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鹿奔春
十鹿奔春
史忠和
位于东丰县农民文化馆西侧的街道边,矗立着一幅《十鹿奔春》的巨幅彩雕,十头神鹿造型深深地吸引了我。它们活灵活现、形态各异、悠然自得、祥和安逸、秀美生动、典雅可爱。
彩雕是以美丽的山川花木为背景,以绿野河流为意境,以蓝天白云为烘托,一组矫健而又活泼乱跳,奋蹄腾飞的鹿群雕像栩栩如生,它们凝望远方的目光,深含永恒的温情;跳跃腾飞的动作,流露出欢乐的表情。使人进入一种“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的诗情意境之中而流连忘返。
东丰县是我国乃至世界人工驯养梅花鹿最早的地方,素以“梅花鹿之乡”著称于世,公元1619年为盛京围场,光绪初年被御封为“皇家鹿苑”,人工养鹿历史长达200多年。1947年,在东丰县诞生了第一家国营鹿场,第一个梅花鹿良种繁殖基地。
东丰——中国梅花鹿之乡这颗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经济优势,日益吸引着世人的目光。1992年,爱新觉罗•溥杰先生缅怀当年鹿苑,挥笔书写了“神州鹿苑”四个大字题赠东丰,寄托了他对东丰鹿业发展的殷切希望。1995年,身居海外的张学良将军,追思当年跟随父帅戎马关东、与鹿苑结下不解之缘的历历往事,亲笔题词“中国梅花鹿之乡”,赠墨宝予家乡父老,并附一张亲笔签名的近照托人带回东丰,表达了少帅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美好祝愿。2000年,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云坤到东丰县视察梅花鹿产业发展情况时欣然挥笔:“东丰——中国梅花鹿之乡”。(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近几年来,东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鹿乡文化,在以“培根、立德、养成、提升”为主题的大文化战略思想的引领下,把大文化发展贯穿于全县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鹿乡文化迅速发展,“创四城、建五乡”活动蓬勃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新传承和广泛传播。全县诗词书画创作、全民阅读、武术、全民健身等文体活动方兴未艾,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廉政文化、群众文化等各领域、各行业文化活力迸发,各项文化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西城区建设是东丰县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是一座划时代的奋进的里程碑,鹿,自然也就成为东丰品牌而闻名于世。
鹿是古代汉族人民心目中的一种瑞兽,有祥瑞之兆。它是美丽的象征,尤其是梅花鹿,雌鹿较小。雄鹿有角,像美丽的珊瑚。背中央有暗褐色背线。尾短,背面黑色,腹面白色。夏毛棕黄色,遍布鲜明的白色梅花斑点,臀斑白色。它性情机警,行动敏捷,听觉、嗅觉均很发达,视觉稍弱,胆小易惊。由于四肢细长,蹄窄而尖,故而奔跑迅速,跳跃能力很强,尤其擅长攀登陡坡,那连续大跨度的跳跃,速度轻快敏捷,姿态优美潇洒,能在灌木丛中穿梭自如,或隐或现。鹿天性中的善良、柔美、内敛的气质,更是值得人们的赞美。鹿是健康的象征,《坤雅》有云:鹿乃仙兽,自能乐性,行则有涎,不复急走。在中华文化中,鹿经常具有长寿的特征。东晋葛洪称其寿命非人类可比:“虎及鹿兔,皆寿千岁,寿满五百岁者,其毛色白;能寿五百岁者,则能变化” 。《鹤鹿同春》画面中有仙鹤、梅花鹿与松树。仙鹤象征长寿,梅花鹿的“鹿”谐音“禄”,象征福禄常在。松树生命力的旺盛。鹤鹿同春有富贵长寿的寓意。充分表达了人们向往美好、吉祥之意趣。
梅花鹿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鹿茸是鹿的一种最主要的产品,具有“补精髓、壮肾阳、健筋骨”之功效,是中药之王,补品中的上品,鹿胎、鹿心、鹿尾、鹿筋、鹿鞭、鹿角、鹿肉、鹿皮等药用价值,是传统的滋补佳品。
东丰县依托梅花鹿资源的综合开发,走出了一条特色的强县富民之路,梅花鹿产业实现了从传统鹿业向现代鹿业的根本转变,马记鹿茸畅销海内外,被誉为“中国鹿茸第一品牌”。“强身”、“马记”和“神益”商标为吉林省著名商标;“马记”牌鹿茸和“强身”牌前列回春胶囊为吉林省名牌产品,为养鹿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东丰县委县政府正在带领鹿乡人民全力实施“七个工程、八大管理”,不断加强基础建设力度,全面提升服务功能,城乡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崭新面貌,经济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和实现跨越式发展。激情四溢的鹿文化提升了东丰人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彰显出东丰人在建设小康东丰、平安东丰、和谐东丰、生态东丰的伟大征程中的豪情壮志。
鹿群站立在风景线上,正昂首雄姿,目视前方,四蹄飞奔,散发出强大的气场,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