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裙下的腐败(第十七节、第十八节)
第十七节 涉足棚改
棚户区改造是市政府一项十分重要的民生工程,被列入了政府十件实事之一。这件事原来是由新设置的市重点办直接管的,后来划归了市建设局。由于牵连到了一家一户老百姓的利益,矛盾多,政府主要是作协调工作。老旧小区改造后,老百姓住进了又大又舒服的新房子,开发商获得了多余的房产可以出售,这是一件双赢的大好事,问题的焦点在于利益分配的平衡点。
这些来参与棚改的开发商大都是通过招商引资过来的,必须要有雄厚的启动资金才行。在合作前,政府与开发商在利益分配、工程进度和质量方面是有协议的,但建设局有对开发商的管理权,这些开发商对刘局长还是敬畏的。
殷总为了打响来建设局承包工程的第一仗,他叮嘱施工队一丝不苟作出了一流的精品工程,获得了建设局上上下下的一致好评。他富于创意,实际上把600万的工程做成了1000万的工程。他算了一笔帐,除去给娟子买车的、上下打点的、开支的,他还纯赚了160多万元,这可是山庄本部一年的纯收入啊!
吃水不忘挖井人。为了真心地感谢刘局长的大恩大德,后来他从利润中提出了30万元通过娟子给了刘局长。刘局长曾当着殷总的面叹息过:“我一个建设局局长,单位还出了二千多万元,就安排自己的人做了这么一点点小事!”
刘局长笑纳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尝到了甜头的殷总往刘局长家跑得更勤了,对娟子奉若神明。
当他得知刘局长在抓棚改的事情后,他就请刘局长和娟子在山庄吃了一顿饭,道出了心意。刘局长叫他耐心等着,并说他也想在棚改区为娟子搞一套房子。娟子说,你的工地要河沙就到刘局长老婊那里去买,要树苗就到我姑妈家去买,他们都是靠得住的自家人。
殷总一一记在心里。
第十八节 营造爱巢
刘局长与娟子在承德山庄秘密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他总感觉老是这么呆下去也不行。一是山庄毕竟离市区比较远,二是老是麻烦殷总也不好意思,这样殷总更多地求他办事就不好拒绝。他想在市区搞一套既隐藏又方便实用的房子给自己临时住,产权就让给娟子,她跟着自己也很不容易。
当市里进行棚户区改造时,刘局长特别留意了河西一个地方的房子,那个棚户区改造点的开发商是他的一个老朋友。为了同他贴近关系,刘局长同他在项目立项、房屋拆迁、土地置换、资金借贷等方面舍得帮忙。
在项目的建设上,刘局长介绍了殷总这支施工队,主要是负责地面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路面、绿化、下水管网、灯饰等平地工程项目的建设,但价格不会比其它地方高,总造价在3000万左右。象这样的项目利润不会超过10%,资金周转难度比较大。
殷总过来施工后,四个多月就完成了整个工程。但由于开发商资金拨付不到位,而农民工工资和材料款又不能拖欠很久,开发商就按低于市面上出售价10%的优惠给了殷总8套房子,总计350万元。殷总给自己和刘局长各留了一套,把其它6套房的指标给卖了。
为了感谢刘局长的关照,殷总还按娟子的要求给房子作了装修,一共花了70多万元。
为了保证付款的进度,及时度过难关,刘局长还亲自出马以将开发的房产作抵押会同开发商向中国银行借贷了5000万元。
后来,除开原住户应分的房子外,开发商节余的房子都卖了,殷总的工程款也结清了。殷总又仔细算了一下细帐,除开给刘局长购房和装修的开支,他还是赚了近200万元。
当娟子陪同刘局长来看新房子时,殷总亲手把钥匙交到了她的手中。
娟子心花怒放,她在盘算与刘局长商量添置家什和布置新房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