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精神病性障碍:
定义:精神病性障碍是指一组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表现多以幻觉、妄想、行为紊乱等精神性症状为主,其思维、情感、言语和行为动作与外界环境常常不相协调,患者可能出现持久的功能损害。
临床表现:
感知觉障碍:精神分裂症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且以言语性幻听最为常见,具有特征性的幻觉是评论性幻听、争论性或议论性幻听和命令性幻听。
其他感知觉障碍包括幻嗅、幻触、幻味、感知觉综合障碍——视物变形等。
思维障碍:主要表现为联想过程障碍以及思维内容障碍。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思维联想过程中缺乏连贯性(思维散漫和思维破裂)以及必要的逻辑性
内容障碍表现为思维内容过多(如妄想)或思维内容过少(如思维贫乏)两个方面。
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的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淡漠、情感不协调、抑郁等。
意志行为障碍:精神分裂症常见的意志和行为障碍为意志减退、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
意志减退可以出现在精神分裂症病程的各个阶段。
紧张性木僵一般是在精神病性症状支配下出现,患者表现为不语、不懂动、拒绝饮食和饮水、违拗、缄默随意运动减少或缺失以及精神运动无反应,严重时出现蜡样屈曲。
紧张性兴奋一般与木僵交替出现,在木僵过程中会突然出现不协调的精神运动兴奋,表现出行为紊乱、冲动、大喊大叫等。
认知功能损害:注意障碍:听觉与视觉注意障碍、注意分散、专注与转移障碍、选择性注意障碍。
记忆障碍: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损害。
工作记忆损害:言语性工作记忆及视觉空间工作记忆损害。
抽象思维障碍:概念分类与概括障碍、推理判断联想障碍、问题解决的决策障碍、执行功能障碍。
信息整合障碍:不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去缩短信息加工过程。
认知功能损害目前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独立、核心的症状之一。
阴性症状:是指消极的、不活跃的症状、包括思维贫乏、情感淡漠和意志缺乏。
自知力: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包含,对症状的认识、对自己人格的认知、对发生异常心理原因和机制的认识三方面。
早期表现及其他症状:精神分裂症出现典型的症状前,患者常常伴有不寻常的行为方式和态度变化。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发病原因比较复杂
大多数国内外学者都认同精神分裂症是在环境与基因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的。
生物学因素:
遗传因素:精神分裂症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且归类于多基因遗传病,遗传度高达80%。
神经病理学及大脑结构的异常
神经生化方面的异常
神经发育病因学假说
脑电生理与神经心理学
社会、心理因素:
个性特征:部分患者病前性格具有主动性差、依赖性强、胆小、犹豫、孤僻、敏感、害羞、内倾、思维缺乏逻辑性、好幻想等分裂性人格特点。
应激作用
家庭、环境因素
素质—应激综合模型
诊断、鉴别诊断和症状评估:
DSM-5诊断
鉴别诊断:
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问诊、体检、检查)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心境障碍(情感的背景下出现的精神病症状、治疗后的改善)
神经症性障碍(自知力)
妄想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病因、典型症状):回避、闯入性记忆、心境和认知的改变、高警觉
症状评估:
简明精神病评估量表(BPRS)
阳性于阴性症状量表(PANSS)
精神病症状严重程度临床工作者评估量表
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 是主要方法
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的“全病程治疗”,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早开始用药。
一般急性期治疗为期两个月。
维持治疗对于减少复发或再住院具有积极作用。
物理治疗 电休克、经颅磁
心理社会治疗 很重要
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家庭心理治疗、降低情感表达治疗
精神分裂整的康复及预后:
需要全社会各阶层、家庭和周围人的配合及帮助,也需要得到政府部分的大力支持和重视。
预后:大约60%的患者可以达到社会性缓解,即具备一定的社会功能;在第一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75%可以治愈,约20%可保持终生健康。
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妄想障碍:又称偏执状态、偏执狂、偏执型精神病。
是一组以妄想为突出的临床特征的精神病性障碍。
妄想常具备系统化的倾向,个别可伴有幻觉但历时短暂而且不突出。
病程演进较慢,一般人不会出现人格衰退和智能缺损,并有一定的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
病因:
病因不明,起病年龄一般在30岁以后,女性偏多,未婚者多见。
一般认为本病是在个性缺陷的基础上遭受刺激而引发。
生活环境的改变。
li临床表现:
妄想性障碍的妄想与精神分裂症的妄想不同,表现为:有一点现实性,不荒谬离奇、接近现实、一般不会不断泛化。
很少出现幻觉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DSM-5
鉴别诊断:
强迫与相关障碍:如果强迫个体完全确信他的强迫障碍信念是真的,那么应该诊断为强迫症,伴缺少自知力/妄想信念,而不是诊断为妄想。
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分裂症样障碍:妄想障碍可以通过缺少精神分裂症活动期的其他特征性症状,来与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分裂症样障碍相区分。
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
短暂精神病性障碍,是指一组起病急骤,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的短暂精神障碍,病程大于1天少于1月,多数患者能缓解或基本缓解。
在ICD-10诊断标准中又称“急性而短暂的精神性障碍”,包括:分裂样精神病、旅途性精神病和妄想阵发(急性妄想发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