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1 ASLA学生奖专辑|规划分析类杰出奖:围场野化|Needle项目分享

2021-11-12 05:06 作者:Needle设计空间站  | 我要投稿


围场野化:威尔士坎布里安山脉

后生产主义再生性农村遗产景观农业野化方案

Paddock Rewilding: An Agri-Wilding Scenario for a Regenerative Rural Heritage Landscape in Post-Productivist Cambrian Mountains, Wales

作品描述


面对极端天气、生物灭绝、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挑战,“野化”是一种跨学科并以生态为中心的新倡议。野化旨在将原始荒野带回人类认知,倡议将人为管理最小化,在开放的模式下发展自然生态,最终让自然过程重新获得主导地位并恢复自我修复的能力。野化的概念发展于欧洲的废弃边缘农田,却引起了一直以来积极管理土地的农民们的反对。因此,生产和环境之间的困境和争论仍然存在。

在保护景观遗产和推广野化之间,本项目定位于一个中立的角色以调和分化的两级。作者受到本土文化“轮耕”和“共耕”的概念的启发,研究如何将广阔的土地细化,轮换“野化”和“去野化”的场景,从而实现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管理土地。


经验分享



1.为什么选择“野化”这个主题?


我最初就对野化这个概念非常感兴趣,因为和许多传统的设计不同,野化并不强调以人类为核心,而是看到人以外的一切。虽然以人为本的设计很重要,但是野化为我们看待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我当时想要把这个概念联系到实际,在调研的时候选择了英国,因为野化这个议题不只是包含景观,还涉及了社会公平、英国脱欧等政治议题。


2.你完成这个项目的时间轴是怎样的?有哪些主要步骤?


做一份毕设最难的一点在于你可能需要从零开始,特别是如果你的设计场景在国外。在硕士最后一年的第一学期我们花了半年学习如何选题以及如何进行调研。我的经验是,在调研的时候,不要只着眼于自己的选题,而是要广泛地阅读,因为新的思路往往来自于选题之外的方面。我就从随机阅读中受益匪浅。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实地考察。硕士最后一年的寒假,我非常幸运地在疫情爆发之前有机会去到英国的场地踏勘,在那里我见到了许多当地的研究者和本地居民。很多时候实际情况可能和前期调研的结论很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所以踏勘就帮助我真正理解这个主题以及场地的实际情况。


最后一个学期开学后,我们就开始一步步完善我们的项目。我的导师陆小璇老师邀请了很多客座讲师来点评我们的项目,我们也经常要做一些即兴的主题报告。每个星期我都会和陆老师见面一到两次,汇报我的进度。这样的过程让我能够收获很多不同的意见,逐渐完善我的项目。


3.过程中有哪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其中一个挑战来自于选题和理解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因为我的研究场地在国外,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们有时很难真正理解问题的关键。而且,虽然我们似乎可以想出某些解决方案,但是这些方案往往倾向于某一利益相关者。这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为在实际过程中有更多人参与其中并受到影响。


对于我来说另外一个挑战是如何介绍我的作品。我记得第一次课堂报告的时候很多人其实并不能够理解我的项目在做什么,有些人认为这个主题对于毕设来说太简单了。这让我明白,虽然在作品上花时间是值得的,但是如何有条理地介绍你的作品也是至关重要的。于是我来回至少重新规划了我的报告十次,逐渐找到适合我的方式,在讲太多和讲太少中间找到平衡。在最终展示前的一次报告上我取得了突破——大家终于开始理解我的项目在做什么了。


我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陆小璇,她谦虚又平易近人,非常愿意花时间去聆听和理解我和其他同学的项目。刚开始我的主题报告做的很不好,很多内容都不是很有意思也不利于理解,但是陆老师给了我很多建设性的建议,还给我提供了很多参考例子教我如何清晰地表达我的项目主题和灵感来源。


项目全套图纸


2021 ASLA学生奖专辑|规划分析类杰出奖:围场野化|Needle项目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