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讲座笔记】人性与政治制度设计

2022-05-14 07:25 作者:林夕尘dream  | 我要投稿

人性与政治制度设计

清华大学  张绪山

 

(一)人性论和政治伦理

1.东西方政治伦理的区别

(1)西方政治伦理(基督教):君王和人一样,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罪人(sinner)使得君王失去了至高无上的尊严,他的尊严是相对的。

(2)中国政治伦理(儒家):皇帝称天子,代表天,和天是一体的(天人合一),天的概念助长了帝王的权威。

2.东西方政治伦理的演化

(1)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我们认为以下诸点是不言自明的公理:人类生而是平等的,造物主赋予了他与生俱来的权利,即生存、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政府是为了实现这些权利而设置的,因此政府只能在人民拥护的前提下,才能行使其正当的权力。”

1.曾国藩家书:尔当谆嘱三妹,柔顺恭谨,不可有片语忤逆三纲之道。君虽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

【人性论对政治伦理有着极大的影响】

 

(二)人性与政治制度

1.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权力即国家政权,国家政权的传承有三种形式

A.一家一姓,以血缘来传承→宗法皇权专制

B.共同特殊利益的集团,实行垄断性传承(大家族的一个放大)→集团专制

C.民主政治,全体国民参与国家管理。(公民政治)

一、专制制度与人性论

【专制的基本特征便是权力的垄断,专制制度是人类最原始,最可率性而为的制度】

1.孟德斯鸠:尽管人们热爱自由,憎恨暴力,但是大多数民族却依然屈服于专制政体之下。这不难理解,要想组织一个宽和的政府,就必须调整各种权力加以规范和控制,使之发挥作用,并给一种权力增加点儿分量,使之能与另一种力量抗衡,这是力发生的一种杰作。

【权力垄断最符合人的私性,即人的恶性】

A.专制制度的人性恶基础在于人之兽性。

(1)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

(2)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了人永远不能摆脱兽性。——恩格斯《反社林论》

B.兽性便是人类欲望的存在,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1)生存欲

(2)情欲(性欲)

(3)支配欲(对权力的支配和对物的支配)

【专制制度反映了人性之恶】

C.第一个恶的表现——没有平等;帝王的生存欲是最强的,自认为只有自己的存在才有意义,别的人都是为其所存在的。

a.希罗多德《史记》:波斯国王薛西斯战败回国遇到风浪的故事。将王冠赠予船长,同时又砍下了他的脑袋。

(1)君王认为他自身的生命是最重要的

(2)君王是非常善于耍权术

1.路易十六:我死了以后,哪怕洪水滔天我也不管。

【君王是没有朋友的,只有奴才】

D.第二个恶的表现——情欲的放纵,不止是帝王,专制者都是如此,放纵情欲和性欲。

E.第三个恶的表现——无所不包的支配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a.刘邦:始大人以臣为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孰与仲多?

【天下而私之】

【在专制君主的心目中,只有自己是人,其他人都是奴才】

b.孟德斯鸠:在专制君主的统治之下,人人都一样,谁亦不可能自诩强于他人,在他那里,人人都是奴隶,谁也不可能在任何方面优于他人。

【共和制度之下人人平等,因为人就是一切;专制制度之下也是人人平等,因为人一钱不值。】

7.专制君主无与伦比的垄断欲

(1)对美德的垄断嗜好

(2)对真理的垄断嗜好

(3)对才华的垄断谥号(尼禄,隋炀帝)

(4)君师合一的情结

【民主制度和专制制度的最大区别:专制制度公然容忍君主的恶性,对君主的潜在恶性视而不见,或视之为君主的当然特权;民主制度则始终对权力促生的人性欲望扩张以及造成的恶行抱有高度警惕,并以制度切实加以制约,最大限度遏制掌权者犯罪的可能性。】

8.专制制度下官员品行之恶

6.专制制度下,官员只对君主负责

【孟德斯鸠:无所事事而又野心勃勃,目空一切却有猥琐卑劣,期盼致富却又不愿劳动,憎恶真理,吹牛拍马,背信弃义,卑鄙无耻。罔顾一切承诺,蔑视公民义务,担心君主有德,希望国君孱弱,尤为甚者是永远对美德的嘲笑。】

【鲁迅:暴君统治下的臣民大抵比暴君更暴,暴君的暴政时常还不能餍足暴君治下的臣民的欲望。暴君的臣民只愿暴政落在他人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玩赏、做慰安。自己的本领只是幸免,从幸免里又选出牺牲,供给暴君治下的臣民的渴血的欲望,但谁也不明白,死的说阿呀,活的高兴着。】

【奴才性格,奴才没有独立意志】

【专制制度是人性恶的体现,它之所以产生和维持,人性恶是其缘由之一。】

 

二、民主制度与人性论

1.民主

(1)形上的概念:国家和民族不是一家一姓的,也不是某个集团的(主权在民)

(2)形下的概念:

A.法律至上(法治)

B.依法治国

C.权力制衡

D.多数决定

【丘吉尔:民主制度不是一个好制度,也不是一个完美的制度,但是比起别的制度来,它是一个不那么坏的制度。】

a.民主制度优点一

(1)相信人类有趋向善行和美德的品质。

(2)对人姓恶的充分估计

【亚里士多德:把权力赋予人等于引狼入室,因为欲望具有兽性,纵然是最优秀者一旦大权在握,总倾向于被欲望的激情所腐蚀。故法律是排除了激情的理性,因而他比个人更加可取。

【阿克顿教士:权力意味着腐败,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败。】

【权力本身提供了欲望扩张的机会】

【爱因斯坦:我的政治理想是民主主义,让每个人都作为个人受到尊重,而不让任何人称谓崇拜的偶像。我完全明白一个组织要实现它的目的,就必须有一个人去思考,去指挥,并全面担负起责任来。但是被领导的人不应当受到强迫,他们必须有可能来选择自己的领袖。在我看来,强迫的专制制度很快就会腐化堕落,因为暴力所招引来的总是一些品德低劣的人。而且我相信,天才的暴君总是由无赖来继承,这是一条千古不易的规律。】

 

(三)儒家政治伦理

1.儒家政治伦理阻碍人们对权力本质的认识

2.儒家传统以德治为特征,主张有德者居高位,推崇尧舜。

【柏拉图《理想国》:国家最好有哲学家去统治】

【理性是统治国家的最好保障】

(1)儒家的“德善天子”和柏拉图“哲人王”政治理想的根本缺陷:人类无论如何具有理性,在本质上都不能完全脱离“异于禽兽者几希”的兽性及自然本性。

【欲望的存在就构成了与德行、理性的对立】

【人一旦掌握政权,本身的欲望就可以得到释放;欲望的膨胀和权力是成正比的。】

【朱熹:千五百年之间,虽或不无小康。而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

【北宋·张衡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孟子》: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诸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暴君人人得而诛之”的理念缺陷

(1)走向暴君的过程(是老百姓承受痛苦的过程)

(2)暴君还是国家的代表,掌握着武力

(3)武力更迭的破坏性

(3)儒家“圣人之治”理想的寄托点(没有制度上的寄托点)

11.内圣:君主内在的修养即所谓的德治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2.赋予士大夫阶层异乎寻常的政治作用,希望以“文死谏”以矫正君主为政之弊。

【范晔《后汉书·党锢列传》激素行以振威权,立廉尚以振权贵,使天下之士奋迅感慨,波荡而从之。幽深牢,破室族而不顾,至于子伏其死而母观其义,壮矣哉!】

(4)当士大夫全军覆没或集体失语的时候,意味着集权达到了顶峰

【近代社会的一大发展趋势是公民社会和民主制度。】

【欲望的存在是人性恶的本因,权力是促成欲望无限释放的最关键的媒介。权力意味着腐败,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败。权力必须依靠权力加以制衡。】


【讲座笔记】人性与政治制度设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