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澡堂

2015-07-16 14:12 作者:想穿花裙子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澡堂

李宜祥

天慢慢地黑了下来,一个瘦高的身影从院子里走出来,一手提着点亮的马灯,一手握着长长的叉篙。他走出院门,在路边高高的木柱下站住,用叉篙将马灯挂在木柱的上端,霎时,一团暖暖的火光晕染开来。

这是镇上的澡堂,傍晚挂起马灯,告诉大家,澡堂正在营业。

澡堂在院内,一排五间通透青砖瓦房与另外四间垂直相连,形成“T”形,在“T”形中间,还有五六十平米的房子,房子里是一个大水池,汉白玉镶的边。水池分隔成两格,一格温水,一格热水,温水洗澡,热水烫脚。水池里的水是一担担挑来的。早晨六七点钟,三四位五十岁上下的男人,排成一列,穿着草鞋,披上垫肩,挑上木水桶,从一华里外的汪家大塘挑水,一担担倒进水池里。挑水的扁担是桑木的,暗红的颜色,联系扁担和木桶的是铁链,耐磨。铁链在扁担上多出一截,挑起水桶来,叮叮当当地响起,碎砖、条石铺成的道路上洒下了长长的水印。挑水的大爷有姓顾的、姓赵的······他们好像都是从下河迁移来的。下河是指江苏宝应、高邮一带,民国时期那地方老是发大水,有许多穷苦的百姓逃荒来到了镇上。

冷水挑进池里。池底有火灶,水挑满了,烧火加热。燃料是柴火,后来镇上有了煤炭供应,便开始烧煤。(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澡堂从中午十二点开始营业,到晚上九点多钟关门。晚上七点多至九点多,两个多小时是营业的高峰期,秋时节,男人们纷纷涌入,泡上一把热乎乎的澡。

进门,右边,靠墙一个柜台,柜台内坐着一位五十岁上下的戴着老花眼镜的男人,按辈分算是我的一位族兄。澡客们递上一毛钱,他就递过去一根竹筹子。这筹子等同于澡票,竹筹子用的年代久了,颜色红红的,油润润的。还有半票,十二三岁的半大小子,买五分钱的竹筹子。

澡堂在民国时期就开了,是李氏家族开的。自我记事起,这遗产已由我一位家庭大伯继承,五十年代走合作化道路,澡堂成为集体企业。因为原先是我们李氏开设的,我的两三位族兄便成为澡堂的正式职工,因此,我可以不买竹筹子,悄悄地进去,脱了衣服洗一把澡。

澡客一进门,正在忙碌的跑堂吼上一嗓子:“来客啦······”待客人坐下,脱了衣裤,跑堂的跑过来,递来一双木屐,客人穿上,“呱哒、呱哒”地走向池中。跑堂的举起叉篙,将客人的上衣挑起,挂在墙壁上方。墙壁上方,有一排楔子,衣服挂在上面,防止起皱。

在池子里可以小憩。澡客躺下,有搓背的,右手掌缠上毛巾,在你的前胸后背搓澡,轻轻地搓,黑黑的泥条一根根搓出……搓好了,再捶背。敲背的拳头力道正好,不轻不重,啪啪作响,你会慢慢地合上眼,睡着了。捶背的懂一点推拿术,澡客如果落枕了、腰扭了,推拿几把,病痛就减轻了。搓背一毛钱,捶背一毛钱。若是再修脚,再付一毛钱。

澡堂外面五间房子是大通铺,一溜的长靠椅让客人脱衣服。里面四间是雅座,一人一个躺椅,但票价要加五分钱。客人们洗好了,在椅子上坐下,跑堂的左手捧一叠热毛巾把子,右手抓一个在你的后背上下轻抚,抹去水珠。隔两排的客人要热毛巾,跑堂的用右手托起一个热毛巾把,旋转着飞出一团白花,准确地落入客人的胸间。

雅间还有个服务项目。一个煤炉上煮着一大壶红糖大枣姜汤,泡完澡,澡客在躺椅上躺下,跑堂的送来笑脸的同时,端来一盏冒着热气的姜汤。盏子是青花瓷的,客人们排出一毛五分钱,一口一口抿下姜汤,惬意地咂咂嘴唇……

冬季是旺季,节前的几天是一年当中最繁忙的,当地有“有钱没钱,洗把澡过年”的民俗。腊月二十几,黎明时,男人们便四面八方涌来洗澡,大年三十下半两点,澡客们已挤满了澡堂。

澡堂是镇上唯一的一家只有男性洗浴的澡堂,平常不对女性开放,仅在“三八妇女节”这一天,让妇女们洗浴,男性回避。镇上还设有区政府,区政府辖六个乡镇,几万人口就这一家澡堂。从中午洗到晚上,池水慢慢变黑了,但温暖还在。

泡完了澡,走出澡堂,星星已布满了天空。澡堂门口,昏黄的马灯下,有一个摆摊的老头,卖花生米、小盐瓜子之类的小食品。伢子们便嚷着要买。父亲掏出五分钱,买一包花生米,炒熟的花生米上有着淡淡的盐味,用一张油纸包成一个菱角包子。拆开包子,摸出一个花生米,慢慢丢进口中······卖小食品的老头姓郝,一口下河口音。郝老头用手摸了摸伢子的头,笑眯眯地。

弹指一挥间,四十年过去了。那澡堂还营业吗?那用叉篙挑起马灯的老人,那在澡堂门口卖小食品的郝老头还在吗?我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中。在城里工作生活了三十多年,回小镇的次数不多。明天,就在明天,回老家去看看,去澡堂泡一把澡。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70537/

澡堂的评论 (共 11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