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老黄牛的话题比苏故土情之三

2025-03-09 21:28 作者:耄耋老翁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老黄牛的话题

(三)

牛年快要过去,虎年眼看就要到来,按习惯该谈虎了。虎,虎踞龙盘,龙腾虎跃,虎虎生威……我老牛拉破车,还是关照关照牛吧。

小时候,我是放牛娃。但没有牧童短笛卧牛背的体验,更无牛角挂诗书的雅兴。大概是地区不同、人文环境不同的缘故吧。高寒山区,荒山野岭,把牛群赶到山上,漫山遍野让它跑,用不着担心它会踏青啮禾苗。我们放牛娃呢,天采野花,天拣菌子、收鸡枞,秋来摘野果,则下扣子、套雀……一年四季,乐趣无穷。我之所以喜欢放牛,不愿跟着母亲带弟弟(母亲在田中插秧、薅秧,让我在田边守摇篮),说穿了是想自由自在,不受约束地上山玩。

大山里,家家都养牛。倘有一对耕牛,那就算有点小康,令人羡慕了。农忙季节,耕牛受到加倍的照顾,特别是插秧那一季,犁田抓节令,全靠牛得力。所以耕牛要加料开小灶,还要喂盐巴(牛才有力气)……虽然不像印度人那样把牛当神,但对耕牛总怀着一种感激、敬仰的心情

山里人是不杀牛吃肉的,除非它自己在山岩上摔死,不得已才吃它的肉。我们家有一头耕牛,自我记事起它就是村里力气最大的耕田能手,其它的耕牛都是由它陪训出来的。平时二牛抬杠加一夫,犁架在杠的正中间。训练小牯牛时,父亲让我在前边牵着小牯牛,走犁沟,那犁也要往老牛一边靠,变成两夫两牛。碰到太窄的梯田,两牛排不开,父亲就让它单独拉。它力大无比,毫无怨言,照拉不误,真是尽心尽力地为我们服务。后来他逐渐老了,也不知怎么的,大概在山上摔坏了腿吧,走路一拐一拐的,再也拉不动犁了。家里准备把它卖掉。其实家里人也舍不得,我更是依依难舍。当得知牛贩子买去,到乔后井盐场杀了卖肉时,我竟然嚎啕大哭,坚决不让把它卖掉。最后,父亲特地为它准备了一顿“最后的晚餐”——和了盐的一桶料。第二天终于让牛贩子牵走了。为此我心酸了好久好久!(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们那里一般是二牛抬杠

那时,对牛只是一种朴素的感情,我当然不知道,牛耕解放了生产力,成就了农业文明!反正我特别喜欢它,它是全村力气最大的一条耕牛,它长得非常壮实,是父亲的好帮手。我开始放牛,就伴着它。它皮肤光滑油亮,身上很少有牛虱子,看起来肌肉圆滚,威武雄壮。每当外村的牛入侵,它总是一马当先,鼓圆两眼,迎上去,用头和对方对顶;这时候它紧夹尾巴,奋力格斗,牛角撞击嘎嘎作响。我常常为它着急,那尖角为什么平着长呢?竖着朝前长该多好啊!但是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每次它都把入侵者顶翻在地……当入侵者逃跑时,它扬起尾巴追击。我也跟在后面欢呼,我好高兴,我真为它自豪!放牧归,我总要采一朵最大、最艳丽的马缨花,而它也极温顺地让我在那横长着的两只角之间,耐心地给它披戴。到了斜阳照墟落的时候,穷巷牛羊归,野老见了也常常发出会心地微笑。

直到今天,我还常常怀念我们家的那条耕牛,为我们粉身碎骨,死而后已的那条耕牛,我小时候的好伙伴

牛耕曾是生产力的一次大解放啊,从生产力归根到底是社会发展原动力的意义来看,能否说没有牛耕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今天呢?云南阿瓦人的创世神话《西里岗》说,地球遭大洪水洗劫,之后万物灭绝,满目萧条,世界一片死寂。举目四望,只剩下孤零零的达姆吉和黑母牛。按神的意旨,他们交配后,产下一粒葫芦籽。下种,出芽,长藤,结出一个葫芦。葫芦逐渐长大,里面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声音。达姆吉用刀劈开,从里面走出了瓦人、拉祜人、汉人、傣人,以及牲畜和各种各样的动物……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世界回来了。黑母牛成了人类和万物的始祖。这跟西方的上帝创世,东方的女娲抟泥造人,互相比较似乎更有人情味。

牛,一旦与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它就不再那么简单了。当今城里人离不开牛奶、牛肉,当然有人也知道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但对牛耕恐怕是越来越淡漠了。就拿牛耕起源于何时来说,历史上就有种种说法。《汉书》说,起源于搜粟都尉赵过教人牛耕。《困学纪闻》说,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起于春秋。贾谊《新书》说,周穆王曰,百姓煦牛而耕。起于周。甲骨文专家说,甲骨文中有犁字,从牛耕,始于商。《山海经·海内经》说,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这样看来牛耕起源于帝尧放勋之世了。这就是说,老牛已经默默无闻地为人类服务了近五千年。难怪,人们总要盛赞老黄牛,“俯首甘为孺子牛”,连鲁迅先生也不例外。人事有代谢,各领风骚数十年。牛耕也是肯定要淘汰的,只是时间问题。记得五十年代就有过杞人之忧,说用了铁牛,那真牛怎么办?事实上这个过程在我国才刚刚开始,不过无论使用什么样的铁牛,老黄牛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熟能生巧,巧也是从老黄牛精神中派生出来的),更何况牛耕这份情怀,总使人难以忘怀。

暑假回故乡,在昆明开往大理的车上碰到一对情侣,男青年是法国人,女青年是比利时人,他们在学习汉语,一路跟我闲聊……他们拿出一本印制精美的图书,内容是介绍大理、丽江风土人情的,其中有一幅非常漂亮的牛耕照片,精彩极了!我问欧洲还有没有牛耕?他们说阿尔卑斯山上,偶尔还有。看来,牛耕将永远留在人们记忆中。

耕犁千亩实千箱, 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 不辞羸病卧残阳。

——(宋)李纲

但愿世间少一点这样的感叹!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sxhmkqf.html

老黄牛的话题比苏故土情之三的评论 (共 2 条)

  • 漫舞洛城
    漫舞洛城 推荐阅读并说 一门心思选好文,百花丛中觅新人!让文学来温暖整个世界,你的关爱和支持就是我们中国散文网发展壮大和愈加旺盛的坚硬基石和有力支撑!!!在鲜花铺就红毯的圆梦路上,有你有我的不离不弃和温馨相伴,人生注定更精彩,再次谢谢你我最亲爱的朋友!!!顺祝工作心情都愉快!!!
  • 逐梦星空
    逐梦星空 审核通过并说 弘扬真善美,发挥正能量!若想获得更多推荐机会切记以下几点,(一)散文、诗歌,小小说是本站的三大优势板块和发展趋势;(二)文章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是一个好的标题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神奇效果;(三)篇幅不宜过长,越是短小精悍的文章更能抓住读者的心从而让人有一种过目难忘的视觉冲击和心灵享受!心若在,梦就在,有梦就会有未来!最后衷心的希望你能够一如既往的创作出更多具有可读性的优秀作品来!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