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17)(中篇小说)
刘经理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声昆几个都聚集到声朝家里,在禾堂里商量着想办法怎么把运来的机器卸下来。看到这么庞大机器,只能想办法喊吊车来,但是这山乡里,好像没有谁家有吊车。大家看到刘经理起来了,都过来给他打招呼,易声朝问他:“刘经理,晚上还睡得好不?昨天坐了那么远的车,你就久睡一下”,
刘经理笑了笑,说:“睡的好,就是太安静了,一下还不习惯,你们这地方好啊,山青水秀,你看,这空气好新鲜,出门一看,到处是绿油油的树木。屋前屋后不是花,就是瓜藤,我好羡慕你们这里咯,到你们这里,人都要多活好多年,世外桃源,真的是世外桃源。”
易延汉开玩笑的说:“刘经理,那你就到我们这里修一栋楼房,我免费给你块地,等你退休后,把你老婆一起带来,到我们这里来养老,保证比你在长沙要舒服。”
“易延汉,那你说话要算数,种种花木,栽点小菜,养几只鸡鸭,你们那么多地,我还可以自己种稻谷,与世无争,那是一种我多年一直就想过的神仙日子。”
“只要你肯来,保证有地给你,只怕嫂子不肯到我们乡下来。”
“下次我把她叫来,她肯定会来了就不想走的,以后高速路一通,交通方便了,很多人都想到你们这样原生态的地方生活。全中国的城市到处都一个样,北方的雾霾城市,南方的火炉都市,只会原来越多,而你们这样的世外桃源就会越来越稀少,你不信,我可以跟你打个赌,你们这里过不了多久,会有很多人想到你们这里来生活,只怕你们到时候没有地方接纳他们。”(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听刘经理这么说,大家都笑了笑,已经上午九点多了,司机和安装师傅也都来起来了,大家就一起到易传华餐馆吃早饭点,每人吃了一碗谢香梅赶早线的新鲜锅面。木溪村的人把制作红薯粉丝叫线锅面,用当地桃树湾山上的大楠竹,锯一节下来做成一个有底的竹筒子,竹筒子底部用铁火钳烧红以后钻的不是很均匀的孔洞,烧一锅开水,准备一桶凉井水,首先用一碗红薯淀粉和点水放进锅里煮成糊状,做为引子放进加好水的红薯淀粉里揉成面团,把揉好的面团放进竹筒子里,用手用力拍竹筒,一根根的锅面就被拍出来。在沸水里滚几滚后,马上用竹丝编的大漏勺舀出来,放到凉水桶里,过十分钟左右,新鲜锅面就线出来了,再配点老坛酸水,大蒜子水,姜葱沫,油淋红辣椒,一碗味美爽口的锅面就做出来了。谢香梅嫁到木溪村将近八年了,虽然呆在家里时间不长,但是线锅面早就跟自己的阿婆老子学会了,且线锅面的水平还可以。线锅面的技术完全在和红薯淀粉这一关,稀了锅面就不均匀,没有滑爽感;浓了锅面就线不出来,由于不加其它任何添加剂,只有掌握好水和淀粉的比例,那线出来的锅面,粗细一样,晶莹透亮,吃进嘴里顺滑爽口,有时筷子夹都夹不稳。
刘经理吃了一碗,还要谢香梅加一碗,嘴里连连说“太好吃了,这么简单的食材,被你老板娘做的这么好吃,我还是第一次尝到,那比我们长沙的粉丝不知道好吃好多咯,等一下我要跟老板娘学一下怎么做的。”
“要得,只要你喜欢学,我包教会你,不收你的师傅钱喃,呵呵。”谢香梅笑着说。
大家吃完锅面后,刘经理和两个安装师傅就到厂房里去安排安装的事情;易声朝跑到太平乡镇去看看有没有吊车,最后打听到只有江沅市的龙杓镇有吊车,并且价格很贵,最后没办法,再高的价钱也得叫啊。在山里乡村里面办企业,筹建的时候外部条件比在城里要欠一点,但也有优势,原材料好,工人好请一点,都是乡里乡亲的,工资也不要求很高,有些事情帮忙都帮了,互相之间都好讲话一点,不是那么很计较。
第二天上午,吊车来后,几台大机器很快都被吊装到位,两个司机就开车回长沙。忙了两天的刘经理就要两个安装师傅在十天之内安装调试好机器,自己就要易声朝把余款安排一下。易声朝几个人商量了一下 ,还是留个百分之十的货款做为质量保证暂时不付,剩下的还是付给刘经理算了,人家亲自压着车而来,够辛苦的。刘经理本来想把货款全部拿走,但是按规矩,留一部分也说的过去,也就同意了。易声朝去办款子的时候,刘经理就要谢梅香到村里买几只鸡和雪峰山黄鸭,这几天吃的鸡鸭味道太好了,也买点回去让老婆孩子尝尝这些土鸡土鸭。超市那些喂饲料和激素的速成鸡鸭简直就是垃圾,这里的鸡鸭有时候都要喂养将近一年才大,前段时间电视报道,美国快餐店肯德基里面的鸡从蛋壳孵出来,五十天就到了他们的餐桌上,那种鸡完全是激素药物喂出来的,难怪现在城里的小孩都成熟的早,以后高速路通了以后,鸡鸭和肉还是多到这里买好一点。
易声昆他们挽留刘经理多玩几天,最好是把机器设备都安装调试好以后再走,易传华就要刘经理今天晚上一起去谷雨坡照夏棒,刘经理听说去照夏棒,马上来兴致了,今晚照几斤夏棒明天带回去,那可是难得吃到的山珍野味了。至于安装的事情那两个师傅就可以,操作方法也由他们两个人教给你们,这个你们放一万个心。
吃过晚饭后,天已经黑下来了。易传华准备好两支手电筒,背了个有盖子的竹鱼篓子,还捆了一捆松膏木条子,刘经理是第一次到山里来,对捉夏帮好奇又担心,担心自己今晚捉不捉得到,但是易传华应该是个高手,不然村支书也不会安排他来带他去捉,那就一切都听易传华安排。
挂在天空上的上玄月不是很亮,夜晚的深山到处是黑蒙蒙的,古桥下的溪水哗哗的流淌着,沉寂的山谷不时传来一两声猫头鹰的凄凉的叫声,路旁的虫鸣,稻田里的蛙声和着他们两人的脚步踏在石板上的声音回荡在空谷之中,刘经理看到远山近石,到处都是黑麻麻的,感到自己全身汗毛都起来了,还好,易传华沿路给他讲怎么照夏棒,夏棒书名石蛙,一般生活在山沟里有山泉水的小溪里,沟里的水非常甘甜可口,死水塘里是没有夏棒捉的,旁边有稻田的话就更适合石娃生长,晚上夏棒一般都呆在石块缝隙中不太动,只要手伸进去捉就可以。
到了山沟后,刘经理拿着手电筒,易传华下水摸夏棒,摸了几个石缝就抓到了五只大夏棒,刘经理看见这么容易摸,也要下水摸,易传华就让他下来试一下,不一会儿,还真的摸了两只上来了。刘经理摸到第四个石缝的时候,感到摸到一只较大的,用双手用劲一捏取了出来,好象蛮长的,传华一看,忙喊道“刘经理,那是条蛇,快放开!”,刘经理听说是蛇,吓得大叫一声“啊,蛇...”,马上松开双手,用力一摔,才把蛇摔掉,手脚并用“嗖”的就爬到坎上面,吓的脸色铁青,这是旁边树丛中晃过一条黑影,窜向黑黝黝的山坡,刘经理又是“啊”的大叫一声,以为是碰到鬼了。易传华也被他叫得吓了一跳,用手电筒一照,哦,原来是一只野山羊,连忙说“刘经理,莫要怕,是只野山羊,你抓的那只蛇是水蛇,没有毒的,没事,我们以前也经常抓到过,它不咬人的”,但是刘经理已经出了一身冷汗,脸色也吓的煞白的,从小到大,还是第一次捉到蛇,以前看到蛇都怕得躲的远远的。
刘经理再也不敢下水了,易传华摸到了二十多只夏棒,这时手电也没有电了,就把拿来的松膏木条点着,拿着火把继续摸了半个小时,也已经到了山骑场,一看竹鱼篓子,已经有三十多只了,易传华想去另外一条沟再摸一下,刘经理看到收获不错,催着回去,看着黑不隆冬的大山还是有点怕,尤其是怕再碰到蛇。于是两人横过一个山坡,沿着半界上的茶马古道回几里路远的木溪村去。(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