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看斜阳

2016-03-18 09:30 作者:随心所欲  | 1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看 斜 阳

作者:牟瑞霞

现在正值初,小兴安岭已下过几场小

下午,珍饶有兴致地爬在阳台上欣赏那冬日景色。太阳红红的斜斜地,挂在西边的天空,正无限妩媚地慢慢地向地平线滑去。

那金色的余辉缓缓地移动,正悄然地把小兴安岭推向乡,一群喜鹊正匆匆地向南飞去,大概也想在暮色四合时赶回家去。

看着这一切,珍的脸上现出了几年来少有的笑容。(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珍搬到廉租楼已经几天了,这是政府为了照顾她这个已经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类风湿病患,而分给她们家的。

新楼非常好,是地暖的,小区里早已供暖了,每天的温度基本上是恒定的正适宜。自从住进了新居,珍那灰暗的心情略好一些。

卫生间、上下水道、地暖,这一切给女儿减轻了许多家务活,为女儿节省了许多宝贵的学习时间

一想到女儿,珍的心就痛,是那种无奈的痛彻心扉的痛。女儿明年就要中考了,现在正是最关键的时刻,学校也在赶进度,各学科的卷子铺天盖地,女儿在中考的路上左拼右杀,却不能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享受特供的待遇。

珍的病来的是那样快,发展的也快,短短的三年时间人就几乎瘫痪了。

关节畸形肿胀,扭曲变形,疼痛难熬。为给她治病家里欠下了几万元的医疗费,尽管亲友们都安慰她说,“有就还,没有就算了。”但是,珍的丈夫是个要强的人,为还清债务,万般不舍、一肚子牵挂地远走他乡打工去了。

丈夫走了,女儿承担起了家里的一切家务:洗衣、做饭、收拾屋子、还得给她送屎送尿。

倒泔水桶,女儿拎不动,就用双手提着提手一挪一挪地费劲地往前走,看着女儿拎着和她差不多高的水桶,珍的心在流泪,在流血。

尤其到了冬天,女儿还得学会烧炉子。一开始女儿不会架柈子,柈子架得太实了,怎么点也点不着,又是吹,又是扇得,弄得小手、小脸、小鼻子全是黑灰,像个灰姑娘。

女儿怕珍看了难过,就冲珍打趣地说“看我今天能不能点着你,今天我搞不定你,我就不姓郭”。

在珍的指导下,女儿终于点着炉子了,看着炉膛里熊熊燃烧的柈子,女儿高兴地拍着小手“妈妈,妈妈,一切搞定”。

珍又理论联系实际,把架柈子和做人的道理讲给女儿“人们常说的,柴要虚,人要实”就是这个道理。

那年女儿才九岁。

几年下来,女儿学会了所有的家务活,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还不断地打电话告诉远在千里之外的爸“老爸,家里有你女儿在呢,你就放心吧!在外面要学会照顾自己啊”!听的珍直流泪。

女儿干活的时候总是哼着自己编的小曲“我是你的手,我是你的脚,我是你的小棉袄”尽管家里如此拖累女儿,但女儿还始终保持学年前五名的骄人成绩,这令许多家长羡慕不已。

可是,珍总觉得对不起女儿,九零后的孩子那个不是打扮的花枝招展,穿着时尚,拿着手机,玩着电脑,吃着各种零食。

最近又新兴起了一种快餐“麻辣烫”,小孩子特别喜欢吃,女儿偶尔也回家念叨,这个周末几位要好的同学又约她去吃“麻辣烫”,被她推辞了。

珍就鼓励女儿去,但女儿总是说“有什么好吃的,死辣,死辣的,还六块钱一碗,没有自己家做得手捍面好吃呢”。

其实,珍心里清楚女儿是非常想去,只是怕花钱,又不放心她。

为了她,女儿失去了许多快乐幸福的时光。珍多想,像那些健康的妈妈那样,节假日里牵着女儿的手,去冷饮店消遣,陪女儿吃碗“麻辣烫”。

可是这一切都是奢望,她这令人诅咒的病啊!就是不见好转,现在住进了楼房,让她略感慰籍的是自己可以在地板上挪动了,珍可以用不太灵活的手一挪一挪地擦地板了,拾掇卫生间了,抹厨房了。

女儿则高兴地像只小百灵似的,哇啦哇啦地说个不停“妈妈我再也不用架火做饭了,用电磁炉高效,节能,又环保,多干净啊!妈妈我再也不用倒泔水了,弄脏了我多少次的裤子,妈妈,你看一按按钮,水哗啦一声就下去了。妈妈我现在是明白了一个道理,女人要想解放,必须要有先进的厨房,炊具,这样才能省时省力,节省多少时间啊!”

女儿一遍一遍,调皮地按着坐便的按钮,听着那哗啦啦的悦耳的水声。

又调侃地说:“将来谁给我提供好的厨房,我就嫁给谁!”又调皮地倚着厨房的门,学着广告中的模特“有家、有、有欧派……有家、有爱、有欧派……”

珍的家住在四楼正厅,加上厨房有三扇窗户。现在的珍,比住平房时的视野宽多了,她不用总是用看电视来打发时间了。

她往往是整个上午或下午都静静趴地在窗台上,看着外面的热闹的世界。

珍家的楼房前面并排着两幢楼,再前面还能看到医院,学校,能看到孩子们做间操,上体育课,和前面施工了一部分的楼区。

往东往西极目能看到二百多米的地方,东面是一条通向伊方向的公路,公路上是熙来攘往的人们,还有各种急驶而过的车辆。

往西能看到绵延向远方的铁路,再往西隐约地能看到湿地、和远处的森林。

这真是:“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珍真正体会到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美妙境界。

最让珍开心的是:她每天趴在窗台上就能看到女儿上学,放学的身影。

大多数的时候,珍喜欢数对面楼有多少个窗户,有多少个窗户,就有多么不同的故事在上演。

幕降临,华灯初上,每扇窗户里都有人影在晃动。

珍在猜测每扇窗户的主人都在忙碌什么呢?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珍就叹息地捶打着自己的腿。

珍还喜欢看楼下匆匆走过的人们,这个楼区是新验收的棚改楼,回迁户们经过租房等待了二十几个月的期盼,终于可以住上新居了,都在欢天喜地地忙着装修新居。

楼区也显得是空前地热闹,送沙子的,运磁砖的,拉木料的,拉家具的,送电器的……木匠,瓦匠,刮大白的,吊沙子的,形形色色的人等,都看好了这个发财的巨大市场,蜂捅而至。

花钱找装修的,挣装修人钱的,整个小区是热闹非凡,一片渲腾。珍看着一切,心里是干着急也没用。

珍以往是很能干的。没有病之前,和丈夫的小日子过得那也是红红火火的。

她和丈夫无数次地憧憬着家庭的美好蓝图,可是无情的病魔碾碎了,她对生活的一切向往。

现如今……珍不愿往下想,刚好了几天的心情,又象掉进了冰窟窿里,似的寒冷的发抖。

那个萦绕在珍脑海里的念头,又浮现在了眼前,“死……死……”珍不是没有勇气死,而是没有勇气活下去。

她这样活着既拖累了丈夫,也拖累了女儿,愧疚和无奈充斥着珍的心头挥之不去。

珍就这样呆呆地趴在窗前,看着冬日的斜阳。下午的太阳,斜斜地如血地挂在天上,象匆匆赶路的过客,又象累了一天的人们,也想早早地回家似的,想快快地,告别这茫茫的天空,落得特别地早。

珍一遍遍地问如血的斜阳:“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斜阳不理睬她,只是一点点地向地平线滑下,沉下去,沉下去……直到留下一抹血红血红的晚霞,把苍茫的大地映得斑斓无限,珍在内心感慨着“真美啊!”

一连几天珍就这么矛盾着“死,活,死,活……”这两个字在大脑中跳跃着,在眼前晃动着。

楼里不断传来各种装修新居的声音,凿墙的、吊沙子的、改水、改电的此起彼伏。

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喜迁新居的笑容,我的地盘我做主,在有限的空间里发挥最大的聪明才智。

美美地当一把设计师,争取把新居设计得时尚,现代,豪华,舒适。

可这一切改变不了,珍那坏到了极点的心情,她趴在窗台上漫无目的地看着。看到对面楼里,有些住户大概装修的差不多了。

他们把各种包装物,从楼上扔了下来,这引来了不少的拾荒者。有时为了多捡到一些纸箱一类的包装物,几个拾荒者还要发生一场争执。

这时从西边,走来一男一女两个人,他们的个头差不多,一米五十多吧!男人比女人略矮一些,两人大概有四十三四岁那样。

男的穿着蓝色的羽绒服,女的穿着红色的羽绒服,一看就知生活条件一般,羽绒服是翻新订做的那种,有明显的缝纫机制做的痕迹,穿在身上有些发板。

这两个人,看上去跟别的两口子好象有所不同,男人紧紧地挽着女人的胳膊,好象生怕女人跑掉似的,看的珍有些好笑。

他们一前一后地走着,男人和女人总是差半个身位,迈右脚时都迈右脚,迈左脚时都迈左脚,步伐像军人似地整齐。

看到有扔下来的包装物,女人先停了下来,把男人安排到两楼之间的空地上,以免被扔下来的重物砸伤。

自己则把捡到的纸箱,按扁再一张张地打成两包,然后用绳子扎成十字花。另外预留出一大截绳子,让男人再一次挽起,女人的胳膊,一人一包地用绳子拉着,从从容容地走了。

珍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个男人是个盲人啊!

过了一阵子,两个人又挽着胳膊回来了,手里拎着买回来的日用品,还是差半个身位,步伐还是那样的整齐,径直往来的方向走去。

珍一直目送着他们,珍猜测这应该是一对夫妻,他们又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呢!看上去他们是那样地恩爱,有说有笑!

珍好奇地想,他们住在哪里?

珍住得是五号楼,他们可能住得是六号楼或是七号楼吧。接下来的日子里,这对夫妻每天都非常有规律地上午一趟,下午一趟地出来。

看得出来他们并不是为拾荒而出来的,碰上了就捡着,碰不上就走。

他们永远地挽着胳膊,一前一后,差半个身位。步伐有力,充满自信,有说有笑,在他们的脸上看不到自卑,失望,沮丧和无奈!总是那种淡定从容的表情。

珍看得出来,他们走路的步伐,决不象那些生活沮丧,心灰意冷的人的走法,有劲透着精神。

看着他们的背影,珍想起了一首歌:“没有风躲得过,没有坎坷不必走,所以安心的牵着你的手,不去想该不该回头。”

目送着他们,珍突然间内心受到了某种震撼。一股力量、责任从心底升腾!珍从这对特殊夫妻的身上,感悟到了一种对生命的敬畏!

珍很激动,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在澎湃,她甚至于觉得从前的想法有些可耻,是无病呻吟!珍感到很惭愧,这样一想,她感到自己的关节,也不是那么地疼痛难忍了。

她一遍遍地在心里念叨“我该做什么?我能做什么?”过去,珍总是在心里念叨:“我该怎么办?是死是活……”而现在她想到的却是:“我该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她对自己的变化吃了一惊!不禁笑出了声,珍几年来第一次笑出了声。

她看到了,那摞快有女儿身高的中考复习资料。

珍的眼前一亮,她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支撑点。对呀,帮助女儿复习中考啊!女儿的很多同学,都上各种辅导班补习功课,听说效果不错。

由于家庭困难,女儿没有机会去补习功课。女儿因为家务耽误了许多学习时间,我应该让女儿学习上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引领女儿攀登知识的天梯。

珍本来就是大专毕业,有良好的基础,重捡中学的课程是没有问题的。

想到这些,珍兴奋的脸都红了,珍立刻着手制定学习计划,她要给女儿一个美好的明天。

珍又凝视着渐渐西下的夕阳,向女儿的复习资料爬去。

珍坚定地想“只要自己的生命之树不倒,就能为女儿遮风挡雨,只要自己的生命之灯不熄,就能为女儿点亮明天,只要自己还活着,就能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

活下去,活下去,我一定要活下去,为女儿撑起一片蓝天。

珍听到有钥匙开门的声音,知道是女儿放学回来了,她快速地向楼门爬去,迎接女儿……。

二零一三年十月二十日写于

黑龙江省乌伊岭林业局森调队

1

1

2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23957/

看斜阳的评论 (共 16 条)

  • 水墨雨嫣
  • 雨袂独舞
  • 襄阳游子
  • 雪灵
  • 心静如水
  • 艾葭儿
  • 醉死了算球
  • 荷塘月色
  • 九霄云客
  • 雪糕
  • 随心所欲

    随心所欲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中的聋哑丈夫和他的妻子,风湿病患珍,珍坚强懂事的女儿,生活中正因为有了她们,才叫生活,有她们在,我们还会感到生活不公平吗?还会抱怨、叹息吗?

    赞(0)回复
  • 随心所欲

    随心所欲珍坚定地想“只要自己的生命之树不倒,就能为女儿遮风挡雨,只要自己的生命之灯不熄,就能为女儿点亮明天,只要自己还活着,就能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

    赞(0)回复
  • 白话情书.

    白话情书.是一篇美文,建议都来读一读!当你抱怨自己没有鞋穿的时候,发现还有人没有脚呢!珍惜生活吧!

    赞(0)回复
  • 王欣

    王欣看到有扔下来的包装物,女人先停了下来,把男人安排到两楼之间的空地上,以免被扔下来的重物砸伤。 自己则把捡到的纸箱,按扁再一张张地打成两包,然后用绳子扎成十字花。另外预留出一大截绳子,让男人再一次挽起,女人的胳膊,一人一包地用绳子拉着,从从容容地走了。 珍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个男人是个盲人啊! 自强不息的人们,这才是人们的榜样!

    赞(0)回复
  • 麦当二号

    麦当二号看了本文,你还会抱怨生活的不公平吗?你还会不热爱生活吗?

    赞(0)回复
  • 麦当二号

    麦当二号想到这些,珍兴奋的脸都红了,珍立刻着手制定学习计划,她要给女儿一个美好的明天。 珍又凝视着,渐渐西下的夕阳,向女儿的复习资料爬去。 珍坚定地想“只要自己的生命之树不倒,就能为女儿遮风挡雨,只要自己的生命之灯不熄,就能为女儿点亮明天,只要自己还活着,就能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 内心描写的非常细致!推荐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