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与情的激烈冲突,《我不是药神》观后随笔(话痨剧透慎入)

在朋友试毒后强烈推荐下,在暑假《我不是药神》下架前去影院观看了该风评超高的作品,可以说是非常满意的观影体验。(因为快下架了,所以不在乎剧透情况,这里我只以一个路人视角说我看到的故事)
主角程勇,一个油腻大叔,开个小店卖壮阳药,上有老下有小,老爹病重卧床,甚至有时话都说不清晰,家里没多少钱让老人家去医院进行长期治疗。重要角色曹斌,程勇前妻的弟弟,一名警察,年纪轻轻已成为警长,前程似锦。重要角色吕受益,白血病患者,对于主角剧中的选择有重大影响。
故事从这几个人发起,故事设定背景下主角走私的药物属于国家未批准为正版药品,也就是拥有治疗效果,但未纳入国内注册合法药品行列。而正版药价格昂贵,这让很多家境普通的家庭因为没钱买药最终只能面临亲人离世。于是就有了对于低价药的需求,自然而然,就会有人开始了解相关渠道。
而作为需要药但没钱买药的吕受益打听到了在印度产的同样的药物,药效一样,但售卖价格低廉,于是摸人脉找到了程勇。
最初程勇出于自身考虑,出于风险,并不打算走私未经过国家批准的药品。但最终因为老人突发病重,为了做手术的费用,最终走上了走私药物的路。而购入药品相比市面正版药物的高昂价格,他的私下贩卖价格显得相当价格低廉,因此在暗地慢慢扩张有了不少收入来源,从此摆脱了眼下的贫困,而他也在这期间与不少病友成为了朋友合作的关系。
中途因为外界一个更大的贩药集团的干涉,以及害怕警方正式投入人员抓捕走私被抓到的等原因考虑,程勇解散了贩药团队,把引进药品渠道卖给了一个更大的贩药集团。这自然也散了这一圈朋友,用着攒下来的小钱做起了生意过起了小日子。
但最初为其提供药物来源线索让程勇摆脱平困的吕受益在贩药集团被查封后,很快因为没了药的来源,病情加重,最终离世。
这对于程勇来说是很大的打击,处于内疚,也出于对其他病友的同情,程勇再次走回了走私药物的路。这一次,他选择以进购成本价进行贩卖,而他回收的,是对于曾经对于帮助自己摆脱了贫困的吕受益内疚上的救赎。
程勇的药继续让更多的家境不富裕的病人生命得到了延续,而对应警方的投入的人也越来越多,其中得到镜头最多的是程勇前妻的弟弟——曹斌,这个警察正义感十足,对于违法犯罪是零容忍的态度。因为对于“执行正义”的满腔热血,因此面对案件里“贩卖在市面的禁药在不断救人”的事实有了犹豫。
就此“法律”与“情感道义”的冲突开始变得尖锐,作为执法人员的曹斌,他不能违背法律对违规贩药视而不管,但无数次探寻线索的过程中面对为程勇保密以及求情的言语让其倍感煎熬,他内心的“正义”与他执行的法律形成了冲突,这让此前执法成绩出色的曹斌背负上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最终他选择了退出这次案件调查。
在曹斌正式退出大舞台后,程勇的故事也迎来了结尾:他最终还是被捉拿归案,站在了法庭中央,得到了判刑。
而因为程勇的事件带来的震动引起了上层的注意,因此特别推动了医疗改革,程勇走私的药品列入了正规药品,而吕受益所患病症需要的药物也都纳入了医保内,更多的病人得到了治疗。
这个电影的故事并不复杂,但好评如潮,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于其核心矛盾冲突的刻画。
程勇最初是站在“利益”的角度出发,而对于患者角度来说,虽然依旧价格昂贵,但于“情”,他们能够接受,能够治疗病症,对能进口药物的程勇还是表示感谢的。此时是初次冲击法律,但法律拥有着面对程勇很强烈冲击有力的震慑。此时,利、情、法三足鼎立,剧情稳步推进。
也因为利益,程勇才有第一次逃出,脱离团队。
而故事进入高潮则在程勇失去了帮助过他的朋友后,开始0利润地贩卖药物,此时拿走了三足鼎立中的利,极大地放大了“情”,对于穷人来说,走私违禁药品的程勇是使他们能继续活下去的“神”一样的存在。
此时此刻风向开始明显倾向了主角一方,而对面执法的“法”的声音在此显得虽然响亮,但又冰冷、苍白。此时开始,人们开始为违法但有人情味的程勇加油,希望他能逃离法律的追捕与控制。这种矛盾如同燃烧的烈火与寒冰交汇,我们没法无视程勇拯救了大量患者的事迹,但也无法避开其是在违法的背景下做到这一切。
当放下了“利”,故事的矛盾就变得尖锐,也因为放下了“利”,程勇违法走私的举动显得富有正义性。很多人说“慈善是富人做的事,普通人做只会赔的血本无归”。程勇确实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在动了情后做起了慈善,为了慈善的资本走上了违法的道路。
如果程勇是个亿万富翁,他或许可以一边通过自己的金钱拉动声望呼吁医疗改革,为更多穷人能看上病做工作,一边自己投入大量金钱,为一部分穷人提供一些治疗需要的钱,最终他可能会成为名利双收的英雄。
再如果,程勇是一名才华横溢的药品相关科技人员,研发了低成本大量量产能达到治疗剧中病症药物的新药,那么对于该剧来说他也可谓“药神”。
而《我不是药神》这标题就点在“不是”二字,或许走私进口低价药的主角对于那些需要药的病人来说仿佛上天派来拯救他们的药神,但他只是个普通人,只是一个只能通过做着违法的事才得以如此行善的普通人。
因此才会如此无奈,毕竟一个普通人的力量是如此的苍白无力。
法不容情,但法可为情所动,这也是剧末交代了为了民生改革的医疗政策。
普通人来说,一个人要改变一个社会规则确实太过于无力,毕竟规则往往是根据众人需求所调整,因此,当某一个社会现象表现了强烈的社会需求时,规则终归会为其改变。我们常说“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正义不会缺席”也就是如此。(但迟到带来的损失代价之大,我们无法估量。)
这部作品让我满意的地方在于我能充分带入剧中的任何一个关键角色,他们形象饱满又个性鲜明,每一个人都有他们不同的情感,但都无一例外地从他们的言行举动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程勇在走私药的心态变化过程自然,而他在剧中的选择不断深化推动着剧本核心矛盾冲突的强化,而在当场判刑被车送往监狱的路上,他看到无数因他的药而受益的病人在街边目送他的离开,这一刻他们仿佛在目送一位救命药神的离开。
我喜欢里面的每一个转场、每一段背景音乐的使用,演员出色的演技配合行云流水的故事叙述让作品毫无尿点,一个出色的写实电影最好的结果就是让观影人一度混淆现实与虚构的作品。这部作品引起的争论无一例外多是很多观众将自己带入到了作品里的某一个角色或一个人群形象,以这个角色或形象的角度发声,这也说明了这部作品在人设构建上的成功。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小市民的程勇面对法律与情的普通人的动摇,也可以直观地在曹斌的身上找到极强的观众的共鸣,同时能对于如吕受益这样人群的境况表示理解。
但如果要说这部剧里最不写实的角色,那就是我开篇未提到过的彭浩(黄毛),这个角色可谓“纯粹”的代表,他首次出境是为了他人抢了程勇的进口印度药去分给其他病友吃,而他本人全程沉默寡言,但性格直率,敢爱敢恨,程勇的选择变化每次由他表现出最激烈的情绪,不从表情,而是明显的肢体语言,他会为了大伙儿尽兴豪饮万杯,会因为程勇为了自保选择的“背叛”而不顾弄伤自己的手在喝了诀别酒后砸碎了杯子,也会为了避免程勇被抓,抢先开车吸引走警车追捕,而这也导致他遭遇车祸身亡。他的单纯单纯得让人感到不真实,但他的人设却是这个作品里我认为最为成功的人设。
一部剧情作品里,这么一个纯粹的人可以传达出很纯粹的思想,在众角色设定丰富复杂的情况下,向观众传递作品最想表达的情感,奠定整个作品的风向基调。
像黄毛这样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在作品里还有很多,以至于我甚至没办法一一列举,因为众人的倾情投入,才有了这样一部让我拥有极佳观影体验的国产优质作品。
作为观众,我们希望的就是更多地看到像这样优质作品带来的兴奋,也共同期望着未来国产影视作品能越来越好。
如果路人朋友有缘能看到这里,很感谢你能看我废话到这(手打3000多字),在此厚颜无耻地求一个硬币点赞。(我想早日升6级233333)未来若再能看到让我如此兴奋满意的国产新作,或许我还会写一些随笔,若有缘,望下回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