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里,嵩山派五岳派之首,但华山派有过之无不及
华山派绝学颇多,素有「华山九功」之称。九功之中,紫霞功居于首位,人人皆道是「华山九功,紫霞第一」。然而,在旧版金庸小说当中,紫霞功并非华山派世代相传的绝学,而是气宗获得《葵花宝典》后,由《葵花宝典》衍生出来的一套内气心法。是以岳不群修练辟邪剑法之时,成功甚速,短短时日,便能以一敌二,格杀定闲丶定逸两位高手。
紫霞功作为《葵花宝典》的入门心法,确实有所帮助。气宗由《葵花宝典》衍生出「紫霞功」,剑宗恐怕也由《葵花宝典》演化出不同的绝学。「夺命连环三仙剑」剑招迅速狠辣,颇有辟邪剑法的杀伐威力,未知是否与《葵花宝典》有所关连。 华山派武学是五岳剑派中最强一系,可惜正宗的华山派武学系统被门中不肖弟子「岳肃」丶「蔡子峰」二人败坏。若《碧血剑》的系统属于正宗,则可明白华山派武学原是着重内外兼修的。可惜,这一系统的武学已无法可知是否正宗。

编辑
华山派气宗重视内气修为,武学重点在于「气」,剑术上则走上「以气御剑」之途。华山气宗剑法初时讲究「轻」丶「灵」丶「巧」,但剑术练到后期,由于气重于剑,剑术定必走上「以拙破巧」丶「以静制动」之途,并非单纯以巧妙剑式取胜。若与剑宗弟子相争,早期必因剑招不如剑宗巧妙而落于下风,但到后期气宗剑术宛似内家剑术,就能克制剑宗剑术的快狠凌厉。
岳不群与余沧海一役,余沧海仗着轻功快捷,围着岳不群不住以快剑出手,但岳不群气定神闲,伫立不动,纵对手在自己身后,也只是反手接剑,足见气宗剑术以静制动的莫测高深。
华山派剑宗武学重点在于「剑」,重视招式技巧的锻练。由于重视招式之故,故此衍生出多种精奥无方的剑式,如「夺命连环三仙剑」就是其中表表者。而且华山剑宗的剑术并非与内气结合,因而与内家剑术截然不同,讲究快捷狠辣,出剑凌厉,往往杀敌于数招之间。

编辑
嵩山,位于五岳中央之位,嵩山派,自华山派发生剑气之争后,稳占五岳第一的地位。 嵩山派既是五岳剑派之一,剑法自然厉害,但是除却剑法,嵩山派的内功和掌法更加别具一功。 左冷禅以「大嵩阳神掌」称着,后来又自创了以「寒冰真气」为基础的「寒冰神掌」。 至于嵩山十三太保,有「阴阳掌」乐厚丶「大嵩阳手」费彬丶「托塔手」丁勉丶「仙鹤手」陆柏,这几位都是以掌法闻名的。嵩山派掌法之强,可见一斑。
嵩山派的剑法丶掌法均有声名于世,但除了掌剑称绝,亦有门人专门修练刀法丶鞭法等武学。在夺取《辟邪剑谱》一役之中,命丧于令狐冲剑下的两个刀客,正是嵩山派的高手。 嵩山派建派于嵩山的太室山,太室山以气势雄奇见称,嵩山派武学亦专以气势慑人,即使是左冷禅的「寒冰神掌」,一旦击出,亦能够给人极为强势的感觉。
「夫战,勇气也」,又有道是「先声夺人」,以强凝气势发动威煌的招式,对手的十分实力也吓得剩下七分,要取胜自然容易多了。 然而,气势雄强不代表欠缺变化,左冷禅的大嵩阳神掌便是嵩山派变化繁复的一个代表,左冷禅施展出来时,忽拳忽掌,忽指忽抓,的是变化多端。
剑术方面,经左冷禅整理后的《嵩山剑谱》一共有一十七路剑法,剑法气象森严丶以气势雄浑见长,长短快慢均有记录,嵩山剑法无论在任何场合,都能够发挥出强大的威力。

编辑
嵩山派的内功亦是值得注意的。金庸笔下高手无数,但是能够融合阴阳的高手,那是少之又少。但是,嵩山派的武学却似乎不怎么受到阴阳属性的限制。简单来说,阴阳手乐厚就能够发出一手阳热丶一手阴寒的掌力,在阴阳内劲运用上已是极为难得。
左冷禅的内功修为更加是嵩山派最深不可测的一人。左冷禅的「寒冰真气」固然威力惊人,但是瞬息之间将内力完全隐藏,更加可畏可怖。内力瞬间隐藏,那是由「有」而「无」,任我行就算加劲猛吸,亦吸不到一丝一毫的内力,单是这个成绩,就让人不得不服。《笑傲江湖》曾说过左冷禅的武功偏向道家,左冷禅这一手「有」化为「无」,似乎已得道家武学的个中神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