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孝义司马村考察简志(五)一权舆光大

2021-08-08 21:01 作者:神龙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们从哪儿来,要往何处去?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留住乡愁,带着对故土的眷恋与记忆,我们才会走得踏实、满足美好

作者/山西冯恩启

【一】

走进司马村张氏祠堂、私塾、书院、学堂,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幽静封闭的院落,苛刻森严的封建教育,四书五经的道德思想,寒窗苦读的瘦影枯容,青灯映照古卷,书声伴着训诫,压制的情感,膨胀的欲望,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路上奋力奔跑的壮观情景。在一条“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青云路上,前看同伴无数,后观无数同伴,一批又一批的人倒下了,一个又一个的人走来了。但真正能达到顶峰的人,能有谁知?只有悲喜苦乐自相知?这可真是:

富贵荣华由此始,书中颜玉自心痴。

寒窗读尽千秋月,难化龙门一鲤之。(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今足用,谁笑腹空虚。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宋,汪洙的一篇《神童诗》不仅为平民百姓的子弟指明了成才的途径,而且用极具诱惑力的生动语言,为懵懂的孩子们描绘了一幅成长蓝图。在接受絮絮叨叨的教诲中,在摇头晃脑的不断重复记诵中,实现着:“学成文武艺,或与帝王家”的人生理想。

“权舆光大”,须“燕翼诒谋”。权:驾驭;舆:承载;光:光耀;大:盛大。燕:安心;翼:恭敬;诒:遗留;谋:训诲。意思就是说:要想承载天命,光宗耀祖,盛大门庭,必须安心地读圣贤书,恭敬地接受教育。

人才,不管在什么时代,什么社会,都是事业成败兴亡的关键,得人才者胜,失人才者败。在以家为单位的封建社会,培养后代读书成才,对家族的兴盛,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张家,历经明末清初战火烽烟,社会动荡的大考验,在司马村生存了下来。在司马村,这人少地广,或赋税减免的土地上,勤劳耕作,很快摆脱了贫穷。张家,实现了由耕到读,耕读结合,有农到商,农商互补的快速发展时期。富裕起来的张家,捐钱买官,实现了由平民到官僚的转变,重视文化教育。奠定了由土豪到士族的基础。司马村张氏家族是许多豪门望族发展历程的缩影。

【二】

司马张氏宗祠修缮竣工《祭文》用简洁的文字对张氏一族的发展史做了简要概述:“我族始祖子仁、子荣公,明朝嘉靖年间,告别山西庆云,迁居于此,迄今四百余年,历经二十代,子孙千人,家业兴旺,葳蕤生光。清康熙初年间,世祖张登阶,勤劳发奋,历尽艰辛,使家道盈余,衣食无忧,每每想起外出谋生的父亲心痛不已,于是踏上寻父之路,终于在四川找到日思想的父亲,父亲在此又娶妻生子,他毅然把父亲、姨娘、弟弟接回待姨娘如亲娘,把自己的家产与弟弟均分,胞弟去世后,他对侄儿如己出,悉心照料。平时,每遇流离失所之人,他总要施与钱粮,每遇暴尸荒野之人,他总要施棺安葬,正是他“千里寻亲”,“行行善”的义举,成就了我们张氏家族的蓬勃繁荣。

他的长子张自进任候选县丞(正八品);次子张自勇封中宪大夫(正四品)。孙子张世宝赠朝议大夫(从四品);张世林任知州,赠中宪大夫(正四品);曾孙张存仁任候选同知(正五品);张存孝任武德骑尉(正五品);张存宽任知府(从四品);此后,又出了六位举人,官之正二品。清朝时期,司马张氏一族有功名的共计100余位。可谓书香门第,食俸人家。特别是世祖张熊诏,书法冠世,在京任户部主事,内阁侍读(正六品),退归乡里后,开设学堂,教授乡中子弟,桃李芬芳,名士辈出,受人敬仰。世祖张镇南(原名映景)任湖南宝庆府知府(从四品),自捐俸禄,整书院,请名儒,改变民风;出资练勇,平息匪患,;捐资修城,保民平安,自筹粮响,救济灾民,以致家境贫寒,生计艰难,仍无怨无悔,归乡时,百姓泣跪相送,挤满街道,路不能通。随后,百姓为他立碑建祠,念念不忘。世祖张映寿,官居光禄寺署正,(从六品),办事细心,很受器重。归乡后,勤俭乐施,有求必应,本村的关帝庙、文昌庙、龙天庙均为他组织修建。他还组织兴修水利,造福于民。”

张登阶为孝义司马村张氏八世传人。事迹载入清乾隆三十五年版《孝义县志》;张熊诏为孝义司马村张氏12世传人。事迹被载入清光绪六年版《孝义县志》;张映寿。孝义司马村张氏13世传人。系熊诏之侄,事迹被载入清光绪六年版《孝义县志》;张镇南,司马村张氏十三世传人。事迹被载入清光绪六年《孝义县志》

【三】

张镇南任湖南宝庆(今邵阳)府知府期间,以发展文化教育为先导,变革民风,端正士习,整理书院,敦请名儒,捐自廉俸,增加书院经费,安抚读书寒士。组织编撰《宝庆府志》并亲自作序。“一时人文蔚起,科第蝉联”。由于关注民生,政绩卓著,因而,离任之日,老百姓“攀辕泣留,填街塞路,至不能行。”湖南宝庆府名人李相藻以一篇《遗爱诗》相赠。在诗中高度赞美了张镇南身体力行,为宝庆府的文化、农业、安全所做的贡献,诗后写道:

父老临岐泪满眶,摩挲杉木为甘棠。

邵山惨淡水苍茫,太守之心秋月光

李相藻用排律诗的格式,高度赞美了张镇南任湖南宝庆府(今邵阳市)期间,所做的好事。政绩卓著,百姓爱戴。

这首《遗爱诗》被光绪版《孝义县志》收录。同时还有湖南宝庆府人,曾宗遴的四首遗爱诗也被收录。遗爱诗四首,今录两首以卿读着:

(一)

甘棠树底拥明霞,又见行太守车。

六载福星临五郡,百年生佛祝千家。

邓攸只饮吴兴水,白傅惟吟杭地花。

此日环城多气象,犬眠村外尽桑麻。

(二)

经文纬武并超伦,几百年来见伟人。

筹笔坐残明月夜,携琴啸罢晓风辰。

颍川有幸瞻黄霸,河内无缘借寇恂。

卧辙攀辕留不住,长生宫位守城闽。

司马村张永朴续修《张氏阖族族谱》全文转载了马民编著的孝义文化丛书——诗文赏析,对《遗爱诗》作了详细的注释、译文和赏析。但不管是《遗爱诗》内容,还是《孝义县志》的录入,或是对《遗爱诗》的解读,都含有对张镇南歌功颂德,过分宣传、溢美之词,诗文对农民义军有深入骨髓的痛恨之情。透过诗文,我们可以看到对瑶族等少数民族的铁腕统治是张镇南等这些大清官员无法逃脱回避的历史罪过。

【四】

孝义文化丛书 王志东 张华编著的《进士文集》收录了时任宝庆府知府张镇南为了表达自己仰慕古人,爱惜树木一片至诚,答酬《古杉 七律》二首并序:古杉唱和诗作者麇至,余地主也,不能嘿尔。谨成,七律二章用殿简末。

(一)

双株对峙草庐旁,漫把荣枯问彼苍。

阅尽繁华忘岁月,留得直干傲冰褥。

长材未合山林老,奇寿终成铁石刚。

寄语野人应护惜,浓荫曾遮古康庄

(二)

摩挲古泽旧风流,八百年来此唱酬。

鸿爪依然曾信宿,虬枝无恙自春秋。

扶轮雅擅张华溥,爱树名同召伯留。

我亦停车讯遗迹,瓣香谁为阐阶幽?

司马村张氏族人的生动故事,在延续,张登阶、张熊诏、张映寿、张镇南等等,不仅“权舆光大”了司马村张氏一族门庭,也为后来者树立榜样。当然,我们在解读封建时代的家谱中的人物,事件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分清功过是非,要用新时代的价值观去理解,去继承,不一味肯定,也不一味否定,辩证地看待一个家族历史。

花开花落,岁月悠悠,正如有歌唱到:聚散中有你,聚散中有我,你我匆匆皆过客;一滴苦酒就是史书一册,一滴热血就是丰碑一座;呼唤中有你,呼唤中有我,喜怒哀乐都是歌......

司马村,这片厚重的土地,驾驭着美好,承载着幸福,悠然地从历史深处走来,沐时代阳光,创历史辉煌!

2021一6一30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uiodkqf.html

孝义司马村考察简志(五)一权舆光大的评论 (共 5 条)

  • 神龙
  • 残影
  • 浪子狐
  • 今生依梦
  • 漫舞洛城
    漫舞洛城 推荐阅读并说 一门心思选好文,百花丛中觅新人!让文学来温暖整个世界,你的关爱和支持就是我们中国散文网发展壮大和愈加旺盛的坚硬基石和有力支撑!!!在鲜花铺就红毯的圆梦路上,有你有我的不离不弃和温馨相伴,人生注定更精彩,再次谢谢你我最亲爱的朋友!!!顺祝工作心情都愉快!!!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