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音乐笔记】『配器法』交响乐“位置图”



以上三张图都是美式摆位
这种美式新式摆位,在没有丧失两小提之间的演奏技巧的基础上,使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之间距离减小,也改善了独奏大提与首席小提之间的交流。但是第二小提和中提之间距离远,当他们同时演奏哦乐曲时,容易淹没第一小提。
美国式乐队席位排列:
在演奏浪漫派以及近、现代的交响乐作品时优越性较大,除以上所提到的指挥便于照顶小提琴I和小提琴I声部外。
大提琴排在右前方,容易在演奏时,使乐队的低音声部也得到突出,这样大提琴与小堤琴相呼应,能达到弦乐组的旋律、低音、和声三者层次清晰的效果。
目前世界上好多交响乐团,都采取了这种美式乐队席位排列法,我国的中央乐团和上海交响乐团也采取这种美式的席位排列。

这种欧式摆位中,第一小提和第二小提都属于高音乐器,分别放在舞台的前方两则:而第二排是低音乐器,大致位于中间位置。首席小提和独奏大提距离近,有利于互相交流。大提和低音提琴之间也非常近,也有利于他们齐炎。两小提相向而坐,通过立体声重放可以听到两组声音的区别,获得更好的声音透明度,特别是有利于他们之间间答式的演奏。这样摆位,小提和大提齐奏时,融合度很为明显。
欧洲式席位排列:
对演奏古典交响乐优越性较多,因为当时的作品构思,第I小提琴和第工小提琴常进行问答式对奏,加上它们的音色又是致的, 这样把它们分别排列在指挥的左右侧,容易取得区别它们的效果。
再者,这样的排列法,第I小提的中发音孔面朝观众,第五小提琴的“f发音孔背朝观众,演奏时容易主次分明,如果从外表来看,这样的排列法也比较对称美观。
但如果让这种排列法的交响乐团去演泰近、现代作品,效果就会差些,因为近、现代作品第I小提琴与第耳小提琴的构思基本统在个声部里, 如果分两边,不但不好配合,而且指挥也难于照顾。
所以,在管线乐队摆位中,没有绝对完美的摆位方法,只有依据具体条件选择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