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参观毛主席纪念堂

2016-03-22 14:09 作者:随心所欲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参观毛主席纪念堂

作者: 金淑芳

在时光的脚步走到2013年的岁末之际,在纪念毛主席诞辰120周年之时,我心潮澎湃,缅怀之情油然而生。

于是,我的心又一次飞向北京,飞向“红太阳”升起的那个地方……

向往北京,到北京一游是我盼望已久的事,去看看雄伟的天安门、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还有美丽的天坛、颐和园等景点。

然而,我最想先去参观的地方是毛主席纪念堂,去瞻仰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小时候,我在课本上知道了北京天安门,从那时起我就看满面红光、神采奕奕的毛主席画像,爱听辅导员讲的关于毛主席的丰功伟绩。

小小的我便深知是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英勇奋战,推翻了压在我们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是毛主席、共产党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这代人从小是唱着“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首歌长大的,怀着一颗红心“上山下乡”,深受毛泽东思想鼓舞和鞭策,不怕苦、不怕死,战天斗地,为祖国建设贡献着青和力量。

那年代,谁能戴着红花受到毛主席的接见,是一生最光荣的事。想去北京见到毛主席已成为我和更多人的想,于是,我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光荣入党,努力去实现我的梦想

1976年9月9日,伟大的毛主席在北京逝世。1977年5月,毛主席纪念堂落成,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人前来参观瞻仰,这又让我萌生新的欲望。

2002年,我退休了,我们一家三口决定在五一前夕去北京旅游。4月26日,我们登上了南下的列车,望着车窗外的蓝天、白云和飞逝的森林、田野,我的心情是那样的激动,多年的愿望就要实现了!次日黄昏,我们到达北京。

此时的北京气候宜人,而我的故乡小兴安岭才冰消融,枝头泛青。放眼望去,北京已是绿草如茵,鲜花盛开了。

傍晚,我们住在北京的同学家中,那一我兴奋得没合眼,满脑子都是毛主席的光辉形象。

晨曦刚露,我们就直奔天安门广场,不到早上六点,广场已是人山人海。毛主席纪念堂就坐落在天安门广场的南侧,参观毛主席纪念堂的人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队伍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有蹒跚学步的孩子,服式各异,神色肃穆,队伍缓缓向前移动,井然有序。

2小时后,我来到了纪念堂前。毛主席纪念堂是一座庄严雄伟、具有我国民族风格的正方形建筑,周围生长着翠绿色的松树和柏树,像卫兵一样坚守着这块圣地。

纪念堂的基座是用枣红色的花岗岩砌成的,外有44根黄色花岗岩廊柱,屋顶是两层玻璃飞檐,檐间有葵花浮雕,四周环以汉白玉万年青花饰栏杆,正门上方镶嵌着“毛主席纪念堂”六个金字匾额,耀眼明丽。南北两侧各有二组巨大的群雕,分别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毛主席领导下的革命历程。

进入北大厅,厅中有一尊巨大的汉白玉雕成的毛主席坐像。厅内一片庄严肃穆,手捧鲜花的人们在雕像前献花鞠躬。人群穿过北大厅后分为两队,走进瞻仰厅。

毛主席的遗体安放在水晶棺内,身上盖着鲜红的党旗,神色安祥,静静的安卧在鲜花丛中。厅内有四个卫兵笔直站立,神情庄重地守护在水晶棺旁,他们身后的墙壁上写着“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永垂不朽”,望着这十六个大字,无不肃然起敬。

人们慢慢的从水晶棺两边走过,面色凝重,看着毛主席慈祥的面容,许多人眼含热泪,此时我早已不能控制自己情感,泪水已从眼眶中涌出,感觉自己的脚步不由自主的稍有迟缓,很想多看几眼,但工作人员摆手示意不可停留。可想而知,身后还有数千人在焦急的等待着,但我还是坚持给毛主席鞠三躬,才恋恋不舍的离去。

走出纪念堂,泪水再次模糊了我的双眼。时近中午,告别了纪念堂,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

我想,作为我们的开国领袖,毛主席带领人民创造了新中国,让人们过上了好日子,他的丰功伟绩我们不会忘记。他老人家虽然与世长辞,但他的精神思想将与世长存,与日月同辉,他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他永远活在亿万人民的心里。此时,也许天公有情,飘起了绵绵细,它仿佛在寄托着人们对伟人的无限哀思。

如今,十年过去了,当年参观毛主席纪念堂的情景,我仍记忆犹新,仿佛就在昨日一般。

此文 2013.12..24 发表于《林城晚报》 兴安塔副刊版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25090/

参观毛主席纪念堂的评论 (共 1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