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这些红色记忆,传承的是爱国初心,不变的是革命情怀!
红色记忆,
就像一颗颗珍贵的宝石,
点缀在城市的过往里。
它是一种传承, 更是一种纪念,
它让我们翻阅历史画卷,
追忆革命岁月。
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
赤诚的威海人也留下不灭的印记。
新的一年,新的展望,
让我们走一趟红色之旅~

刘公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站在刘公岛丁公路上,远远望去,那尊高15米的人物雕像就是北洋海军将领邓世昌,他手持望远镜,守卫着这片古老的海域。登上刘公岛,来一场触动心灵的“红色”旅行,循着先烈的足迹,去感受历史的硝烟与战火,感受国难当头的痛楚,警醒我们每一颗浮躁的心,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天福山起义馆
是谁在天福山打响了胶东抗日第一枪?是立志保家卫国的胶东好儿郎。我们今天的安宁和幸福,是无数英魂用热血换来。驻足天福山起义纪念馆,感受胶东革命英雄的雄风浩气,依然能听到那视死如归、血战到底的呐喊。


慈口观村八路军工厂

过去,这里是八路军的英勇战场,是抗日的希望;如今,这里是返璞归真的诗情画意,是“一房一院一特色”的乡村温泉,战火与宁静在这里交织,盛世时诗画田园。


郭永怀事迹陈列馆
月是故乡明,海外的生活不管多么幸福,对于郭先生来说,都是流浪。只有将自己的赤子之心奉献给祖国,才是一生所向。哪有什么奇迹,不过是背后的苦心孤诣。他坠机前用生命守护文件的那个瞬间,曾经浸润过多少人的双眼。


沈秀琴纪念馆
她也只是平凡的血肉之躯,却将生命奉献给了她热爱的事业。走进砖砌的纪念馆,这里的一切都像她本人一样朴素,却又那么动人,无数的她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在这里可以重温了她的光辉事迹,深切地感受到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一生交给党安排、对党无限忠诚、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


谷牧旧居东墩村
谷牧旧居,系清朝嘉庆年间所建的农村四合院式海草房。96年风雨兼程,谷牧同志将自己的一生都刻上了党的痕迹,他见证了历史,也创造了历史。一间间小屋的墙上挂满了谷牧各个时期的照片,陈列着谷牧同志的遗物、子女及亲属捐赠的纪念品,展示了谷牧各个历史时期的光辉业绩。


胶东育儿所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母亲的胸怀。 1942年至1952年间,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胶东育儿所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用她们甘甜的乳汁、无私的大爱,养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她们把最后一滴奶留给乳儿吮,最后一口粮留给乳儿吃,最后一件衣留给乳儿穿,把最后一丝生的希望留给乳儿。多次“日军”扫荡和迁徙中,乳儿无一伤亡。踏上青石板铺成的小路,轻轻推开育儿所的大门,感受多半个世纪前战火纷飞下,乳娘竭力支撑起的一片安宁。因为爱,我愿意和世界一起对你温柔以待。


马石山十烈士纪念馆
夜色被火光染红,马石山上满是敌人的鲜血,“为了乡亲!”这是王殿元的心声,也是全中国抗日战士的心声。他们不该被遗忘,不该被冷落,让我们走进马石山,向英雄敬礼!重温胶东抗战历史,聆听舍生忘死、英勇无畏、浴血杀敌的英雄事迹,学习马石山涌现的一批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


红色秘营下石硼
这里是胶东抗战的前沿,秘密医院、兵工厂、印钞厂、被服厂、胶东公学、党员秘密联络点等红色遗址,就隐蔽在这座美丽乡村弯弯曲曲的石巷内。走在村里的这些还原遗址的老房子之间,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峥嵘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