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行走记(2)
车子离开汽车站,一路向南,开始了五个多小时的行程,经过了上车时遇到的小意外,此时,坐在宽敞宁静的车中,心情彻底放松下来。
我喜欢坐长途汽车旅行,坐在车里心如止水,以一个局外人的眼光,看窗外移动的风景,看山,看水,看人,能充分体验到苏轼词中那种意境,“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坐过最长的长途汽车,是由昆明去腾冲,全程九个多小时,从上午八点坐到下午五点多,从旭日东升坐到霞光万道,当汽车最后冲破层层大山,于薄暮时分下到一块平原,一个高大的牌楼“腾冲”蓦然出现在眼前时,心情别提有多激动了。
那次旅行印象之美好,现在依然念念不忘。
那次坐的是双层大巴,我坐上层最前面,下面就是驾驶员,面前是大块的玻璃窗,居高临下,凭“窗”而望,外面景色排闼而来,一览无余。
云南多山,但在到达大理之前,山大多类似坡度有些陡的丘陵,有些房子就建在半山腰,孤零零的,一座或者几座,真担心暴雨来临会被山洪冲走,大多数山上并无农作物,茂密的丛林从山下蔓延到山顶,铺天盖地,蛮荒一般的存在。(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车子一路西行,过了大理,转头向南,山才高大险峻起来,山为横断山脉,由北向南劈开大地,虎踞龙盘,在丽江为“玉龙雪山”,在保山为大怒山,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
车子先过保山,远远看去,平原坝子上,一大片乌泱泱的房子,一直堆积到东面山下,间或有几片拔地而起的高楼。
印象里与保山有关的是抗日,1942年,国民党远征军第一次远征缅甸,付总司令杜聿明就是从这里出发的,最后撤退时错误的选择了过野人山,一万多人的队伍只存活了两千多,杜聿明本人也因痢疾高烧数天,差点一命呜呼。
二年后,卫立煌将军卷土重来,他接替陈诚担任远征军总司令,将大本营又设在保山,率领近十万国民党精锐,打响了向日本人复仇的“滇西之战”。
几十年过去,现在的保山依旧留有当年司令部旧址。
过了保山不久,车子开始爬山,很多路面一半悬空,下面是高高矗立的的水泥柱,怒江就在右手边,远看就像一条线,蜿蜒在壁立的山仞中间。
还远远的经过松山,那里是当年松山战役的发生地,1944年,国民党远征军十战松山,取得自抗战以来,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的攻坚战,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便是以此事件为原型拍摄的。
松山位于怒江边上,下面是惠通桥,扼守滇缅公路之咽喉,日本人一个联队驻扎在山上,用几年的时间将整座山挖空,修筑了立体式,多层次,反斜面防御工事,国民党远征军宋希濂部,一个集团军数万人,多批次轮番冲击,用了整整九十五天的时间,以伤亡七千多人的代价才将其拿下,和日本人的伤亡比接近5:1。
松山战役也是日本人全体玉碎的三个战役之一。
车子开了半个多小时,外面的风景忽然有些陌生起来,天空云雾弥漫,笼罩四野,山与云相接,阴沉低垂,霁光冷射,原本灰突突的荒山被一层白雪覆盖,原本混沌的山脊在白雪的映衬下,轮廓分明,立体生动起来,像是一步踏入雪域高原,恍惚间又像是回到了西藏,回到了从拉萨去纳木错的路上,远远的看到北方,看到一排排巍然矗立,漂浮在云中的雪山的那个瞬间。
正在错愕的时候,车子经过一个路标,乌鞘岭,恍然大悟,这不是昨天来过的地方吗?原来是昨天夜里的一场大雪,让丑小鸭瞬间变成了白天鹅。
看了看手机里的海拔指示,海拔始终维持在3100左右。
车子过了乌鞘岭便开始下行,很快到了天祝藏族自治县,也是一座山沟里的县城,布局和古浪差不多,东西长,南北短,一条季节河横贯县城,房子沿河而建,老城区就三两条街,房子低矮,新建的高楼集中在城边。
过了天祝县再往前走便是兰州。
古浪、兰州、临夏呈直角三角形分布,我原以为从古浪去临夏走斜线,不必再经临兰州的,这样能缩短三分之一的距离,没想到还是要先东到兰州,再向南去临夏,相当于沿着直角的两个边走,为什么?
因为有祁连山,有青藏高原,河西走廊真的是连通中原与西域的不二法门,绕不过去,两千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是这么走的,现在依然要这么走。
其实,河西走廊的前半段,从长安去武威还有另一条路,由固原接清水河谷去往中卫,然后沿腾格里沙漠南缘去武威,但很少有人那么走,为何?
一个是远,绕路,一个是贴近沙漠,荒无人烟,给养跟不上,再就是那里是匈奴人的地盘,不安全,当然,现在不一样了,人步行不能走的地方,汽车,火车可以走,定武高速,北京开往拉萨的进藏列车都是走的那条线。
车子过了兰州折而向南,进入陇东黄土高原地貌,风景大为不同,大地被风雨切割,呈支离破碎状,地势沟沟坎坎,高高低低,或为峁,或为塬,或为梁,这给修路带来了极大困难,逢山开隧道,临谷架高桥,随高就低,总有一种办法将你折服,这就是基建狂魔的厉害之处,坐车一晃而过的地方,可能有无数人在这荒郊野外,默默耕耘了好几年,我们生活的舒适便捷,其实是无数人挥洒汗水,任劳任怨的结果。
车子到了广河,下高速,来到一个三甲镇上,后面的女子带着她两个孩子下车了,我从车窗望了一眼,女子虽然身穿长袍,但体形很窈窕,面容也清秀,镇上几栋沿街二层楼房,除了超市便是饭店,饭店一听名字就带着浓浓的穆斯林风情,比如穆哈麦德小吃,多妥家手抓,大兄弟手抓等。
手抓第一次吃是在兰州一家东乡族饭店,朋友请客,初听名字不解其意,上来后是一盘羊排,肉有三寸厚,红白相间,看着就让人流口水,抓起一块大口咀嚼,油脂溢满口腔,别提有多美味。
原来手抓就是用手抓着,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意思,这不是我们山东梁山好汉的遗风嘛!
此时十二点多了,也到了吃饭的点,我很想下车来,随便走进一家手抓店,要上那么一盘,饕餮一番,只是,司机不可能等我,满车的人不可能等我,这就是自驾和坐长途车的区别,两者各有千秋,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车又前行一段时间,在和政县下高速,在一个叫三合镇的饭店前停了下来,司机下车,走进饭店,很快出来两个伙计,打开行李箱,往外搬屠宰好的整只的羊,我以为也就一两只,没想到居然有几十只,在地上铺了一层塑料布,把它们摞在一起,看上去很壮观,这些羊或许昨天还在草原上撒欢吃草,今天便都偃旗息鼓,结伴来了他乡。
武威有草原吗?我真不知道,我只知道离这里不远的甘南有草原,那里的羊何止成百上千,而是成千上万,它们吃冬虫夏草,喝山泉水,过着幸福像花儿一样的生活,精神愉悦了,自然,它们的肉体也变得饱满美味。
过了和政县,感觉大地平缓了许多,气候也温润了许多,树木多了,绿了,远处的丘陵上花儿一簇簇开放,洁白如雪,是李子花?杏花?还是梨花?
临夏离我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