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山恶水,亦出“良民”
2018年7月23日,下乡第八天。
在当代社会中,关于农村人自私自利、狡诈等的形容词以及关于农村人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对农村人的形象已经脸谱化了,面对农村人时都存在一种防御心理。
下乡伊始,我也是如此心理,虽说有点夸张吧,但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嘛。但是随着下乡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心理活动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初到干塘村,便觉得这里的环境不同于城市的喧嚣,三三两两的老人坐在一处,谈谈天,喝喝茶。不远处,三五成群的小孩们聚在一起,玩着只有他们彼此才懂的小游戏。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恬静而悠闲。而在之后的日子里,更是让我明白,穷山恶水出的并不全是刁民。我们的每一顿饭菜中都有善良的村民免费送给我们的蔬菜等,因为村里可购买的肉菜有限,村里的阿姨更是不辞辛苦经常为我们去镇上买回来。当然,偶尔也会有村上的老人给我们送来他们自己采摘的龙眼,吃着甜甜的龙眼,我的心也变得甜甜的。
此外,学校里的学生更是让我发现,“穷山恶水出刁民”可能只是个例。初到学校,很多小朋友见到我们都会挂上甜甜地笑容跟我们打招呼,虽然在之后的日子很调皮捣蛋,十足的“小恶魔”形象,但也不可否认他们的淳朴善良,尤其在饭后休息时间,更有小朋友来我们住处给我们送来他们自己的画作。而在大雨将歇未歇的午后,我也看过两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在林间嬉闹戏水。要知道,如果在城市这样的场景还真难遇见。
乾隆皇帝曾说,“穷山恶水出刁民”。但我相信,并不是全部的农村人都是如此,淳朴善良的大有人在,我们不要被片面之词迷惑,任何事情自身亲身经历过,方可得出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