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10章 项目进度管理

2023-02-09 12:25 作者:敦庞之朴  | 我要投稿

1考情分析

1.1本章重点

2考点精讲

2.1项目进度管理

项目时间管理的各个过程,包括:

规划进度管理:为规划、编制、管理、执行和控制项目进度而制定政策、程序和文档的过程。

定义活动:识别和记录为完成项目可交付成果而需采取的具体行动的过程。

排列活动顺序:识别和记录项目活动之间的关系的过程。

估算活动资源:估算执行各项活动所需材料、人员、设备或用品的种类和数量的过程。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根据资源估算的结果,估算完成单项活动所需工作时段数的过程。

制定进度计划:分析活动顺序、持续时间、资源需求和进度制约因素,创建项目进度模型的过程。

控制进度:监督项目活动状态,更新项目进展,管理进度基准变更,以实现计划的过程。


3章节问答

1.进度管理计划与项目进度计划的区别是?

答:

(1)进度管理计划为如何在整个项目过程中管理进度提供指南和方向,是规划进度管理过程(PMBOK第五版)的输出。进度管理计划中并不包含项目具体的进展、里程碑等与项目工作进度密切相关的内容;进度管理计划只提供项目进度管理的程序和方法指南。

(2)项目进度计划是制定项目进度计划的输出。被批准的项目进度计划就是项目的进度基准,用来与实际的进度情况对比,以便于考核项目的进度绩效。项目进度计划与项目的具体技术工作密切相关。


2.进度压缩最常用的两种技术是?各自的特点是?

答:

(1)赶工:一般在关键线路上增加资源,缩短关键路线以缩短进度,要权衡进度和费用,争取以最小的成本来最大限度地压缩进度。

(2)快速跟进:将原顺序完成的工作并行完成,以缩短进度,其后果是往往造成返工,增加风险。但并非所有串行的活动都可改为并行,应考虑依赖关系(可选择的依赖关系而不是强制性的依赖关系)。


3.什么是关键链法?

答:关键链法是一种进度规划方法,允许项目团队在任何项目进度路径上设置缓冲,以应对资源限制和项目不确定性。这种方法建立在关键路径法之上,考虑了资源分配、资源优化、资源平衡和活动历时不确定性对关键路径的影响。关键链法引入缓冲和缓冲管理的概念。关键链法增加了作为“非工作进度活动”的持续时间缓冲,用来应对不确定性。放置在关键链末端的缓冲称为项目缓冲,用来保证项目不因关键链的延误而延误。其他缓冲,即接驳缓冲,则放置在非关键链和关键链的接合点,用来保护关键链不受非关键链延误的影响。

4.总时差与自由时差的区别?

答:

(1)总时差是在不延误项目工期的前提下,某活动的可自由利用的机动时间。

(2)自由时差影响的是紧后活动的最早开工时间(ES)。

(3)计算公式:总时差=最迟-最早;自由时差=紧后活动的最早开工时间(ES)的最小值-本活动的最早完工时间(EF)。


5.进度压缩可能会引起关键线路的改变吗?

答:可能会。在进行了进度压缩后,应重新检查关键路径(线),因为压缩后可能会出现新的关键路径。


第10章 项目进度管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