋叶原连者,所以没必要堆二次元梗,也没必要一定要和二次元和漫展有关系,别做漫展的护卫,英雄要做外面世界的护卫。如果想拍漫展的保安,可以按照秋叶原连者搞一个浑身是梗的英雄,整一出搞笑剧,但就目前来看,我没发现哪个自制英雄是适合跟漫展挂钩的。
其次,没必要强行和已有的特摄做联系,要做出自己风格的东西,要独立,可以脱线一点,但必须本质上是严肃的。如果经费不够做山海经和神话里的妖魔鬼怪,我们甚至可以就直接让他们的灵魂附身到人类身上,去变身救下控制他们控制的人类,以免酿成悲剧。
譬如我现在可以临时想一个类似的企划,譬如这个英雄他叫神魔侦探钟馗,是钟馗将力量给了一个落魄且因为冲动行事被降职成交警的原干警,每天浑浑噩噩度日,在某天救了一个小孩子而丧命,被钟馗所附身,必要时可以借助钟馗的力量变身,而他们的敌人是各种附身于人类身上的心魔,这些心魔会导致抑郁症和狂躁症,甚至促使人犯罪,然后钟馗的使命就是和这些心魔为敌,拯救迷途的人类。
我们可以再深化一下人设,钟馗瞧不上这个变身者的大叔,认为他自甘堕落,和他共斗只是无可奈何,而大叔也看不上钟馗,认为这个神仙自大臭屁。但实际山钟馗下凡也有自己的隐情,而两个冤家最后也越来越默契,钟馗得知了大叔当年被降职的真正原因,而二人面临的最终boss则是双方的仇人,就这样迎来最终决战。
报名的时候还可以玩玩同音梗:
“你是什么东西?”
“我是神魔侦探钟馗”
“你是什么侦探?”
我花几分钟瞎编了一个,不太顺,但道理是这样的。现在的自制英雄多是10分钟一集,我们可以2集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就是一个事件,每个故事都安排一个辅助的主人公,不单是讲主人公如何飒爽的击退敌人,更多是讲如何拯救人心,如何救赎。而且我们也可以加入很多时事热点,对现状展开一个讽刺和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也是曾经金城哲夫,上原正三他们在做的事情。
除此之外,我们也不一定非要去做同人自制版的假面骑士,铠甲勇士或者魔弹战记,我们可以把眼光放的更长远。特摄可不止这些。我们可以做美少女假面一类的少女英雄,也可以做青春学园故事的超能力少女,也可以做从天而降的小怪物或者宇宙生物和平凡少女的日常故事。B不缺各种漂亮的女UP主,即便是男性主导的特摄区,也是有很多长相甜美可爱的女性特摄UP主的,如果当地的自制英雄团队或个人能和她们展开合作,拍摄一系列女性向(男性看的会更多,也足够引流,能引流的不单纯是装甲骑士一类)特摄作品,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譬如这些都有原型,譬如《彗星公主》,《喜欢!喜欢!魔女老师》,《飞女刑事》,《美少女假面》,像《冲击轰雷岩》《大魔神》也都是以少女和特摄英雄/怪人为搭配的特摄作品。
也可以做一些相对有中国特色的,譬如东映拍过一系列并不中华的中华魔女,我们可以做非常中华味儿的正统中华魔女,加上自己的传统特色。
或者,我们可以做真正的教育节目,譬如像小露宝,快兽布斯卡这样的机械人或者怪兽在人间的这种打乱平衡社会的半幻想半科幻故事,每一集都可以给小孩子一个道理,同时它的叙事方式是偏向社会人的,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社会的缩影,从中看到迷茫的自己。而类似于小露宝搞砸,撞烂墙,砸烂东西,撞烂柜子之类的相对滑稽简单的特摄机构和道具,也是特摄的一种表现形式。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类作品同样不需要高昂的经费也可以做到。他不需要火药,也不需要大量的特效,甚至不需要过激的杀阵也能做到,但仍然可以塞满每一集的剧情。
我还是那句话,如果说按照只是拉出来秀一秀自制的皮套英雄,或者拍一拍杀阵的打戏,那么就目前而言,我们的自制英雄就已经走到头了。如果还想进一步发展,做到真正在B站“追番”的话,那么自制英雄必须要做出改变,就必须要从“自制英雄”转变到“自制特摄”。
希望能见到这个奇迹的瞬间,也希望此举能更加滋润我国的特摄土壤,最后向所有奔赴于自制英雄片场的制作人员们致敬,合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