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谈游戏电影

2018-08-03 00:49 作者:总华探长陶晴贤  | 我要投稿


      根据电影改编成游戏的,甚少成功;而根据游戏改编成电影的更是全军覆没,诸如《真人快打》,《死或生》,《生化危机》,《古墓丽影》,《鬼屋魔影》,《死亡鬼屋》等等等等。《生化危机》和《古墓丽影》这两部假如撇开其游戏背景的话还能勉强一看,但是《真人快打》、《鬼屋魔影》等就真个是不堪入目了,不要跟我说什么特技和武打,要看特技我情愿看变形金刚,若是要看武打我还不如去看李小龙,就我个人而言,一部电影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剧情,如同游戏的“可玩性”一样,失去这个灵魂因素,特技再好武打再劲也只不过是一只披了孔雀毛的野鸡一样。这类所谓的游戏电影大多剧情苍白,有些甚至是不知所云,比如《真人快打》和《死或生》,从头看到尾你都搞不清楚他们到底要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除了打架还是打架,如果把游戏的元素从电影中去掉,那么它们的票房肯定赔得连内裤都不剩。

 

      从游戏电影开始泛滥的90年代至今,老美拍过两部与《街头霸王》有关的电影,第一部是1994年由尚格云顿主演的,虽然主角由隆变成了古烈,但是人物的造型还算对得起观众,基本符合游戏人物的设定,电影是以16人街霸为蓝本,除了飞龙和达拉禅外,所有人都到齐了。剧情方面就不喷了,它跟众多游戏电影都是一个德性,烂就一个字。在人物背景方面,电影作了较大的改动,比如原本是维加四天王之一的拜森不知为何成了正面角色,还跟春丽打成一片;而原本是中立角色的桑吉尔夫和DJ居然成了维加的鹰犬;古烈、嘉美和飞鹰成了联合国部队成员;隆和肯成了不务正业的流浪汉。不过最恶搞的还要数布兰卡,电影的设定是维加抓了古烈的战友纳什,然后将他改造成一头怪物——布兰卡,真是不得不佩服导演的想象力,居然将这两个毫不相干的角色合二为一了。



      记得第一次在明珠台看《街头霸王》时最期待的当然是想看到诸如气功波和升龙拳等经典招式了,可结果却是让我等屁孩无比失望,气功这种“高级”特技不弄出来也就罢了,但没有升龙拳和螺旋打桩等经典物理攻击是不可饶恕的,当你看着古烈、春丽、隆、萨加特等人只是使着普通的拳脚来打架时不知作何感想,如果只是想看普通打斗的话我可以有很多的选择,为何非要看这个不伦不类的《街头霸王》呢。当剧情进入尾声时,古烈、维加、巴洛克等人才使出“山寨”版的游戏招式,结局时众人还集体摆出游戏中获胜时的造型,可这一切并不能感动玩家,反而有敷衍观众的嫌疑。 



      如果说1994年的《街头霸王》电影是敷衍玩家的话,那么2009年的《街头霸王—春丽传》则绝对是愚弄玩家了。和94版街霸电影几乎全员到齐相反,《春丽传》里面只有可怜巴巴的春丽、维加、巴洛克和拜森,如果你非要把那个纳什也算上的话也就五个人而已。在人物造型上,94版街霸显然与游戏更相似,而《春丽传》改动的幅度大得是离题万丈,比如春丽,居然是个操着蹩脚国语和粤语的“鬼婆”,维加变成了一个西装白人,巴洛克身上虽然有标志性的面具和铁爪,可造型看上去更像《新铁血战士》中的鹰面,只有拜森还像点回事。人物造型尚且如此,指望他们会在电影中使出游戏的招式便是痴人说梦了。


 


      至于剧情,作为一部三流的动作片勉强合格,问题是里面除了那几个改了游戏名字的主角外,整部电影你都看不出剧情、背景与街霸有哪怕一丁点的关系,换句话说《春丽传》的片名和人物随便换个什么名字观众都不会觉得别扭。很难想象卡普空居然会如此高调地授权该片,《春丽传》可以说是一个极坏的榜样,以后那些三流编导随便找一帮二、三流的演员,拍上一部烂片,然后冠上一款游戏的名字就可以放出市场骗钱了。


      榜样的力量总是无穷的,在2012年一部比《春丽传》更烂的格斗游戏电影诞生了,那就是陈嘉上导演的《拳皇》。没想到电影界的流氓们在无情地毁了《街头霸王》、《真人快打》、《死或生》、《铁拳》等经典的格斗游戏后,他们终于把黑手伸向了《拳皇》。《拳皇》电影显然是得到了《春丽传》的真传:草薙京变成了鬼佬、八神庵和不知火舞成了男女朋友、特瑞变成了笨伯警察、神乐千鹤变成了性感女郎,没有经典的服装、没有经典的发型、没有经典的招式,有的只是一帮网游瘾君子在类似矩阵的虚拟世界中对抗那个神经质的卢卡尔。

 

      游戏电影已经成了烂片的代名词,编导和出品商毫无诚意,我敢说他们从没认真玩过这些游戏,也没有和玩家们交流,更不要说真心去热爱这些游戏了,否则他们绝不会拍成这个样子。而授权给他们的游戏厂商更是无脑得通过透支自己品牌号召力来赚取短期的票房利益,这种短视的行为最终会葬送它们的品牌效益。


八零九零游戏时光专栏,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youxihuaijiu

小谈游戏电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