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记生物鉴定】网络热传生物鉴定29

本期主题:鉴定网络热门生物视频生物
本期共出现:12种生物
本笔记记录主要提及生物,略过的生物不收录。
——————————————————————
因为小亮老师已经说得非常详细了,所以笔记内容主要是对生物的具体说明。希望能给想了解更多关于此生物的内容大家一个及时的解答
——————————————————————

——————————————————————
兔子
兔,又称兔子,在汉语中是哺乳类兔形目兔科(学名:Leporidae)物种的总称。 兔子过去认为是草食性动物,偶尔吃肉补充蛋白质,近年研究发现多种野兔可能长期食用肉类。
兔子肉可食用,且在全球范围内,兔肉是非常常见的肉类食物,兔子也是仅次于鸡、鸭和猪,最常被屠宰取肉的动物,在2013年,全球有超过11亿七千万只兔子被屠宰取肉。

——————————————————————
蜂鸟
蜂鸟科(学名:Trochilidae)是雨燕目一科,其下物种通称为蜂鸟,体型小,能够以快速拍打翅膀(每秒70次,取决于鸟的大小)的方式而悬停在空中,也是唯一可以向后飞的鸟。蜂鸟的飞行本领高超,也被人们称为“神鸟”、“彗星”、“森林女神”和“花冠”等。
蜂鸟的体型小,骨架不易保存成为化石,因此其演化史至今仍未解。现今的蜂鸟大多生活在中南美洲,在南美洲曾发现100万年前的蜂鸟化石,因此动物学家认为蜂鸟是源自更新世;然而在欧洲,动物学家发现了欧洲蜂鸟的化石,是迄今已知最早的蜂鸟化石,距今有3000多万年的历史,如此可知蜂鸟的祖先远在渐新世的时候便出现。
蜂鸟居住的范围十分广阔,范围从高达4,000米的安第斯山直到赤道区域的亚马逊河热带雨林,有的蜂鸟生活在干旱的灌木丛林,也有蜂鸟生活在潮湿的沼泽地区。


绿紫耳蜂鸟
——————————————————————
灰胸竹鸡
灰胸竹鸡(学名:Bambusicola thoracica)为雉科竹鸡属的鸟类,俗名华南竹鹧鸪、泥滑滑、山菌子、竹鹧鸪、普通竹鸡。分布在台湾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北达陕西南部、西至四川盆地西缘、东达福建,主要栖息于山区、平原、灌丛、竹林以及草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分布于中国大陆东部,后来被成功引入日本、夏威夷和阿根廷。台湾灰胸竹鸡现已独立为一种。

——————————————————————
鸡嗉子(四照花果实)
鸡嗉子榕(学名:Ficus semicordata)又名鸡嗉子果、鸡嗉子,为桑科榕属的植物,雌雄异株。分布于越南、尼泊尔、锡金、泰国、不丹、缅甸、印度中部、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生长于海拔420米至2,800米的地区,多生在林缘、路旁和沟谷,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头状四照花(学名:Cornus capitata)为山茱萸科山茱萸属的植物。分布于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以及中国大陆的浙江、贵州、湖北、云南、四川、西藏、广西等地,生长于海拔1,300米至3,15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混交林中。

——————————————————————
鳗鲡(图中为宽鳍鳗鲡,即雷恩东澳鳗)
雷恩东澳鳗又称宽鳍鳗鲡,俗称土龙。
雷恩东澳鳗体型十分巨大,一般成年雷恩东澳鳗的体长就可达40至100公分,目前体型最大的雷恩东澳鳗体长可达200公分,重18公斤,足足比鲈鳗(Anguilla marmorata)的160公分大了40公分,更是比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的140公分大了60公分。
雷恩东澳鳗身体短胖,外观与鲈鳗极为相似,跟鲈鳗相同,雷恩东澳鳗也有淡色班云,但雷恩东澳鳗的体色偏绿或偏蓝紫色,与鲈鳗最大不同的特征为背鳍的起点,雷恩东澳鳗的背鳍是从背部中间后原点为起点,而非鲈鳗的腮裂至肛门中间的前缘。
雷恩东澳鳗顾名思义就是生活于澳洲东部的鳗鱼,但因为业者将其误认为鲈鳗,把雷恩东澳鳗大量引进台湾,目前这种鳗也仅分布于这两个地区而已。

——————————————————————
蛾蜡蝉(以下为青蛾蜡蝉)
青蛾蜡蝉(学名:Geisha distinctissima),又名蓝翅蛾蜡蝉、碧蜡蝉或碧蛾蜡蝉,俗称青羽衣或黄翅羽衣,分布于日本(本州以南)、朝鲜半岛、中国(山东、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与云南)与台湾。正模标本采集于中国北方。
体长0.55至0.7厘米,全长1至2厘米。全身体色呈绿色系。触角短,体色呈青绿色或淡绿色(有些个体较偏黄绿色,更有些个体带有白粉)。后翅多隐藏于前翅下,几近透明;前翅上的翅脉(呈青绿色或黄绿色)呈不规则状,近似叶脉,后缘有褐色斑点排列形成的条纹。若虫体色呈白色,身上包裹着蜡丝。
成虫主要出现于春季至夏季,多栖息于副热带常绿阔叶林的草丛中或树上,具有群居性。
青蛾蜡蝉为一年一世代(Univoltine)的生物:成虫将卵产于树上(并会以卵的型态度过冬天),卵主要于春天孵化,并在夏季羽化为成虫。
本物种是一种台湾柑桔的害虫

——————————————————————
帚尾豪猪
帚尾豪猪(学名:Atherurus macrourus),亦作扫尾豪猪,为豪猪科帚尾豪猪属的动物。分布于印度、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和中国大陆海南、云南、四川、湖北等地,一般生活于山地岩隙、岩洞。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马六甲。
帚尾豪猪海南亚种(学名:Atherurus macrourus hainanus),J. Allen于1906年命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
帚尾豪猪指名亚种(学名:Atherurus macrourus macrourus),Linnaeus于1758年命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四川、湖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马六甲。

——————————————————————
艾草松鸡
艾草松鸡(学名:Centrocercus urophasianus)是北美洲最大的松鸡。它们生长在美国西部和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和沙士吉万省南部长有三齿蒿的地方,种名也因此得来。甘尼森艾草松鸡最近被承认为一个独立品种,而在莫诺盆地的种群也可能是独立的品种。
成鸟有长而尖的尾部,和长至脚趾的羽毛。雄性成鸟在眼上方有黄色的斑点,背灰色,胸白色,喉部深棕色,腹黑色;颈上有两个黄色的囊,可以在求偶时充气以吸引异性。雌性成鸟背部和喉部为杂以白斑的棕灰色,腹部颜色较深。雏鸟背部颜色与雌性成鸟同,腹白色。

——————————————————————
海鸥
海鸥(学名:Larus canus)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鸥。一般食小鱼和其他水生生物,也有吞食其他鸟类的记录,也曾吞食过兔子。
海鸥腿及无斑环的细嘴绿黄色,白尾,初级飞羽羽尖白色,具大块的白色翼镜。冬季头及颈散见褐色细纹,有时嘴尖有黑色。海鸥身姿健美,惹人喜爱,其身体下部的羽毛就像雪一样晶莹洁白。
海鸥是候鸟,主要在分布在亚洲、欧洲、澳洲、阿拉斯加及北美洲西部。冬季则会迁徙到南方。
迁徙时见于中国东北各省与日本、台湾、韩国。越冬在整个沿海地区包括海南岛;也见于华东及华南地区的大部分内陆湖泊及河流。




——————————————————————
肉球近方蟹
肉球近方蟹(学名:Hemigrapsus sanguineus)为弓蟹科近方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朝鲜、日本、库页岛、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渤海湾、辽东半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栖息于低潮线的岩石下或石缝中。现时在欧洲及北美成为了入侵物种。

——————————————————————
蜘蛛猴
蜘蛛猴属(学名:Ateles),统称为蜘蛛猴或蜘蛛猿,蜘蛛猴科的一属,生活于墨西哥以南到巴西的南部到巴西的中南美洲广大地区的热带雨林中。与绒毛蛛猴属是近亲。是一种很难捕捉的小型动物,群居生活,群体数量可达35只以上。因相当细长的四肢和尾巴宛如蜘蛛而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