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明黑衣宰相:靖难之役的主谋,一生充满传奇

2022-06-01 20:24 作者:洪都烟客  | 我要投稿

元末明初,有两个和尚很厉害,之所以说这两个和尚很厉害,是因为他们两个造反,都成功了。只是,其中一个和尚当了皇帝,而另外一个却对功名利禄毫不在乎,造反只是他的一个简单人生目标而已。

当上了皇帝的那个和尚,自然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了,而另外一个造反成功,却无意功名利禄的和尚,就是姚广孝。

编辑

1335年,姚广孝出生于现在江苏苏州的一户医生世家。可是,原本衣食无忧的他却在十四岁的时候剃度为僧,法名道衍。更为奇特的是,姚广孝做了和尚,却拜道士为师,学会了阴阳占卜之术。

姚广孝不愧是学霸一枚,最后,他集佛法、道术,甚至是儒家经典于一身,成了儒释道三家皆精的一名大和尚。

可能是因为姚广孝当时沉迷于学习,完美错过了元末轰轰烈烈的大起义。

1352年,朱元璋投奔红巾军时,姚广孝18岁。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时,姚广孝34岁。当姚广孝学成出师的时候,突然发现已经改朝换代,天下太平了。这让姚广孝颇为郁郁不平,怎么能这样,我姚广孝还要成为刘秉忠一样的大人物呢。

编辑

原来,姚广孝在游学嵩山寺院时,遇到了相术大师袁珙。当时,袁珙对姚广孝说:“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这要是普通人听了,即使不把袁珙给胖揍一顿,也得大骂袁珙,你才是妖僧,你才是三角眼,你才是病老虎,好杀戮呢。

可是,姚广孝听了却是大喜过望,因为他对袁珙前面的话根本不在意,他只听到了他将会是刘秉忠一样的人物。

这位刘秉忠,曾经也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和尚。后来经人推荐,成了忽必烈的重要谋士,并辅佐忽必烈登基成了元朝开国皇帝。刘秉忠自己也位居宰相之职,死后谥号“文正”。得到“文正”谥号的人,整个历史上也就是那么屈指可数的几个人,的确厉害呀。

姚广孝以刘秉忠为榜样,怎么会允许天下太平呢。不行,一定要起兵,一定要打仗,一定要通过他,造就一个新的明朝皇帝。

姚广孝的野心,在他的诗词、文章中,也是表露无余。推测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朱元璋下诏,命精通儒家经典的僧侣入礼部考试的时候,姚广孝才没有被录取。

编辑

1382年,马皇后崩逝,已经48岁的姚广孝终于抓住了机会。朱元璋下诏选高僧侍奉各亲王,姚广孝经好友宗泐举荐应选。会场上,姚广孝终于物色到了自己的目标朱棣,两个各怀鬼胎的人是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朱棣带着姚广孝回了北平,并让姚广孝担任了庆寿寺的住持。姚广孝自此之后,经常出入王府,行踪诡秘,跟朱棣是“时时屏人语”。两个满肚子坏水的家伙,也不知道天天在一起嘀咕什么。

俗语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造反的时机被姚广孝给等到了。

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继位,开始大肆削藩。周王、湘王、齐王、代王、岷王,纷纷获罪,不是被罢黜,就是被迫自杀。姚广孝趁机劝说朱棣起事。

可是朱棣却在犹豫:“民心向彼,奈何?”朱棣的意思就是,民心是在朱允炆那边的,这怎么办?

姚广孝很干脆的说:“臣知天道,何论民心!”这句话可厉害了,人再怎么牛,也得顺从“天道”,即大自然的规律。

为了说服朱棣,姚广孝还请来了曾经给他看相,差点挨揍的袁珙做说客,让朱棣下定了决心了。

编辑

姚广孝的确是学霸呀,不仅精通儒释道,还精通军事、谋略。

为了掩人耳目,姚广孝在王宫中帮朱棣训练部队,还挖了用厚墙环绕的地穴,在其中打造兵器。为了遮挡打造兵器的声音,还在上面养了鸡鸭等动物。

1399年,建文帝终于对朱棣下手了。朱棣随即以奉天靖难为由,起兵造反。

起兵之时,正好遇到了大风雨,“檐瓦堕地,成祖(朱棣)色变”。朱棣认为此事不是吉兆,可是姚广孝却说:“祥也。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瓦堕,将易黄也。”姚广孝厉害呀,很雄辩,而且,很懂他人的心理,瞬间就将坏事变为了好事。

姚广孝时年65岁,因为年龄较大,所以,他就留在了北平,协助世子朱高炽守城,并远程为朱棣出谋划策。李景隆率大军攻打北平。在姚广孝的谋划下,成功击退了李景隆的进攻,最后和回援的朱棣内外夹击,大败李景隆。

在朱棣进攻受挫时,又是姚广孝献策:“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朱棣这才率兵,直捣京师南京,取得了靖难之役的最终胜利。

姚广孝虽然“未尝临战阵”,却因为“定策起兵”,决定“或旋或否(军队的进退),战守机事(如何作战)”,最终,被朱棣“论功以为第一”。

编辑

姚广孝厉害的另外一个地方就是知进退,不贪恋功名。

1402年,朱棣登基的当年,已经68岁的姚广孝,百般推辞之下,最终还是被授予了僧录司左善世之职,即掌管寺院僧尼帐籍及僧官补授的一个正六品小官。1404年,朱棣为了提高姚广孝的地位,授予姚广孝资善大夫、太子少师之职,成了正二品的大员。

道衍本名姚天僖,朱棣赐名广孝,让其恢复其姓,蓄发还俗。不过,姚广孝不肯。朱棣赐宫女、房屋,他也不要。姚广孝上朝时,穿官服,下朝后,就穿上僧衣,住在佛寺。姚广孝终于实现了他要成为刘秉忠的伟大理想。

姚广孝所穿的僧衣是黑色的,因此,他也就有了“黑衣宰相”的称谓。

姚广孝此后还主持重修了《明太祖实录》,以及《永乐大典》,为文化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姚广孝还是明仁宗朱高炽的老师,明宣宗朱瞻基的侍讲,一个人影响了大明朝三代君王。而明前期以文臣之功配享太庙的,也仅有姚广孝一人。

编辑

姚广孝有多厉害?仅凭他撺掇朱棣造反,助逆势之中的朱棣登上皇位,并得以善终这一点,就足以说明他的厉害程度了。而且,姚广孝还是儒释道、军事谋略皆精的学霸级人物,甚至还懂一些医术。他不仅仅影响了明朝三代帝王,所编撰的《永乐大典》,影响力一直延续到现代。

只不过,姚广孝鼓动朱棣造反,以及他晚年著了《道余录》诋毁儒家,让儒生很不满。因此,他的知名度不如历史上的张良、刘伯温等人的名声响亮。但是,他能功成名就,并得以善终,厉害程度不啻于张良、刘伯温呀。


大明黑衣宰相:靖难之役的主谋,一生充满传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