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笋香几味

2016-04-27 21:50 作者:闺中月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文艺范的苏轼是个会活也会吃的货,一生贬谪多次,却依旧大衣袖一挥,贬到哪里玩到哪里,玩到哪里吃喝到哪里写到哪里,是所谓:风花月时时好,他乡无处不故乡。一个从未放弃过自己性情的人,几人堪比?他的诗词里山珍野味屡见不鲜,在做竹笋烧肉这道菜时,抚髯悠吟:“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这道菜是我们南方季餐桌上的常客,于我而言: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沥沥无声,竹笋次次春生, 市面上的笋大多数是毛竹笋,个大憨拙,从几寸高开吃,吃到尺许高还想吃,直到清明过后,人家不干了,留它长毛竹为止,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细长的青竹笋和野竹笋,每年山冈踏青,见竹林就会觉笋香,本能般的探头探脑起来,眸子就是鼠标,一旦搜索到,顿生觊觎之心。我们一家人,都吃笋,彼时穿着开裆裤跟在哥们身后,身上时时花香,草篮时时竹笋,次日便可饕餮珍馐,我娘亲会做各式笋肴,我也会做竹笋焖猪肉哩,曾年爹分在安徽工作,常和工友去竹林刨笋,说:初初做笋,不知道事先要把笋焯煮一番,直接与肉入锅红烧了,一伙人倾酒举杯,浩浩乎,落落乎,大碗喝酒大块吃笋,额的娘哎!舌头伸长手指扒,那笋叫个涩啊,后来渐入佳境,笋肉越做越有味。

我爱吃笋,嫁了一个婆家,可谓门户相当,就连身边的朋友也都爱吃笋,那年我们一伙去茅山度假村,沿着茅山水库堤岸转悠到一片竹林,刨了好多青竹笋,拿它舞剑又横笛,且带回一个丝丝缕缕竹叶草茎缠绕成的空巢安放在玻璃柜中,特意还留了影,那谁说过“照片不过是生命的碎壳,岁月纷纷,瓜子仁早已粒粒咽下去,滋味各人知道”。老爷子祭日那天,一桌子的大鱼大肉与卤菜,他们懒得动筷,对我做的一锅红烧笋肉倒是情有独钟,个个筷子夹,吃得盆空碗净,尽管他们常吃笋,方兴未艾,听兰江小女子说:今年春季雨水丰沛,竹笋多,爷爷奶奶几乎天天晨起带露着雾进竹林挖小笋,带半边红霞晚归,回家后洗净泥土,剖成笋片,一匾一匾地晒干,作日菜肴或馒头馅,有嚼劲又鲜美,那可都是半入泥土半入世的小嫩笋尖晒的哦。老人们自己并不吃多少,用一个个袋子装好,像咻大红包一样,咻给远隔一方的亲眷好友,每年也咻我一个,“揽五分红霞,采竹回家,悠悠风来,埋一地桑麻” 该是这对老人的境味了,在他们眼里早就是“风月花鸟,一笑尘缘了,”一壶芽色的清茶便是他们的归心,待嫁小儿女的那点初心或于红尘中一路辗转跋涉的心思在他们眼里清晰了了,了了清晰,就像他们品尝了一世的几味笋香。

野竹笋比青竹笋更细,就像笔杆子一样,口感尤为鲜美细腻,做菜前,先把它焯一下水,可以做成肉丝笋片雪菜小炒——笋切成片或丝搁在盆,肉丝切好,炝好佐料,大火爆炒肉丝,再加笋片和雪菜翻炒即可;也可以将它剁碎焖蛋吃,满嘴一口,脆嫩鲜美,若是遇上大哥刚从鸡屁股或鸭屁股下摸出来的恋恋不舍的温热蛋,那就更是味中味了;还可以把它剁碎与肉末拌和成饺子馒头馅,那可是一口一留香哎。

不论竹笋还是毛笋,都得先剥壳,你剥过笋壳吗?不如我就当你是初涉人间烟火的孩子吧!你可以用菜刀直接在锥体状的笋上竖切一个深槽,刀沿着槽顺势用力一掰,就会落下一个完整的厚厚重重的笋壳,我们南方人比喻一个人的脸皮特厚就用它“你的脸比毛笋壳还厚!”或 “你还好意思在路上走?不如戴上毛笋壳走”。干净后的笋,在做成菜前,依然先将笋竖切四瓣或多瓣,放在开水锅里焯煮一下,去除笋之涩味(滚后煮5分钟即可),将焯过水的笋捞出切成片搁在盆里,然后根据喜好,炒雪菜炒肉片,红烧肉笋,白煨排骨肉汤,鸡鸭鹅汤.......对了,笋可以与咸肉河蚌做成腌笃鲜,我喜欢在汤煨得八成好时,切根滚刀块的青莴笋,乳白雾霭几点翠,活色生香。

我的天性里一直有首笋的歌谣,所以也会做笋肴,没有花拳绣腿,却是味道纯真原香,每餐与饮食打交道,花点小心思把它做好吧,吃好喝好,生命才可爱,人生几味,笋香几味,终了便是茶禅一味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34605/

笋香几味的评论 (共 10 条)

  • 襄阳游子
  • 心静如水
  • 雪灵
  • 荷塘月色
  • 淡了红颜
  • 潇潇
  • 水墨雨嫣
  • 沧海一笑
  • 一杯可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