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花开的日子
前边不远处广场上的树丛中有白色的花朵在风中摇曳。我有些讶然,时已仲秋,是什么花朵在这季节绽放?
我走近一瞧,枝条上不止有白色的花,还有红的、粉的花朵,它们在晨风中娇羞脉脉,楚楚动人——哦,原来是芙蓉花开了。认识芙蓉花,是因为我小时候与它打过交道,在我故乡老宅的厢房旁就栽种有几棵木芙蓉树。
我家的木芙蓉是外公栽种的,栽种它并非是为了赏花,为了美,而是因为木芙蓉是一味中药材。木芙蓉花、叶、根均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印象中,它对腮腺炎、乳腺炎、烧烫伤、痈肿疮疖、蛇虫叮咬、跌打损伤都有很好的疗效。
外公是乡间郎中,学的是中医,因此家里房前屋后因地制宜栽种了不少药材,牡丹、芍药、川芎、三七、麦冬、紫苏、薄荷、金菊、黄连、黄精等,外公常年侍弄这些药材,院子里常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香。
外公一个人忙不过来的时候,年幼的我有时也做他的帮手,帮他清洗紫苏叶,切割杜仲皮,采撷女贞子......,有时忙得不亦乐乎。对于我这个小帮手,外公很喜欢,有时也犒劳一下,给我一两毛零钱,让我去村里的代销店买几颗水果糖解馋,或者,就地取材,以药入食,弄点别致的食物让一家人饱口福。印象中,外公让外婆用芍药肥硕的根茎炖腊猪脚真是无上美味,天麻煨的鸡也别具风味,让我惊奇的是,连树上的花都可以采撷来做食材。
我吃过芙蓉花制作的食物。是把它采撷来洗净,面粉打入鸡蛋,放入适量的水与盐,还可加点茴香粉,调匀成面糊,芙蓉花裹满面糊放入沸油中炸至金黄,入口焦香酥脆,带着芙蓉花特有的芳香,味道很不错。有的人家用新鲜的芙蓉花瓣洗净了煎鸡蛋吃,也是一道特别的菜肴。还有用白豆腐与芙蓉花瓣熬粥的,美其名曰“雪霞羹”。芙蓉花作为食材,蒸、煎、煮、炸无不适宜,有清热解毒、益气养胃的功效,药食同源,原本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悠久传统。(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芙蓉花开在秋天,那时,秋收差不多已结束,稻谷归仓,农事渐闲,人有余暇;外公上山采药,将采来的药材在院子里加工,我帮着外公挑拣、清洗、切片、炮制、晾晒、......,一院药香。厢房旁的芙蓉花开得艳艳的,对芙蓉花,我有些好奇,为什么同一棵树上会结出不同颜色的花朵?后来我查阅资料才知道,芙蓉花又叫拒霜花,它的颜色可随自身花青素浓度和环境温度而变化:早上开花,花青素浓度较低时呈白色;中午,随着光照加强及环境温度升高,花变为粉红或桃红色;傍晚光照减弱气温下降,它又变成了深红色,一日三变,故又有三变花的雅名。
那时秋日的天空清亮亮的,厢房旁的芙蓉花静静地开着,阳光灿烂,白云悠悠,外公戴着老花眼镜,翘着花白的山羊胡子,边指导我帮他侍弄那些药材,边唠叨着向我灌输道理。说医是涉及人命关天的事,中药材制作的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否则就是害人害命......。我似懂非懂地听,但听外公这么一说,顿觉自己做的事很有意义,做得也特别认真细致。
外公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去世。芙蓉花开的日子,我帮外公侍弄中药的情景再也不会有了。奇怪的是,外公去世后,我家房前屋后栽种的那些中草药慢慢地消失了,包括那几棵木芙蓉树也不见了踪影——莫非它们是被外公带到另一个世界,外公要用它们继续为人解除病痛么?
看着眼前盛开的芙蓉花,故乡老宅旁的芙蓉花顿时浮现在我脑海中,还是那么娇艳,那么的美;只是,它只能活在我的记忆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