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们屯儿的城里人

2020-07-07 14:03 作者:雨季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谨此献给曾经在老家小屯儿下乡的知青朋友

“我们这一辈,和共和国同年岁,上山练过腿,下乡练过背……”

每每听到这首歌,自然而然,当年知青的那些往事,那些熟悉的身影,都会一一出现在我面前……

我亲身经历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那么波澜壮阔、那么轰轰烈烈。一场举国的大迁移,不知牵动着多少国人的心,牵动着多少家人的心。

现在这一切都恢复了平静……

山头屯儿——我的老家,在周边远近也算是小有名气。距县城二十五公里路程,全县学大寨的典型,依山傍水、土地肥沃,农民的分红收入年年都名列全县前茅。我在想,这么少有、难找的地方,知识青年迟早会来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果真未出我所料,不久就接到了通知。上级为这事还特别强调:“接收知青是县领导对你们的信任,也是交给你们贫下中农的光荣任务!”

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我们这里也要来知识青年了,这批知识青年全是县直单位系统的子女,他们的妈妈也都不是一般人!”我还为此抬头挺胸地自豪了好久呢。

接到通知后,上上下下就紧锣密鼓安排,尽最大努力想给知青们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县里出资,大队提供了一处最中心的地块,由乡亲们出工出力,提前盖好了十间砖瓦房。从此,已遍地开花的青年点儿,就正式填补上了我们屯儿这处本不该存在的空白。

这样,我们全大队才有了第一幢砖瓦结构的房子,青年点儿敢称是小屯儿的地标性建筑了,年龄小的孩子大都没见到过。它红彤彤的、方方正正的、有棱有角的,整个墙面没用一点黑土泥巴。大人们也发着无尽的感慨:“我们要是也能住上这样漂亮的房子,该有多好!”

在我心里,这个青年点儿很神秘,也很是让我羡慕……

清楚记得是四月的一天,那天,似乎天公也很作美。阳光格外明媚,万里晴空,没有一丝风云。尽管还属初,却好似早早感受到了盛的炙热。我们这一个与外界没有多少交流的小屯儿,破天荒地开来了两辆大卡车。卡车载着三十多个姑娘小伙儿,鸣着笛,径直驶进了刚刚完工不久的青年点儿大院。

“是送知青的大卡车,知青来了!”看热闹孩童们呼喊着不约而同从各路蜂拥而至。大队组织了隆重的仪式,敲锣打鼓、放鞭炮,热烈欢迎知识青年的到来。。

知青们都披红戴花,第一眼见到个个整齐、庄重、不乏还夹带些新潮的衣着,就知道他们一定都是在城里长大的。这群二十左右岁的小青年,满满的生机朝气。尤其那一张张开心的笑脸,相比之下,有他们,今天的太阳都够不上最灿烂了。

大院内不一会就聚满了人,一片欢声笑语、喜气洋洋的,就像乔迁到了一个新家,就像新媳妇、新姑爷进家门,就像是在庆祝盛大节日……

看得出来,他们已经做好了安营扎寨的准备。行李、脸盆、暖瓶等等必需的日常生活用品都随身携带来了。从车上卸下的那大包小包的,一份挨着一份,堆放在卡车两侧。此情此景,让我立马就想到了现代京剧《沙家浜》里的那句台词:“这回来,我们就不走了!”

差不多跟我同龄啊!这么小就离开了娘……我发着感慨。

短暂的安顿,紧接着他们就全部下沉到了各个生产小队。我们全大队共六个生产小队,每个小队四至六个人不等,我家所在的第三生产小队就分来了五人。

添人进口历来都是喜事,我父亲每天下工回来都不忘津津乐道地谈论他们一番。“这五个知青都可有教育了,特文明。懂得的东西也多,见识也比我们广,还不娇气。不愧是城里的孩子,就是不一样!”

“那个长得黑黝黝名叫王一的,好像对农活还挺熟悉,有时还敢与老社员比试比试高低。他非常能吃苦耐劳,朴实厚道,人缘也好,沉着、稳重,有一股不可战胜的劲儿,将来肯定是块好料……”

我一直佩服我父亲看事的眼力,因倍受社员认可,两年后他就被选上了我们生产小队的队长。

知青的报国情怀和献身意志感动了整个社会、震撼了整个民族。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回乡青年、一个拥有相同理想志向的青年,也同样被深深地感动着、震撼着。那时我在学校教书,无缘与他们并肩战斗,可是由于工作关系与知青有方便的接触机会,最后竟处了好几个要好的朋友、要好的哥们儿。

他们下乡到我们屯儿就以小屯儿为家了,关心集体,同社员一道战天斗地、同甘共苦,一道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一道播种收获、尽享丰收喜悦。与乡亲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很快就完全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是金子放到哪都会发光的!陆陆续续他们中有的就进入了大队的最要岗位……

较早进入重要岗位、当上了大队供销社店员的吕晓慧,性格如男人风风火火。表里如一、单纯善良,敢做敢当,还为人仗义。体质好,是有名的篮球健将,我们学校老师和知青切磋技艺的场面比较多,有时男同志人手不够了,就请她顶替上场。“巾帼不让须眉”,她何不是一个现代版的花木兰?

稍没注意,我突然在大队卫生所发现了石伟华忙忙碌碌和她每天背着药箱到病人家中送医送药的身影。选择她到卫生所当赤脚医生,除了优秀外,可能是大队了解到她家有搞医的背景吧。她责任心强,热爱从事的事业,不张扬、脚踏实地。从她的深沉、从她有板有眼地默默工作能看出她内心蕴藏着的是一股力量……

无疑,“发光”最闪亮的要数杨凤君了,我们交际最久,她也最时尚。笔直身板、风度翩翩,气质绝不输毛阿敏。“二人转”唱得极其专业,有一年她同另一人合演的一出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节目一炮打响。下乡期间一边劳动一边学习,与我一样,通过参加首届高考,圆了她上了大学的。没有想到,毕业后她进入了我上一级的业务部门,直至退休我们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更值得一提的是,先后有张玉敏、张会凤、张伟华、王卫等四位知青还加入到了我们民办教师的队伍。其中的张玉敏来到学校就被任命为校长,认认真真地领导了我好几年。

张玉敏的老练成熟,远远超过了她的实际年龄。别看是女人,可她有着比大男人更宽阔的胸怀、更刚劲的气魄。她素质修养较高,仍历历在目的那年九月九日的下午,我们按照通知都集中在办公室收听中央广播电台的重要广播。当播发到毛主席逝世时,她惊愕不已,头一下子就垂下去了。眼泪“啪”“啪”地掉,掉在办公桌上,溅成一枚枚无色的花朵……

张会凤她把女人的优点都占据了,内向、稳重、拘谨,上进、热心、善良。毫不夸张说,她就是中国最传统女性的化身,传统得仿佛是从遥远的封建社会过来的人。同男同志说句话脸红得一直能到脖子根儿,遇到人多的场合时总是羞答答的……

张伟华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了,她爸爸是省政府一个部门的一把手,在我们眼里那可是老大老大的官了。开始我都不敢和她接近,慢慢发现她一点架子也没有。非常谦虚谨慎,随和热情。闲暇时她常给我们讲哈尔滨的故事,讲松花江、讲太阳岛,讲中央大街、讲大教堂和道里、道外……

王伟他个子不高,结实、强悍,有较厚的美术、文艺功底。在美术上他画出的山水、画出的动物人物都是那么活灵活现,那么有意境。对于文艺也有成功之作,在一次全公社的汇演上,他的独唱《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引起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那铿锵的男高音至今还在我脑海中回荡……

“光阴一年一年在流转,我们一年一年在变老……”“时光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却留下了难忘的从前……”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知青们潇潇洒洒、一代新型农民上工时的那道靓丽风景,我们一起学习交流时的一幕一幕,还有青年点儿的炊烟、灯光……从来没有走远。第二故乡有他们付出的青春,有他们洒下的汗水……正是这批新人给我们沉寂的小屯儿注入了新的血液、增添了新的气象。如今已进入了不惑之年的他们,是否也仍然在牵挂、在魂牵梦萦那里的人、那里的一草一木?

“知青”是一种坚定信念的象征,是一个坚强群体的符号。你们的名字永远在山头屯儿这片土地上闪光!你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第二故乡人和第二故乡人的子孙不断奋进,不断去攀登新的高峰!

衷心祝福你们,曾经在山头小屯儿战斗过的那一批城里人!

(完稿于2011年9月17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qvrbkqf.html

我们屯儿的城里人的评论 (共 8 条)

  • 雨季
  • 残影
  • 淡了红颜
  • 浪子狐
    浪子狐 推荐阅读并说 荐读新作,问安炎夏......
  • 雪

    雪,他们就是我们华夏炎黄家族中最勇敢的一代,最坚强的一代,也最拼搏,最抗争,更是最伟大,最光荣的一代。赞,我小的时候,看到的知情在劳动之余都爱看书,文化高的看专业技能的书,普通的人看小人书,许多人爱看文学类的书,在农村他们就是有知识的青年。好文章,推荐。

    赞(0)回复
  • 玛格丽特

    玛格丽特欣赏,问好文友,推荐阅读!

    赞(0)回复
  • 雨季

    雨季回复@雪:谢谢文友光临关注!祝好!

    赞(0)回复
  • 雨季

    雨季回复@玛格丽特:谢谢文友光临!问候你好!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