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会
歌乐山上“上天池”度假村里,正是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盆型的山峦四周泡桐树枝丫刺天;高山看天,仿佛离天很近;洼地中间一个人工造湖,不大不小的湖水,清水涟漪;湖中游船点点,湖边杨柳成行;别墅宾楼,建筑各异,偎岸座水,小巧雅致;高山日明,湖水戏阳,银光颤动,璀璨炫目;水岸道边,杨柳翠枝;海棠花红,玉兰花白,杜鹃争艳,太阳花献;春花的世界,公园的慨念。 集美阁登记处前,人头涌动,人声喧哗。300多人的两民中的同学在这里校庆,登记入住,到处洋溢着中学时代同学的嗓音。今天是3月23日,我校第一批知青下乡的日子,一个难忘的日子。
那是知青下乡头年的3.23,寒风陡峭,朝天门河滩上白雾茫然,一大群人们守望着那几只黑色的登陆艇;国民党时代的运兵船,而今运送知青上山下乡;前舱门打开,各单位,街道,工厂的工作队吆喝着上船的次序和方法,同学们排着队伍,背着铺盖,提着脸盆;点着名。男生低着头,不愿看亲人和同学,女生哭喊着摇手告别。那场面悲壮:老态龙钟的父母拉着儿女不舍的手,欲哭无泪;愁容满面的同学,亲人,恋人抱头痛哭或默默揩泪;衰弱萎顿的婆婆爷爷迷茫悲伤地目送孙辈们。寂静的河谷喧哗一片,悲壮和困惑在每个人的心里。没有奔赴战场的悲壮和自豪,只有被愚弄和遗弃的充军感觉。我紧握同学的手,看着情绪低落的每一张脸,无声胜有声。
太阳有意在白雾中游移,久久才窜出天光,城市两岸的立体感才显露出来。两河两岸堆积了许多送行的人们。黑色的登陆艇发出沉闷钻心的气笛声,声声撕破心扉,奔涌的感情如决堤的洪水,整个河谷顿时哭声,喊声响彻天地,一声汽笛一声哀叫,登陆艇调转船头,喊声和哭声没有停下来,直待船儿消逝在江北人头山下。。。。。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同学们都到了不惑之年,而今安享之年,聚会忆思,真是感慨万千。。。。。。想同学少年,意气风发;文革影响,调皮捣蛋:上街划大字,办专栏,拿枪搞武斗,玉清寺街上橱柜里掐丝袜,仁和场捂农民的鸡蛋,田坝打群架,轮胎厂半夜煮鸡蛋。而今儿孙满堂,也觉无聊,也感有趣。
滨湖道上,同学们搭肩搂腰,挽臂握手;侃侃而谈,窃窃私语;大声吼叫,风趣调侃:“同学会,同学会,搞脱一对算一对,”女生周安值搞笑了大家,风流倜傥的王茗柯在逗女生:“刘艺兰,我年轻时候暗恋过你。”王麻子在讲偷鸡蛋的事。更多的是谈论农村的故事,现在的家庭。
晚上举行篝火舞会,饭后,同学们走向湖湾的小广场。广场中间,篝火旺旺,印在水中,火星窜上夜空,圆月挂在黑幕。音乐升起,没有几对跳舞,看着篝火,多数静坐思索,没有年少的激情,只有那些悠悠的回忆!舞会结束,同学们环湖散步。深情的黑夜,情如乡村,触景叙谈,肺腑真言。皓月如日,万籁寂静,使人感到空灵致远。同学们踏着月光下的树影,集体哼着:“月儿高挂天上,心上人在何方?我的阿娜呀。。。。。。”当时的知青情歌,青春的最好诠释。(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夜半三更,天寒地冷,来到我的住房,在这里举行班级恳谈会。大家给班主任让座,老师亲切叫出同学们中学时代的小名倬号,指出每个人的特点特征。回忆过去是美好的,仿佛年轻了许多。什么男女界限,什么“二龙抢珠”,什么“英雄护花”,开不完的玩笑,说不完的故事。更多的是工作和家庭,共同的感受是:有幸福有痛苦,有得失有遗憾,有理想有企盼,都有一个心满意足的心态。
冷了,大家都把铺盖捂住脚,不管男女,多像农村知青集体生活,无猜无邪,随意友情。我困惑了,则身睡下,何时入梦,同学们何时离去,我全然不知。
我是落户挂钩的,梦里也梦到跟同学在一起赶场,转山,背着背篼回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