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3.1 唯物辩证法

2023-01-22 12:57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1、唯物辩证法


  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唯一科学的辩证法。教员说:“科学地反映现实变化的同一性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1]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新成就,并批判地吸取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而创立的。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革命。

  黑格尔唯心辩证法认为,客观世界的辩证运动规律是“绝对观念”的辩证运动规律的体现。唯物辩证法与唯心辩证法相反,认为物质世界本身有着自己的辩证运动规律,人的头脑中的辩证思维只是物质世界辩证运动规律的自觉反映。马克思曾明确表示:“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2]

  唯物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相反,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处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任何事物都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有矛盾就有斗争,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由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事物总是要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形而上学就是否认事物的对立统一,对立斗争,矛盾着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走向它们反面这样一个真理。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就是承认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的统一,都是一分为二的。列宁说:“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3]教员说:“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4]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表现。

  唯物辩证法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是指导三大革命实践的锐利武器。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一分为二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和方法。在阶级社会里,就是要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观察和分析一切问题。教员指出:“我们要求把辩证法逐步推广,要求大家逐步地学会使用辩证法这个科学方法。”[5]教员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社会主义社会,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阶级和阶级斗争,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制定了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政策,指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方向。只有以唯物辩证法指导三大革命实践,才能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斗争中,不断地取得胜利。唯物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6]它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因此,它引起资产阶级及其代理人的刻骨仇恨。从伯恩施坦、考茨基到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以及[-]等叛徒,都竭力攻击、歪曲辩证法。[-]污蔑辩证法是“变化法”,胡说“辩证法就是那么几条”,像“玩积木一样”,可以任意拼凑,妄图用“合二而一”论、“中庸之道”和诡辩术来代替一分为二的辩证法,为他们的修正主义路线制造理论根据。因此,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形色色的形而上学和诡辩,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反对修正主义,具有重大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是在斗争中发展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同资产阶级和机会主义者的形而上学的斗争中,写出了《哲学的贫困》、《资本论》、《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性质、对象、任务、规律和范畴,并运用它研究自然界和社会历史,大大发展了唯物辩证法。列宁在同第二国际和俄国修正主义者的形而上学的斗争中,写出了《谈谈辩证法问题》、《哲学笔记》等著作,阐明了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并运用它指导当时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教员在同我国党内历次机会主义路线头子和国际上帝、修、反的形而上学的斗争中,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实践论》、《矛盾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系统地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明确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并运用它指导我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实践,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一万年以后还会存在。唯物辩证法将在同各种形而上学的斗争中不断地发展。


注:

[1] 《矛盾论》。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217页。

[3] 《列宁全集》第三十八卷240页。

[4] 《矛盾论》。

[5]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218页。

《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3.1 唯物辩证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