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文】家团圆,国兴旺(中秋国庆贺文)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大家好,我是华丽羽王龙,这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又是伟大共和国的七十一岁生日,对于华夏儿女来说,可真是一个双喜临门的日子。在那团圆的日子里,我们赏着月,吃着月饼。而伟大的祖国则用她不屈的脊梁。让她的儿女可以有这千户对月谈国兴的宁静。
然而还是那句老话,华夏地大物博,万千生灵来了又去了,在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在那同样的月光之中,这些生命为自己的王朝谱写出一曲曲高亢的赞歌。也许他们会遭遇厄运。但是顽强而坚韧的斗志终会让他们克服一切困难,直到天荒地老,生生不息。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来吧,看看这些历史长廊中的勇士们吧。

第一章 沧海龙游
2.15亿年前 三叠纪晚期 中国西藏
夜幕降临,无边无际的蓝色海洋在微风的吹佛下欢乐地动荡着,海洋翻腾起白色的泡沫,强烈地向着四方欢歌,它是那样猛烈,又是那样的柔和。那无穷尽的波浪就这样一起一伏。渐渐地,圆盘似的满月从海平面上跳了出来,月亮向着那深深的海洋微笑着。海水在月光下不断地涌上来,无数圆溜溜的水珠跳跃起来,离开大海,飞向那皎洁的月色。
没有谁会知道,那日的沧海,在未来将会成为高耸的世界屋脊。古老的月光之下,深深的海水被照的透亮,海洋中的一切澄澈透明,宛如空灵的幻境。在那深深的海水之中,一条两米长的弓鲛矫健地摆动着尾鳍,在海水之中破浪前进。饥肠辘辘的弓鲛不会想到千万年后的未来,对它来说,当下填饱肚子最为重要。
一群菊石背着重重的壳,慢悠悠地排成一列,从弓鲛身旁大摇大摆的游过去。这些菊石的直径足足有一米半长。而且外壳坚硬如铁,也难怪它们敢在弓鲛面前做淡定装了。
然而,笼罩在头顶的月光倏忽间消失,,一个硕大无朋的身影罩住了菊石群,一张大嘴轻轻一张便将数只菊石吞入口中,粗大的牙齿轻轻一咬,只听咔嚓一声,便将几只菊石嚼的粉碎。只留下几片残屑和浓稠的墨汁飘散在大海之中。
攻击者现形了,这是一头长达16米的巨怪,修长的身躯布满了紧实的肌肉,让人们联想到后世的须鲸。但是与须鲸不同的是,这头巨怪长着一个狰狞的脑袋和满口粗牙的血盆大口。
是只喜马拉雅鱼龙!
那只弓鲛喜滋滋地摆动尾鳍潜下深海,喜滋滋地撕食喜马拉雅鱼龙剩下的碎肉。鱼龙鄙夷地看了弓鲛一眼,向水面浮去。
氧气耗尽,它要去换气了。
轻柔的月光抚摸着这位海洋霸主的脑门,这只杀戮成性的霸主竟然在那一瞬间产生了一种舒适安宁的情绪。它轻轻地在海面上漂浮着。三叠纪的汪洋之上的满月,照耀着一个崭新的海爬帝国,那一刻风景恬淡,岁月静好。


第二章 热河之王
1.25亿年前,白垩纪早期 中国辽宁西部
一阵秋雨一阵凉,淅淅沥沥地秋雨洒过古老的辽西大地上。为片片森林换上了秋装
秋天是肃杀的季节,在第一片银杏叶枯黄的时候,体内的生物钟便告诉东北巨龙族群,该走了,去温暖的南方吧,那里有支持你们过冬的食物。
一头年轻东北巨龙迈着步子缓缓行走在平原上, 不知道什么原因,它脱离了族群,但是即便这样,这个家伙依然在不紧不慢地赶路。
难怪它会如此放肆,虽然身长不过10米,体重也只有2吨。但是在什么都小的热河生物群,它已经是一头巨无霸了,它所见过的肉食动物,不管是中华丽羽龙还是帝龙,见了它也只能愤怒地发出几声无奈地啸叫。
既然如此,也不必加快脚步跟上族群了,反正它们也威胁不到自己,慢慢走节省点体力何乐而不为呢。
可惜,它错了,在蛮荒的年代。一点错误就可能要命。
“呼呼呼~‘’一阵腥风突然从东北巨龙身侧刮过,紧接着东北巨龙便感到侧肋一阵剧痛。它奋力一拉甩开攻击者,哀嚎一声转身逃命。在绝望的奔逃中,它瞥见了攻击者的全貌。
虽然像它见过的那些肉食龙一样浑身长满了毛,但是这家伙却长着一个长达八米,1.5吨重的巨大身躯。还有满嘴锋利的牙齿。一看就不是善茬。它迈动着矫健的后腿,飞快地朝东北巨龙追来,
糟了,是羽王龙,这些巨大的肉食恐龙常常在此时跟踪东北巨龙群,专挑掉队的老弱病残下手!!
这一刻,东北巨龙的小脑袋里充满了后悔,它后悔自己没能跟上族群,没能好好观察周围的环境。可惜,后悔也晚了,侧肋的伤口不断失血,它的体力越来越差,最终垂下脑袋,再也跑不动了。
“咔嚓”羽王龙狠狠咬住了东北巨龙的脖子,完成了这次猎杀。
夜色袭来,云开雾散,空中的玉盘放射着柔和的光芒,照耀着这片战场。那只羽王龙站在东北巨龙的尸体旁晃晃脑袋,慈爱地看着在巨龙尸肉之中酣睡正香的一双儿女。那是母亲在照看自己的孩子。多么幸福的一家啊,中秋时节的阖家团圆,在那遥远的中生代便已有。而在此时,暴龙超科的强大王朝,已经在这热河之王的脚下孕育。新时代的生命之花,已然在旧时代的角落里悄然绽放。

第三章
江畔何人初见月
7000年前 全新世 中国长江下游
月色下的大江缓缓东去。丛丛的芦苇荡外荡漾着粼粼波光。那一江秋水仿佛怀抱着整个苍穹,那轮满月倒映在江水之中,几条江豚在月光下跳跃着。好像在是月影中嬉戏。
一群年轻的猎人握着石制的长矛,肩上扛着猎物,一步一步走向他们的聚落。
皎洁的月光如同洁白的绸缎,缓缓洒向大地。人走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的矫健,格外的精神。
“哦~”狩猎队的小伙子们显然沉醉在了月光的抚摸中。他们昂起脑袋,望着那圆月
今天是难得的满月呢。
望着望着,整个狩猎队都寂静无声了。
残缺的月亮圆了,残缺的家庭也也要圆满,他们已经外出狩猎一个多月,此刻他们的爱人和儿女,也定在这满月的光辉下翘首以盼吧。
想到这里,那些眼含泪光的小伙子们加快了脚步,顺着大江东去的方向,走向那满是杆栏式房屋的村落,那里有温暖的火塘,有爱他们敬他们的族人,那里,是他们的家!
那是华夏文明扬帆远航的轴心时代,一个全新的世界,即将拉开帷幕。也许,正是一位原始祖先对着皎皎月轮的思索,造就了那个希望大家团团圆圆的中秋佳节。


第四章
乱世侠者的归宿
(本段致敬动漫《秦时明月》)
2222年前(公元前202年) 西汉高祖五年 镜湖
那正是镜湖的秋天,西风阵阵,草木萧疏,镜湖的水因着枯涸显得更清冽了。伴着夜幕的降临,那满月倏忽从一旁的地平线跳了出来。那漫天的月光如同慈母的双手,抚摸着镜湖的万千生灵,也抚摸着湖畔的一幢小屋
小木屋坐落在镜湖之畔,虽然只是间木屋,但却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这就是镜湖医庄。在秦末乱世中,这里曾经救过不少生灵的性命。今天下已定,一对恩爱夫妻正住在里面。
他们就是剑圣—盖聂和镜湖医仙—端木蓉。
爹,娘,月亮出来了!”他们的女儿盖兰兴奋地大嚷着,对于盖兰来说,见到满月是足以让她高兴好一阵子的事情
兰儿,怎么了。”清冷高洁的医仙从屋中走出。“聂,这么晚了,应该不会有人再来了,关上门吧。”
“蓉儿,盖兰看着满月,看她多兴奋啊。
“爹,娘,你们见过这么皎洁的月吗。”
夫妇二人关门的手,整理屋子的手,都停住了。
良久的沉默
端木蓉走上前,俯下身拉住女儿的小手。
“这样的满月,我们见过”
又是一个满月的秋夜,医剑二人在波光粼粼的江边,在那秦末的乱世之中,送走了如同儿女一样的天明和月儿
大叔:你真的不和我们一起吗?”
盖聂只是将手放在天明肩上。
“天明,有些路,你要自己坚强地走下去,不论我是不是在你身边。”
另一边月儿已经泣不成声,而端木蓉确实那样平静。
她走到天明身边
“天明,在墨家禁地时,我便要让你照顾好月儿,现在,你还能答应我吗。”
“我答应你!”
“蓉姐姐,你就跟我们走吧!”月儿央求。
“月儿,姐姐答应了姐姐的师傅,远离尘世,远离纷扰。姐姐要听师傅的话,你也要听姐姐的话,在姐姐心里,月儿一直是个坚强的女孩。”端木蓉微微一笑,擦干了月儿的眼泪。
盖兰抬起头,看见母亲那双美丽的眼睛里含满泪水。
蓉儿,盖聂叹息道,将一家人拥入怀中。
“月满了,可我们,再也无法团圆了”
笃笃笃的敲门声打破了中秋月夜的宁静。
“大叔,蓉姐姐,节日快乐,是我们,天明和月儿啊,来看你们了。”
端木蓉听到天明和月儿的声音甚是惊喜。他连忙从医庄飞奔而出,刚刚站定映入眼帘的是那一对璧人。
“天明,月儿都长大了。”盖聂在一旁道。
“爹娘常说的那两个孩子啊,我最崇拜你们了。”盖兰对着天明和月儿道。
“哎呀,这就是大叔和怪女人的女儿啊,来来来,我问你,喜欢吃烤山鸡吗。还有,不要像你娘一样,整天把脸板地和石头一样。
“不准你说蓉姐姐坏话”月儿敲了天明的脑袋。
屋内,一家人坐在一起,围着木桌开心地吃着餐食,屋外,那皎洁的月光仍在挥洒着她的温柔,亦如这温婉的月光,刚刚从旧日废土之中诞生的大汉王朝亦用这温柔的休养生息之策,抚慰着这些乱世移民孤独的内心。这是中国历史新的篇章,自此,汉人,汉服,汉赋便在这世界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是啊,乱世之中,生存不易,只当太平盛世方可享受这团圆的甜,大汉之立,乱世的遗民也不用再受那乱世的离散,终于得以休养生息。


第五章 日月重开大宋天
652年前(公元1368年) 元末明初,中国 应天
夜,静悄悄地来了
江南的月夜很美,轻纱般的月光照耀着那排排的屋檐,那清亮的湖水,时不时吹过一缕清风,那一丛丛枝叶轻轻摇曳着,透露着一种种平静而神秘的美。
月色同样照耀着那王府玉砌雕栏,但是王府之中,一切却比这月色更加的安静,甚至安静的令人恐慌。
一个面向如龙般的男子伏在案前,一言不发。在他身前整整齐齐的站着两列人,他们或是披坚执锐,身经百战的赳赳武夫。或者是老谋深算,运筹帷幄的治世文臣。
“众爱卿”男子抬起头,良久之后说出了一句话
“元庭失道于天下,各路豪杰风起云涌,吾今一战败陈友谅,二战灭张士诚,终为义军之首,本欲联结天下豪杰一并抗元,然那元贼搜查甚严,我们的斥候无法将那信件送出。对此,各位作何打算。”
府上静悄悄地,在元军森严的搜查与围剿下,没有什么办法能将信件送出。
“大王”一位军师从队列中走出,行了个拱手礼。
“鄙人愚钝,不知此法如何,中秋将至,我们可命人散布流言,说有冬瘟流行,除非各家各户买月饼来吃。那时,只要我们将写有八月十五共起事,杀鞑子,迎义军的字条塞入饼中,且元贼以蛮夷之身入主中原,百姓苦其久矣,若他们得到字条,定会分头送往义军各部。到那时大王振臂一呼,天下响应。大王可让徐将军领兵直捣大都,到那时,天下之人定会让大王成为那九五之尊!”
这位军师,名唤刘伯温,而他口中的大王,正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只记得那年的中秋夜,在满月的照耀下,各路义军果然一并响应,势头如星火燎原一般。而朱元璋麾下的猛将徐达,更是一马当先攻下了元大都。光复了唐宋的万里山河。
今天,当我们吃着月饼,品尝着那份甜时,可曾想过,它凝聚的是一个时代开国的风云变幻。
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


第六章 许盛世繁昌,邀你我共赏
85年前(公元1935年)民国24年 中国西南甘藏区内
藏区秋日的夜空天朗气清,没有云彩,那轮满月穿行在山峰之间,默默注视着天下的万千生灵
暴雨夹杂着冰雹过后,秋风送来了阵阵寒意,西风的吹佛之中,一位年轻的战士扛着钢枪,一步一个脚印穿行在草地中,天空中那皎洁的秋月虽然很美,但是战士却无心赏月。
几天前,战士所在的红军部队为了战略转移开进了这片草地,却不料被敌人的空军发现,几架飞机饿鹰抓小鸡般的狂轰滥炸之后,战士发现,自己走散了。他日夜兼程,本想着在中秋之夜赶上大部队的,却不料在白天遇上了暴雨,耽误了许久,现在继续赶路的他自然是没有心情赏月了
“该死的”他一边咒骂着鬼天气,一边趟过被暴雨冲刷过的荒草丛,一阵凉风让他打了个寒战。
“小同志~~”他突然听到一阵低低的叫声。
这声音是那么的微弱,低沉,闻声望去,竟是一位胡子拉碴的老战士。他伏在一棵树上。显然是很久没有挪动。
“前辈,我们一起走,前面就是大部队了”战士心里一阵酸涩,他赶忙跑过去,想要扶起那位老前辈。
“不,不用了……,我,就是歇一下,一会赶上你”老前辈吃力地推开战士的手。“娃娃,前面的路……还很长,拿……拿上它们,走……下去,活下去”
老战士从背后摸出一样东西,竟然是一份干粮。随即他脱下身上的棉衣,递到战士的手中
“披...上....,带....上....,你这个娃娃在后面别饿着冻着了”
“前辈...这....”
“没...有可是....你们这些小火苗金贵,还等着...等着燎原呢”
“那您呢?”
“我是一团火焰,永远也不会熄灭的,到时候我们一起出去,和大家去建立一个吃得饱,穿得暖,不被人看不起的新中国。”
“前辈,您的东西还在里面,年轻战士从棉衣中取出一颗红星道
“这是我的红五星,一颗在这里,一颗在我头上”老战士指了指自己的红军帽。“拿着吧,早晚用得到的。”老战士朝年轻战士挥挥手“时间不早了,该上路了,大家都在等我们,我歇歇就来”
“嗯!”年轻战士朝老前辈敬了个军礼,转身继续前进着。
“哎~”老战士瘫软下来,面对着年轻战士离去的方向,在他的腿上赫然出现了一道长长的伤口。
“燎原的火种,我留下了,如果将来,你们看到红旗高高,高高的飘扬,那就是我来看你们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那年的中秋夜,明月曾照见长征路上红军的苦痛与牺牲,也曾照见他们的喜悦与胜利,今天,我们在新中国的诞辰日时回望那隐藏在历史点点滴滴中的人和事,似乎使这轮中秋的明月也有了沧桑的记忆。
我们脚下的土地皆是先辈用血汗换来,幸福并感激着。

第七章 秋月赤旗
今天(公元2020年10月1日) 现代 中国 北京 天安门广场。
中秋皎洁的满月依旧悬挂在夜空之中。照耀着庄严肃穆的天安门广场。
这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国家的首都,单看那座广场,有人会以为那是一个王国,一个帝国,然而那确是一座共和国。
此时的天安门广场前已经是人山人海,即使是凌晨人也是如此之多。挤在前面的人,早早地架起了摄像机等待着;排在后面的人,踮起脚尖,伸着脖子,高举手机等待着
他们所等待的,是一个庄严而肃穆的时刻。
当太阳升起,这里将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瞻仰国旗,这是子民对国家崇高的礼赞。
东方的天空显出一抹鱼肚白,金乌飞上了地平线。而那西边的玉兔却丝毫没有要退场的意思。它依然悬挂在空中,似要和那骄阳争辉。
原本嘈杂的广场立刻变得安静起来,四周悄然无声。在这寂静的气氛中,一阵清脆的脚步声由远而近地传来,升旗手迈着矫健的步伐来到旗杆旁。随着神圣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升旗手飒地一声展开国旗,那身姿如同白鹤展翅,矫健而挺拔。
广场上人们全然变得严肃,和着那庄严的旋律注视着国旗,伴随着那日月同辉,五星红旗也冉冉升起,那一神圣的场面仿佛被无限的延长。当国歌声结束,国旗恰好升到杆顶,在日月光芒的照耀下。国旗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焰,涌出金黄的星星。在秋风之中猎猎作响,更加鲜艳。等待的、路过的人们都不约而同地行注目礼,庄严肃穆的场面让人心生敬畏。
七十一年前,伴随着第一面五星红旗上升,百年屈辱已成过往。这一瞬如金鸡啼鸣,朝阳东升。驱散了笼罩在华夏上空的黑暗。自此华夏民族重新站了起来,成了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我们在复兴的道路上前进着。

今天,伟大的共和国迎来了七十一岁生日,而中秋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也已经运行了两千多年。这些依然是我们华夏民族的精神财富。还是那句老话,尽管逆贼如跳梁小丑,用尽手段欲遏制我们的征途,尽管小人奴颜怯懦,只敢在虚拟的网络上大放厥词。但是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七十多年了,我们该做的,就是认清我们存在的问题,让发展之路更加顺利!!!
今年的中秋也尤为重要,因为疫情,还有不少的抗疫工作者无法与家人团聚。向他们致敬
中秋遇国庆,家团圆,国兴旺!

写作灵感来源
上海科技馆
动漫《秦时明月》
电视剧《朱元璋》
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
感谢
恐龙帝皇
养虫的棘背龙
对本文的资料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