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存金石气刀法亦自然
书存金石气刀法亦自然【评论】作者:朱金华
——韩俊英书法篆刻印象
当你把书法当做“玩儿”的时候,书法便显得可爱。我的书友韩俊英先生对书法篆刻艺术的这种态度,使得近年来他的作品有了高雅与古朴,给人以雄强、自然的美感。
我与俊英的友谊缘于书法。他总是一身便装,给我温文尔雅的印象,这与他所从事的检察工作相比较,似乎缺乏一种阳刚之气威武之躯。而正是由于他这种不事张扬的个性造就了他执着、倔强的不屈精神。字如其人,从作品中可见一斑。
俊英的书法属秀丽一路,从线条到结字无不透出一种秀气。上世纪80年代,俊英就拜王乃芳、史星文等先生为师习练书法,以二王为宗,兼取钟繇、颜真卿、欧阳询、虞世南、米芾等,扎根传统,立足帖学,取“冲和”之道,形“简远”之风,行草潇散纵逸,楷隶清丽典雅,深悟“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之奥妙,逐渐形成了自家的风貌。
俊英的书法以草书见长。张怀璀《书断》有言“深识书者,惟见神采,不见字形”。可见书法艺术乃以“神采”为上,而草书在诸种字体中是最便于使人倾吐情感,宣泄心绪,最能体现书艺本质特点的字体。中国书法与绘画都讲究线条的运用,石涛曾说:“法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草书是一种活动线条的舞蹈。在书写时运笔疾涩,八面出锋,随势伸缩,纵横驰骋,以笔毫的每一锋面来达到线条的最佳效果,创作过程中集书艺技法之大成,中、侧、方、圆、顺、逆、抢、顿、挫、折、转、提、按等笔法,在运笔使转中随情就势变换使用。运笔的时断时续,点线的时隐时现,牵丝引带的若有若无,随情变幻,因势利导,点、线、面各自变异,互相渗透,使得欣赏者随着笔势步入艺术境界,享受视觉的美感。(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书法是书写的艺术。创作时要求笔画本身的力量和笔画之间的联系就象舞蹈动作一样准确和连贯,宋代姜白石云:“余尝观历代古之名书,无不点画振动,如见其挥运之时。”我欣赏俊英的草书作品时,将点画的静态造型还原为线条的运动过程,在既定的“形”中看到线条运动的“势”,从空间形象中体会到线条在时间、空间之中运动的节奏和旋律。
书法是一种心智活动,人的意识思维和活动心理综合效应,以肢体运动外化而表现出来,所谓心随笔运可表现为笔法精通,笔势流畅,笔意神妙。苏轼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草书讲究行云流水,连带、使转极易使作品流于浮华。而俊英却能将其写出沉稳,气定神闲,有金石之味儿,其很大程度得益于他的篆刻功底。
俊英的篆刻特点:兼采秦汉古玺的古朴浑厚,泥古化新,印风端庄典雅,清轻挺秀。对古印的铸、凿、刻三法深钻细研,尤重传统基本功力,创出个人独特风格。朱文印方笔结体,平直方正,线条坚挺,清丽秀润,辅以斜笔,冲切结合,轻重得宜,化板为活;白文印字体拙重,崇尚笔韵,分朱布白,力求匀实。常使全印行宽保持统一。每次治印,先打腹稿,斟酌再四,深思熟虑,一气呵成。自然天成,又不失森严法度。
篆刻三法——篆法、章法、刀法,首重是篆法,其次是章法,再次是刀法。俊英篆法的熟练得益于他扎实的书法功力。两者相辅相成,得天独厚。
纵观俊英的书法篆刻作品,给人的总体印象是自然流美,酣畅淋漓。尽管有些作品略显稚嫩,作品中溢出的金石之气,自然风度,让人悦目,令人心怡。
俊英现在是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丹凤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供职于丹凤县检察院。业余时间勤于笔耕,书法篆刻作品屡屡获奖,为收藏者所喜爱,常为书画家治印。
俊英时常说:“我写我意,我书我情。”愿书法传递您的情感,镌刻永恒……
原载《山泉》2008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