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驾考贪腐还马路一片“净土”
破除驾考贪腐 还马路一片“净土”
“学车这种事,真的是不能强求啊,有的人天生就不适合开车。你决定不学了,我也放心了。”21日,武昌中北路某驾校的张校长,握着王女士的手,松了一口气。(4月22日楚天都市网)
原来,王女士2001在这家驾校报了名,但科目二一直过不了,原因是驾驶“没天分”,方向感特别差,只要遇到突发情况就丢掉方向盘捂着眼睛。从2001年到现在,王女士已经交了5次学费,教练换了好多批,校长也换了,但是王女士的倒桩就是练不好。说实话,在学车方面,没有“天分”的大有人在,其中女性较多,这一点,只要看看网上广泛流传的“奇葩女司机”的相关视频就知道了。而那些“奇葩女司机”,想必都有驾驶证,而她们的驾驶证究竟怎么拿到手的,令人生疑。
众所周知,机动车驾驶证是用来衡量驾驶员是否有能力安全驾驶,是否了解各项交通规则。“开车若骑虎”没有过硬的驾驶技能是不行的。而今,通过送“红包”就能包拿证的现象不知道又要“培养”出多少隐形的“马路杀手”,无形中又要增加多少交通事故。对于那些学的好的学员来说,被迫送“红包”也是一笔不小的经济损失。
作为驾校,是为国家培养技术人才的地方,本应是神圣的。作为教练、考官,是学员的老师,是值得尊敬的。身为老师,不能做到“为人师表”,利用自己的职业之便收取贿赂,贪赃枉法。真是玷污了“考官”和“教练”那几个个字。呼吁有关部门一定要对驾校贪腐现象严查,驾驶证考试事关交通安全,是一项严格的考试,绝不允许蒙骗过关,无论是驾校、教练还是考官发现额外收费的,一定要严惩不贷!不可否认的是,王女士也是没有驾驶“天分”的人之一,但是王女士没有通过请客送礼等歪门邪道来达到目的,所在驾校也没有通过暗示等方式,让王女士依靠行贿拿到梦寐以求的驾驶证。尽管教练换了好多批,校长也换了,但是严格要求、公正考试的原则没有变,所以在笔者看来,王女士与所在驾校,都值得点赞。都说反腐败要动真格。有些人认为,这是指制度监督和执法执纪要动真刀真枪,不给腐败活动留下空间。这当然没错。同时不能忽视,公众对待腐败也必须动真格,不能给腐败分子机会,更不能为腐败活动添砖加瓦。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时会面对抵制腐败或参与其中的选择。就像考驾照,如果人们都坚守原则不给考官送红包,就不会发生类似驾考腐败现象;反之,则自己可能成为腐败活动的参与者。破“山中贼”不易,破“心中贼”更难。收受红包是腐败活动的日常表现形式,也是让官员不自觉中掉进腐败陷阱的诱饵。无论官员或普通民众都不能惯着它,不当一回事。不过,这也表明,收取红包已成为受贿人员的习惯性动作,以至于丧失了应有的警惕意识;而部分参加驾考的人员却也把送红包当作惯例,不送则心不安,否则生恐考试被刁难。就此而言,驾考腐败可以说是给惯出来的毛病。受贿者拿钱不手软,或是因为看到别人都在拿,而行贿者络绎不绝,又或者是因为看到大家都在送。一来二去,原本是一场玩火的禁忌游戏,在参与者眼里却不过是家常便饭。
这些年,驾校潜规则横行,请客送礼现象层出不穷,教练暗示、故意刁难、学费疯长、“技术好不如会讨好”等等酝酿马路杀手的桥段不断上演,这样的桥段,养肥了教练和驾校,败坏了社会风气,更增添了交通安全隐患。在此语境下,王女士与所在驾校的做法,就很值得称道。当然,方向感极差,考试老是通过不了,理应拿不到驾照,这本来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不该成为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还是因为这种“考试通过不了就拿不到驾照”的“新鲜事”实在太少。这就需要加大对驾校的监管力度,利用制度严惩违规行为,并允许民间开办驾校,引入竞争机制,以消解驾校潜规则。潜规则一旦消除,驾驶方面“没天分”的人拿不到驾照,才会成为一种常态。而禁止他们拿驾照,才是对路人生命的敬重和保护。(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