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级机关食堂向社会开放便民更暖心
昆明市级机关食堂向社会开放 便民更暖心
机关食堂的长队里看不到公务员,倒不乏老年人、外来务工人员,这是记者3月26日中午11点左右在云南昆明市级机关食堂内看到的场景。(3月27日 人民网)
昆明市级机关食堂从2011年就向社会开放,3年的时间并不短,这种便民举措值得充分肯定和推广。为什么这么说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机关食堂原本是方便机关工作者就餐的地方。在90年代前,机关食堂就是个香馍馍,那时公职人员乃至普通群众都吃食堂。食堂也很好的解决了当时了个人乃至家人的就餐问题。那时吃食堂就相当于改善伙食,是一种时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食堂已经不再成为一种时尚,食堂慢慢被冷落,纷纷关门歇业。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三公”消费行为得到了规范,公款吃喝现象明显得到遏制,食堂作为酒店、餐馆的补充方式之一又得以重新登场。既然食堂是酒店和餐馆的补充方式,那它就该发挥食堂具体大众公益性的作用。在解决公职人员就餐的同时就该对外运营,把方便留给有需要的人。看经常到昆明市级机关食堂就餐的人就知道,老人、外来务工者、周边的上班者,他们既是食堂的忠实粉丝也是直接受益者。食堂带给他们的也不仅仅只有方便,其实还有实惠和温暖。
方便就不用细说了,而实惠可以通过饭菜价格得以体现。温暖来自哪里,来自于昆明市级政务中心诸多便民细节,如建筑属于没有大门、栅栏的开放式,前来办事的群众和附近居民都可以自由出入。名义上的干部职工内部食堂却对外全面开放。没有单独给公务员开个窗口打饭……这些看似细小的举动,其实就无形中拉近了干部与群众间的距离,正如昆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主任邵航涛说的那样:“让老百姓和公务员坐在同一个餐厅吃饭,也是群众路线的体现嘛。”(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什么样的作风老百姓最喜欢,其实昆明市级机关食堂就做出了很好的诠释,老百姓不喜欢高高在上的干部和作风,最喜欢用简单方法、务实举措给自己带来实惠的东西。昆明市级机关开放食堂,让群众把食堂当家是一个亲民、便民的好开端。但这样的做法应再多些,当全国各地的机关食堂就餐人群变得多样化了,那样的机关食堂和干部作风才会得到老百姓的由衷称赞。
昆明市级机关食堂向社会开放便民更暖心的评论 (共 10 条)
- 草木白雪(李淑芳) 审核通过并说 请写下评语欣赏精彩之文问好朋友! 希望去空间一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