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话说人老爱唠叨

2010-09-28 12:33 作者:跋山老人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话说人老唠叨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步入晚年,人愈发怀旧,话也愈发啰嗦。

记得我小时候,晚年的奶奶,总爱千年黑万年白地翻腾陈谷子烂芝麻的往事,只要你往她面前一凑,绝没有别的话题,弄得你是走也不是听也不是。走之不尊,听之已厌,还不得不装作高兴的样子,硬着头皮呆上一会儿找个理由溜之大吉。后来对她老人家就敬而远之,没有重要的事一般也就不再趋前请安问好了。那时我曾经想,等我老了后一定吸取前车之鉴不蹈前车之辙。谁知等自己到了这一天,竟也是对逝去的岁月历历在目挥之不去,甚至晚上做都是小时候的事,家乡的事,成家后工作上的事,都是与死去的先人和故友打交道的事,一句话,都是过去的事。白天在和孩子们聊天,往往也自觉不自觉地重复已经说过多次说过的话和事。

我不知道孩子们对我的话是不是也已烦厌,但我这几天却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我想老年人之所以爱唠叨,大概是历史记载的需要,是人的一种天性。试想,远古时代没有文字,如果没有前人的反反复复唠唠叨叨的言传口授,今天的后人如何知道开天辟地的三皇五帝、尧舜禹和商周?只不过后来有了甲骨文、大小篆、隶书楷书,才有了历史的记载和书籍的出版,才使得人类朝代的更迭、国家的兴衰、百姓家族的沿袭让后人一目了然。我不由得对奶奶当时的唠叨有了一点理解。

但毕竟文字的记载不可能囊括所有,于是也就有了由人们的唠叨流传下来的没有上书的人物和故事。这是对文字的拾遗补缺,应该说也是历史,也是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君不见现在不论大小人物都兴起了写回忆录,其用心是为传承历史又避免被子孙嫌其唠叨。

唠叨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是不同的。性别上,女人比男人好唠叨;年龄上,老人比年轻人好唠叨;文化层次上,文化素质高的人唠叨的少一些,文化素质低的人相对多一些,没文化的人更爱唠叨。(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尤其人老了以后,劳动能力没了,社交圈子小了,在家赋闲,无所事事,有文化有兴趣的可以写写画画,找回一种精神寄托;没文化的老太太自然就会把唠叨作为一种精神的自我发泄,这种唠叨可能更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这样一想对我奶奶的无休止地唠唠叨叨也就理解了,宽容于心了。

写到这里想起一个传说故事。很久很久以前,生产力低下,粮食产量少,国家规定不养闲人,人到六十统统活埋。有一子不忍,偷偷将年老父亲藏于地窖中,宁肯自己饿肚子,一日三餐供养。一日,外国给本国国王进贡了一只小动物,满朝文武都不知是何物。于是画图悬赏,发榜布告天下,有认识者,赏。儿子回家当新闻告诉老父,父亲根据儿子描述的动物图形作出判断,告诉儿子带上一只猫揭榜前往。按照父亲的话上得朝来,只见笼中一灰色尖嘴长须的东西,儿子从怀中掏出猫来,猫立即扑上前去,小东西在笼中瑟瑟发抖。报告国王此乃老鼠也。国王大喜,问其何以知道,答请恕无罪,是家中老父亲说的。国王大悟,人老以后看来不是光吃饭的,还是有用的,下令从今以后六十岁以上一律老有所养,不再活埋了。我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为了不要嫌弃老人,不要厌烦他们的唠叨。

唠叨的现象只是发生在家庭内部,对外绝少发生。因此,我的观点是要容忍家庭成员之间的唠叨,因为它关系到家庭的和睦。夫妻之间自不必说,没容忍可能就会引起矛盾,甚至战争。对老人的唠叨更是千万不要责怪。讲究孝道和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会有老的那一天,老人的今天就是年轻人的明天,对老人的容忍即是对老人的尊敬,也是对自己的容忍和尊敬,更是给孩子做榜样。耐心听听老人的唠叨,细细咀嚼或许能从中能领悟到不少道理,汲取一些经验教训,避免自己在人生路上摔跟头,未必不是好事情。

当然,社会进化到今天文明时期,唠叨绝不是好现象,特别是对孩子容易养成说话絮絮叨叨的不好习惯。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说话修养也会不断提高,言简意赅的表述能力会越来越强,未来的老年人将不再寂寞孤独,他们的精神生活将越来越丰富多彩,唠叨这个词也许会退出现在的词典。但现实还得正视,所以请善待老人,善待老人的唠叨。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82482/

话说人老爱唠叨的评论 (共 7 条)

  • 远方的梦
  • 江南之恋
  • 水墨年花
  • 止水
  • 尘世
  • 芳草依依
  • 心语

    心语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唠叨也是爱。欣赏此文!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