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乡土文化的聚合效应

2014-09-29 15:50 作者:致远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很久以来,一直关注着乡土文化的发展与建设,乡土文化怎么才能够形成聚合效应?一个地方的文化构建,和当地政府部门的领导有着极大的关系,同时也和当地培养出去的人才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他们的视野、平台对故乡的关注和宣传也是别人无法可以取代的。同时本土文化人的参与才能够形成内外联动,打通输入与输出的通道。从而形成,上下互动、内外联动、政府主导、引导民众参与,从而形成乡土文化的聚合效应,助推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及其招商引资的促进工作

因多个方面的原因,人无论生活在异国他乡还是在本土生活,对故乡关注的视野从来都未曾远离,以盘县为例,近几年来,盘县乘时代大潮的东风,以广阔的胸怀迎接西部大开发的旋律,经济、文化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发展,2013年首次入选“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进入西部十强县,在全省经济发展增比进位综合指标排名中位居首位,文化旅游产业、地方农副产品等知名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盘县自古以来人文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异彩缤纷,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积待形成乡土文化的聚合效应,提升影响力、宣传力及其美誉度。

形成乡土文化的聚合效应首先在于人才,而人才的聚合效应首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大学从教的知名的专家学者教授,二是从事文化运作平台的新闻媒体人记者、作家、画家、音乐、舞蹈、编辑、编剧等方面的文化人。

贵州省盘县籍的专家学者大部分集中在贵州贵阳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少部分散居于祖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由于视野的原因,了解有限,仅就我知道的记录如下,希望故乡能够早日形成乡土文化的聚合效应而鼓与呼!

集中在贵阳的主要有:贵州省委党校的老师:普建中、邓献晖、胡玲。贵州大学的老师:冯晓宪、孙绍林、许石清、余照阳、杜宁、兰新、付满昌、谭龙君、王粉、黄润逢、余压芳、罗红等。贵州师范大学的有:黄林、路世传、陈德强、胡左高、叶阳等。贵州民族大学的有:金明仲、董金秀、范尔嵩、柳远超、金良芹、柳江等。贵州省教育学院的有:唐凯、曹克坚、唐本文等。

在省内外高校工作,及其部分专家学者的简介如下:(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刘耳:刘耳教授,贵州省盘县人。1982年毕业于盘县二中,同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1983年被选派到美国学习,通过坚韧的毅力,他先后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学硕士、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硕士。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40余篇、译文10余篇,此外发表专、编著7部、译著5部;主持完成省级项目2项、校级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2项、美国福特基金重点项目1项。2005.2至今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兼任教授,人文与管理学院教授(2005.2-2008.2),人文学院教授、院长(2008.2-2011.7),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副院长(2011.7起)

刘建国:男,1965年生,先后就读于盘县三中,盘中,中共党员,博士,三级教授,遵义医学院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1986年获遵义医学院口腔医学系学士学位;1996年获湖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现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现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获博士学位。2000年9月至今,先后担任遵义医学院口腔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院长、学校科研处处长、学校党委、行政办公室主任兼对外合作与交流处负责人。

余压芳,女, 1973年生,汉族,中共党员,贵州盘县人,贵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 业务方向城市规划设计,贵州省风景园林学会常务理事。毕业于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工学博士。现为贵州大学规则设计系主任。

刘万明: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院长。男,汉族,1963年1月生,贵州盘县人1981年考入昆明理工大学选矿专业,研究生毕业。

莫荣,现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是“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我国著名的就业问题专家和经济学家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原北京经济学院劳动经济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曾在英国牛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多所国外著名大学做访问学者。

曹彪:男、汉族、1963年生,贵州盘县人。博士学位。1984年毕业于南昌航空工业学院航空焊接专业,获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专业,获博士学位;1991年起在华南理工大学任讲师。999.10-2000.10国家公派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访问学者。作为主持人或主要成员参加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工作,主持过两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多项企业委托项目的研究。主要从事过的研究包括电阻点焊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及质量实时控制,机器人焊接技术,焊接自动化设备的研制;软开关弧焊逆变电源及控制,系列化电阻焊逆变电源开发,微弧氧化逆变电源研制;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钎焊及其智能控制,焊接过程的混沌与控制;激光切割等。获原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1996年被广东省授予"南粤教坛新秀"称号。

唐亚:男、汉族,贵州盘县人,1963年生,博士,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贡嘎山国家野外生态观测站客座研究员。任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松杉植物专家委员会委员和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中国国家植物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山地资源研究专委会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学会系统与分类专业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植物分类学报》、《山地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植物科学进展》、《生态科学进展》等学术刊物的编委,《四川植物志》副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一二层次,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四川省评审(议)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中美九寨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联合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西南资源环境与灾害防治”国家“985”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学术带头人,院教授委员会副主任。

谷晓江,男,1957年11月生,汉族,大学学历(理学学士),盘县一中毕业,后毕业插队当知青,1977年盘关酒厂工人,现任贵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综合处处长,拟提名任贵州省政府驻宁波办事处主任,拟任贵州省政府驻上海、宁波办事处党组副书记。

冯晓宪:冯晓宪,男,汉族,中共党员,生于1955年10月,研究生学历、教授。现任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硕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9月毕业于贵州工业大学(现贵州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

贾维嘉:男,汉族,1958年生,就读盘县一中,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系贾维嘉教授,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未来网络中心的主任,中南大学讲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暨南大学的的客座教授,IEEE高级会员,ACM会员。分别于1982年和1984年在中国中南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分别于1992年和1993年在比利时蒙斯理工学院( Polytechnicfacultyof Mons)获得计算机科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5年在位于Bonn的德国国家信息科学研究中心任研究员。1995年,加入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及科学与技术系。

谷晓明,男,1954年11月生。教授。现任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多年来一直从事《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系统学的原理和方法》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同时对贵州特有、珍稀动物的遗传、进化进行研究。主持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开放实验室基金1项,省长基金1项。

刘真祥 男,汉族,1955年10月生于贵州盘县,工学硕士,教授,现任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校远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贵州远程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远程教育技术。

钱成鼎: 钱成鼎,男,1951年生,贵州盘县人。西南政法学院1981级法律大专毕业,四川省法学会西南政法人才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1] ,曾任成都军区军事法院院长[2] 。曾与他人合写《禁毒关乎中华民族兴衰 写在“六·二六”第十三个国际禁毒日之际》发表于《解放军报》[3] 。

王学汉,男,盘县城关镇人,外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第一、二届编委,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特邀编委,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副主任。从事普外科工作30年,肝胆胰、内镜专业20年、腹腔镜外科15年。通晓本专业国内外发展动态,熟悉本专业常见及复杂疑难疾病的诊断治疗。对各种急慢性腹痛、重症胰腺腺炎、肝内外胆管结石、高位胆道良恶性梗阻、胆道术后结石、胆管炎性狭窄、门静脉高压症、肝胆胰肿瘤、各类不明原因黄疸及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等疾病有独到见解。先后在《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胆道外科》等杂志发表有创见性论文20多篇。疾病诊疗范围:肝胆胰脾及腹部外科专业。

金明仲,男,布依族,毕业于贵州大学应用数学专业,主要从事回归模型估计理论研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批贵州省省管专家。原贵州民族学院科研处处长,兼任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委员、贵州省统计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理事。

黄明祥,男,贵州盘县水塘人,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中国中医性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性学会常务理事,贵州泌尿外科学会理事。擅长创伤外科,普通外科和泌尿外科,尤其对乳房病,胃肠外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独特见解,对原发性硬化性胆囊炎,慢性前列腺炎、男性不育等泌尿生殖系疑难病症具有自己的特色治疗。《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发表《复杂性结石致无功能肾的中医诊疗》。2002-12-01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中医外科学》。

何发培:男,汉族,1939年生,盘县民主镇人,1954年进入盘县一中学习,1964年贵州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曾担任专职纪检委员,校纪委副书记、书记、校党委常委等职。

黄润荣:男,汉族,1930年生,贵州大学物理系教授。

董浚修 男,1927年12月生,贵州盘县人,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1951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物理系。曾任西南军区油料化验室主任等职。现任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科技进步奖总后勤部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会理事,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合成润滑材料》编委等。长期从事油品应用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军队油品应用化学学科的主要创始人。开展了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摩擦化学的研究。发现了润滑油中的非活性抗磨剂在摩擦表面形成渗透层、稀土元素摩擦催渗及摩擦还原镀铜等规律。提出了摩擦化学处理表面的理论,进行了非活性抗磨剂、稀土配合物及金属配合物等三类抗磨剂的研究,解决了润滑工程方面的一些关键技术技术难题。编著有《润滑原理及润滑油》等多部著述,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20余篇,有20余篇被收入SCI及EI。1989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991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获“八五”全军后勤科技重大成果奖。参军以来,先后立三等功5次,二等功一次,1988年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1991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总后勤部授予“科学技术一代名师”称号。离休后享受副军级待遇。

陈宏:贵州盘县人,贵州大学农学院植保系毕业,后在六盘水农校任教,1996年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天津师范大学生物系任教,2007年,天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天津师范大学科技处。

林昌虎,男,汉族,1961年生,贵州盘县人,农学学士。1979年9月—1983年8月贵州农学院(现贵州大学)土壤农业化学专业学习;1983年8月—1996年6月,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室主任、所长助理(其间:1986年5月—1990年6月任共青团贵州科学院委员会副书记<主持工作>);1996年6月—1998年12月任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副所长;1998年12月—2000年4月,任贵州省植物园副主任(主持工作)、中共贵州省植物园党委副书记;2000年4月—2001年11月,任贵州省植物园主任;2001年11月—2003年6月,任贵州省植物园主任、贵州省生物研究所所长;2003年6月—2011年4月,任贵州科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2011年4月至今,任贵州科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员、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刘康志:早年就读于盘县二中,西北工业大学毕业,1988年到日本千叶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硕士,日本千叶大学教授,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客座教授,日本计测自动控制学会理事,日本电器学会理事,日本机械学会理事等职。

何昆燕:贵州盘县人,盘县二中毕业,2000年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学习,后在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学习,2006年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现在上海交大任教!

(未完待续)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89426/

乡土文化的聚合效应的评论 (共 9 条)

  • 心静如水
  • 晓晓
  • 春暖花开
  • 剑客
  • 荷塘月色
  • 雪儿
  • 雪山飞鸿
  • 恨秋声
  • 海虹
    海虹 审核通过并说 欣赏佳作,祝文友国庆节快乐!欢迎到我空间踩踩!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