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临终的凝望——永久的悔(自序)其二

2016-04-29 08:59 作者:华盖堂堂主  | 1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母亲走时很平静,向外侧歪着头,没有一丝声响。与临终前一日的情况不尽相同。姐姐说,母亲走之前,向里侧了侧头,又向外微微倾了倾头。可不难推知,母亲临走之际,对于我们,对于还在这个世间与她最亲近的儿女有过“交流”。那种交流,是如此地令人心碎。

但不偏不倚的,一定在传递一种讯息:对于这个世界,她是留恋的。

这不禁让我想起阎连科的文字

他留恋人生,是因为他受尽了苦难;因为他受尽了苦难,他才加倍地体味到了生的意义和生中细微的欢乐。

细微的快乐,一时真的想不起。对于一个常年游走的儿子,他能体味到游子的全部快乐是行旅当中那一丝轻微的慰藉。母亲,一个最远足迹不出县城的传统女人,在那个满是微黄天色的傍晚,和他的幼子一起走过青石板、水泥路面铺就的黄州城就是唯一的慰藉。她转瞬即逝的人生里(对于母亲,我有一种不算癫狂的偏执,对于短一类的字眼儿格外忌讳,哪怕是谈及她一生命运的短促这一客观事实)游走的唯一景点是一座免费开放的公园——黄州东坡赤壁。在那公园里,她那久病后昏黄的眼眸里极努力放射出一点惊喜的光芒,而我并不知道,这微微地一点光亮瞬间就会被折磨母亲的癌痛所驱走。(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那个晚上,她很满足地游了东坡赤壁。尽管公园里没有什么景点,人却不少。挤在傍晚的广场里,看着老大妈跳广场舞,瞅着小姑娘玩蹦床,盯着小伙子骑白马,也是一种享乐。母亲并没有完全放松,执意要母亲多走走的我四处野跑,甚至让衰弱的母亲忧心起来。现在回想,这就是母亲存在的意义了——病入膏肓之际还可以担忧一个比她健全的人的安全。

她以这种方式昭示着她生的意义,当然,这种昭示纯出自本性,没有丝毫地故意为之。

因此,我们也就习惯了平日里宾客来临之际,她不上桌子吃饭这一“怪癖”,也就习惯了我们(除母亲以外的所有人)吃饭时人来齐了,母亲才拾起碗筷吃饭,但单单缺她时,我们不要等待的“怪现象”。

这就意味着她的缺席,必将给我们带来灭顶之灾。谁叫我们都是她“惯”大的(包括父亲)?

她是很留恋这个世界的欢喜与忧愁的,尽管不用认真思忖就可以得知她这一生泪多于笑。这是一个简单的结论,她生活的每一天都是这样一个令人不胜凄惶结论的注脚。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34948/

临终的凝望——永久的悔(自序)其二的评论 (共 12 条)

  • 襄阳游子
  • 雪灵
  • 成飞烟
  • 淡了红颜
  • 荷塘月色
  • 风致嫣然
  • 心静如水
  • 麦城的冬天
  • 老夫子(熊自洲)
  • 雨袂独舞
  • 天意怜幽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