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拱阙接崤龙凤舞(铁门镇风貌感怀诗记之一)

2016-03-25 08:48 作者:花间散人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拱阙接崤龙凤舞

(铁门镇风貌感怀诗记之一)

对于山青水秀之家乡,始终充满热

看着镇容旧貌变新颜,由衷感到开怀。

近日兴起,写诗八首,述说古镇风貌,赞颂善惠今岁物新。

文涵史实,言辞简明,读来备感自豪,深念德生厚泽润民。(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诗余难耐心中兴,笔续两篇释意文。

先说第一首诗《东涧拱阙》:“红岩耸迤势雄浑,碧涧烟遮野岸痕。百二关山严凤阙,五千道德跨龙门。清寒展志贤良起,绰裕行端泽后昆。愿寄培华骄夺冠,宏才盛世竟飞奔。”

首句“红岩耸迤势雄浑”,指青龙山头的红岩巉壁。明《河南总志》曾以“右阻铁门之险”,列此为“新安八景”之一“阙门峭壁”。

颔联“百二关山严凤阙,五千道德跨龙门”,是借用镇东门两侧石刻对联。典出秦关地势险要,百万军攻二万足拒。又见唐·温庭筠《老君庙》诗:“百二关山扶玉座,五千文字闭瑶缄。”瑶缄,藏书的玉箧,亦指珍贵的典籍。此地实况是:龙凤两山拱,地势如阙险,邑人重道德,严关市井安。

颈联颂赞地灵杰士清寒出,瑞气融和众生财。唯凭秉性种善德,仁义收福荫子孙。尾联述说邻里相谐尊教处,“培华楼”中出英才。天意乍随人心顺,辛勤换得幸福来。

第二首《西门接崤》:“崤连邙岭绝荒垓,涤风湮古道埃。黑虎神威开远略,青牛紫气自东来。移关赦宥楼船耻,设庙追思柱国才。任步长街知以越,忘身小院驻悠哉。”

起句直接点明诗题。铁门古镇,唐朝是东西两京通途,宋代时商旅车马络绎。街道自西崤湾起,向东延伸至五里铺,繁华街市,商铺罗列,长达五里之遥。京洛古道西出新安县城,经厥山走五里铺,过涧河进东阁,穿长街出西门,经黑虎桥直奔长安。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洛潼公路改道涧河北,人行车辆才从镇外绕过。

颔联“黑虎神威开远略,青牛紫气自东来”,同样是借用西城门联。“黑虎”意指西塬“黑虎桥”,此处地险势隘,路况曲折,桥名远播,威震四方。“青牛”指老子出洛西行,函关著经。此联和东门联遥相呼应,不仅联意深蕴史实典故,彰显传统文化,而且两座城门匾额和对联是于右仁、张钫等题墨,字体挺拔刚健,笔法厚重大气,足见名儒翰功不凡。

颈联承颔联开远略、紫气东来之意,拓宽意境引出本地史上名人,使诗中涵义深刻,内容更加丰富。上句“移关赦宥楼船耻”,指新安县城东《汉函谷关》。汉武帝因杨仆战功显赫,封其楼船将军,驻关东监政治理。杨仆是铁门镇玉梅村南庄人,不愿做让人耻笑的“关外侯”,上书汉武帝,凭自己之力于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移灵宝函谷关至新安县城东。《史记》和《汉书》上都载有杨仆平南越之乱重举,杜甫诗曰:“卫青开幕府,杨仆将楼船;汉节梅花外,城海水边。”下句“设庙追思柱国才”,专指隋朝名将韩擒虎,官至都督,新安太守,因功进位上柱国大将军,是铁门镇韩都村人。“隋上柱国新义公韩擒虎”墓,在今庙头村学校后。

第三首《南眺龙飞》:“青龙俯首拱延禧,谷水扬波柳拂陴。竹户鸡鸣催月瘦,柴门犬吠接新曦。南滩稻熟摇金浪,北圃花香透翠羁。陌巷游人收倦步,茶庐桂荫兴敲棋。”

首联“延禧”,指民间口头相传“沿溪大镇”,实是谐音“延禧”。据《中国历史政区·北宋·京西北路》载,“景佑四年(1037年),改铁门镇曰延禧。”青龙山迤翠,虎卧白家沟,物丰延禧地,民间史传留。

“谷水”,指南涧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十六·谷水》篇记:“谷水出宏农黾池南墦林谷阳谷,疑即孔安国所谓涧水也。谷水又东经缺门山,山阜之不接者里余,故得是名矣。”由此可知我们常说的南涧河,原名谷水。涧河清流水,绿柳荫石堤,蛟龙戏碧潭,阙处风光奇。“陴”,城上矮墙,亦称“女墙”,风摇岸柳拂城墙。

第四首《北观凤舞》:“翥凤来仪瑞阙融,英贤迭起望声隆。清廉鲠性裴芦院,抗逆罹躯李士公。儒术侠心常励后,光华义胆效精忠。登高极目千山黛,举步秋阳一岭红。”

起句“翥凤来仪瑞阙融”,《楚辞·远游》:“鸾轩翥而翔飞”。凤翥崤岭栖涧西,龙俯山阙拱延禧。下句“英贤迭起望声隆”,则是铺陈诗意,借情叙事,以引伸英贤声望。

颔联上句“清廉鲠性裴芦院”,“裴芦院”指裴衮,自号芦院,是铁门镇芦院村人。清顺治进士,其性刚鲠,为政清廉,抑豪击恶,颇有民望。下句“抗逆罹躯李士公”,是本镇人李登英。据《明史·忠义传》载,崇祯十三年(1640年)腊月,李自成率军进豫西,“屡陷名城,杀将吏无算,乡官举贡多被难。”有新安李登英布衣抗节,以骂贼死。其神道残碑,在今铁门火车站西涵洞北坡半埋土中。

从第一首尾联“愿寄培华骄夺冠,宏才盛世竟飞奔”,到第四首“登高极目千山黛,举步秋阳一岭红”结句,四首诗意遥相呼应。字句直抒胸臆,言语不假雕饰,白描平淡景象,倾心真情可知。

这一组诗,重点是述说古镇四门厚重风貌,赞颂民风贤达史迹。既抒发了对家乡的关爱情怀,又寄望后来者能为兴镇贡献才华。

“诗以言志,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读书如竹外溪流,洒然而往;咏诗似萍末风起,勃焉而扬。我所写诗句,多是首联叙事交待起由,颔联承上描景抒情,颈联延展议论,而结句则围绕诗题寄兴,把前三联中所蕴涵的诗意明白表达出来。

使用典故或化用前人诗句,首先要写得精练含蓄,用典故的内涵来丰富自己的诗意表达,以引发联想和寄托。“半坞白云耕不尽,一潭明月钓无痕。”典故是一段史实的概括和浓缩,蕴含着人物和故事,在被使用的过程中,又不断融入新的意蕴。

唐诗叙事抒情,气派敏锐言切;

宋诗描写风光,着眼恬淡意境。

我之写诗,是先有内心的创作冲动才开始动笔,“花香半醉闲窗月,诗韵一吟和院风。”所写诗句看是平淡,语不惊人,实际是以“直说”见长,指事状物浅切形象,信口拈词率然成章。

评古论今重史实,述志咏怀意出新。以厚心至性关注现实生活,述说小中见大的道理而浅显易懂。有自己风格独特的叙事语言,能讲襟怀坦白又平易近人的真话。

读尽沧桑得风语,漫谈闲句出佳章,进退由心超物外,积案诗笺醉心香。

经过岁月磨难,获得丰富的生活阅历,能充分感知人情冷暖,练就了宽容的豁达心胸,以尽享逍遥自在的人生悠然。

妙理每从萧处得,佳辞向在悟中裁。

半窗明月香盈室,一案诗文醉兴怀。

2015年12月1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25873/

拱阙接崤龙凤舞(铁门镇风貌感怀诗记之一)的评论 (共 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