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破”、“立”论

2014-07-20 16:35 作者:莫愁  | 5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目前,我正在为单位修党史,要从1969年一直写到现在,包括《党史大事记》和《党史正本》,洋洋洒洒要五万余字。经过很长时间的运作,我已经完成了这两个文本的初稿,现在正在进行第一个轮回的修改完善。每当我写作这两本书稿的时候,我总是感慨不已!

从单位的党史,我似乎看到了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党的历史。它是那样地辉煌灿烂又是那样地血迹斑斑;它是那样地波浪壮阔又是那样地无声无息;它是那样地正气凛然又是那样地诡谲神秘。我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也不得不对负能量进行思考。

敏锐地审视我们党的历史,我可以从“破”与“立”的关系中找到答案。一是要搞清楚我们的党在社会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到底要“破”的是什么,要“立”的又是什么;二是要搞清楚我们的党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到底怎么样去“破”,又怎么样去“立”。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代表全国人民的无产阶级政党,她要“破”的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政治制度,要“立”的是人人平等的民主、法制社会政治制度;要“破”的是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经济制度,要“立”的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经济制度;要“破”的是污染社会风气的“黄、毒、赌”等流毒,要“立”的是健康向上的社会新时尚。新中国成立前,党领导全国人民“破”了一个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旧社会,“立”了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但由于她片面强调“一大二公”和闭关自守,削弱了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没有迅速“立”起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立”起来了,而社会公平正义的秩序又被打“破”了,反而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立”起来了。现在,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从建设“中国”的长远高度,正在对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若干历史痼疾问题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就是为了重“立”社会公平正义新秩序和社会道德新风尚,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国人民生活的改善嵌入稳健发展的快车道。

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要“立”就必须先“破”,不能想“立”不“破”。解放前,共产党要想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不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行吗?解放后,共产党要想改革开放成功,不实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行吗?现阶段,我们要对“四风”问题进行整治,不采取雷霆铁腕手法也是行不通。自“六四”事件后,中共中央为了纠正“四风”问题,曾采取了很多办法,如开展“整党”活动、“社教”活动、“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八荣八耻”学教活动 ,开展向孔繁森、郑培民、郭明义等模范共产党员学习活动,结果都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起到一点实质作用。这是因为为了建立“和谐”社会,我们党的一些主要领导干部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往往只是治人不治己、治下不治上,治小不治大,治表不治里,这种“以德治国”论只能是麻弊老百姓的一种舆论手段罢了。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中央政治局主政以后,坚决打“破”了以往以学习教育手段为主的常规,从我做起(他一上任就公布了个人私有财产),从现在做起,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制定的“八项规定”为准绳,从查处问题官员、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规范制度入手开展了一场全国性的治腐败、治浪费的政治运动。一大批省部级以上的腐败官员纷纷落马,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军队内部反腐的深入反而促进了部队的空前团结稳定。现在,中央又出台了新的防腐措施,一是对“裸官(主要亲属在国外)”的官员实行权力限制,二是对机关公务用车实行补贴制,三是对干部任用实行责任追究制等,就是为了“把权力装在制度的笼子里”而设“立”的一个个“紧箍咒”,这些办法的贯彻执行对于建立一个高效廉洁的亲民政府是一种大胆的尝试。(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相信,通过这样的大“破”手段,我们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就不会象过去那样只停留在表面上了,而是会有实质效果的,我们党的形象是会重新“立”起来的。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70964/

“破”、“立”论的评论 (共 56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