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文学&文学理论入门.通识.读书笔记

2022-08-03 06:01 作者:我命我掌控  | 我要投稿

中国文学 

牛津通识读本 





桑禀华完成了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在如此短的篇幅内,对中国文学从古至今三千年中的主要趋势、作者和作品进行清晰而迷人的鸟瞰,并且在具体例子和一般分析之间做到了恰到好处的平衡。  

——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伊维德(WiltL.Idema)  



以六万多字的篇幅,呈现中国文学各体的面貌,勾勒中国文学发展的线索,突显中国文学文化的特色,更非易事。只有高瞻远瞩,执简驭繁,才能高屋建瓴,纲举目张,做到既有论述高度,又有信息密度。我以为,本书就是采取这样一种策略。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程章灿 





序言 

至于从中英文对读中,体会两种语文表述各自的微妙,更是双语读本得天独厚之处,此乃众所周知,不需我再饶舌。 




P2 

中国的几大思想传统都坚信,人心困苦不宁乃缺乏大视野所致,文学则能开启人的眼睛、智力与心灵。 





P3 

书的内容虽然有限,仍愿这些匆匆掠影能激发读者继续探究这一强盛传统的兴趣,正如王之涣鼓励他的读者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王之涣(688-742)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P5 

英语表示中国的词China就是源于“秦”的音译。 




P38 

长期以来,文人都看重竹子,认为它是忠诚、坚定、正直的象征。竹子中空的特性也使它成了表示虚心的意向。 


P39 

陶渊明的诗集经过他自己和后世许多人的编辑, 虽然在生前并不被人看重,在宋代却受到了理学家的极力推崇,他们欣赏他的作品在较大程度上摆脱了当时佛教的影响。 

甚念伤吾生, 

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 

无需独多虑。 














文学理论入门 

牛津通识读本 




很难想象会有另一本文学理论简述比这一本更加明晰,也不会有另一本在这样有限的篇幅内能囊括更多的内容。卡勒的阐述技巧一直备受赞誉。在这本书里卡勒找到了讲述文学理论的最佳方式和风格。

——英国批评家,弗兰克·柯莫德






P56 


中国文学&文学理论入门.通识.读书笔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