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痘很爽!那...到底该怎么办呢?
挤黑头、挤痘痘
乍一想挺恶心的一个件事儿
但就是有很多人,对此很上瘾
瘾小的对着镜子
挤自己鼻子上、额头上的黑头 / 痘痘
享受挤出「肉条」的快感

瘾大的主动刷视频,看别人挤黑头/痘痘
看到痘痘「噗嗤」被挤爆的时候
兴奋的爆粗口,在弹幕刷 6666

讲真,挤黑头、痘痘这种事儿
为什么会这么爽啊?
挤痘痘为什么
这么让人欲罢不能?
这可能来源于一种奖励机制。当你第一次把痘痘挤爆,白色的浆液奔涌而出。恶心、担忧混杂着小兴奋,「已将脸上不好的东西清除」的心理暗示,会让内心一阵舒爽。恶心是真的,但以此带来的舒爽也是真的。
而这种舒爽促使大脑短时间内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让大脑真实的产生了「幸福」的感觉,这是人类难以抗拒的奖励机制(和饮酒、吸毒类似)。所以,挤痘痘会上瘾,毕竟,无论是青春期的少年少女,还是 996 的打工人,真的很难抗拒多巴胺带来的幸福感。

既然挤痘痘是一件这么爽的事儿,那么……
那些经常挤痘痘的人
后来怎么样了?

注意,这不是夸张手法,国内外很多新闻都有报道,有人曾因挤痘痘而丧命。
这是因为在人的脸上,有一个危险的三角区,在鼻根到嘴巴的两侧。这个区域内含有很多静脉窦,与颅脑相通。随意挤这个范围之内的痘痘,有可能将炎症扩散、带入颅内,引起颅内感染、危及生命。

那么在危险三角区以外区域挤痘痘就安全了嘛?并不是。挤任何部位的痘痘,都可能会破坏毛囊壁,将感染扩散至周围皮肤组织、加重炎症反应;轻则留下颜色较深的痘印,重则留下凹陷萎缩的痘坑,甚至增生性瘢痕以及瘢痕疙瘩等。
一句话总结,挤痘痘虽然爽,但真的不要挤,轻则坑坑洼洼的烂脸、重则要命!

不能挠不能挤的痘痘
该拿他们怎么办
首先,先来认识一下脸上的痘痘,在 2019 年修订版的痤疮治疗指南,将痘痘分为 4 级:
轻度(I 级) 仅有粉刺,属于「菜鸟级」
中度(II 级)有炎性丘疹,属于「青铜级」
中度(III 级)出现脓疱,属于「白银级」
重度(IV 级)有结节、囊肿,属于「大魔王级」
面对不同级别的痘痘,可以来采取不同的策略,这样才能科学的战「痘」。对于「大魔王级」的痘痘,不要犹豫,不要相信各种有的没的民间偏方、换皮术,直接去医院看皮肤科医生。

对于菜鸟、青铜、白银级别的痘痘,比如熬夜长的痘痘、吃冷辣食物长的痘痘、工作压力大长的痘痘,这类痘痘大多是因为皮脂腺出油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过度角化而导致的,祛痘的关键是要疏通毛孔、减少出油过多导致的堵塞。

那就不得不提刷酸了,尤其是相对温和的低浓度水杨酸。 一方面可以减少因为油脂过多,堵塞毛孔形成的痘痘;另一方面,可以松解角质,加速角质形成细胞的脱落,使堵塞的毛孔开放。水杨酸在浓度低于 2% 时,具有较好的耐受性[3],无论是刷酸新手、还是刷酸老手,都比较友好。不仅如此,水杨酸还可以与其他有效成分联合使用,具有较好的兼容性[4],达到 1+1 > 2 的效果。比如水杨酸和烟酰胺搭配,祛痘的同时,可以淡化痘印,提亮皮肤,一步到位搞定多种皮肤问题。
35 度 + 的高温天气,已经就位,很多人的皮肤早就在疯狂分泌油脂了,为了不让出油毁了美好的夏日,为了继续提亮肤色,姐妹们快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