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严子陵钓台记

2025-04-01 20:52 作者:行夫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的富春江,水色如绸缎般柔滑,山影倒映其中,仿佛一幅未干的水墨画。船行江上,浪花轻叩船舷,我倚着栏杆,任由江风裹挟着草木的湿气扑面而来。远处山峦叠嶂,隐约可见几处黛瓦白墙的村落,像被时光遗忘的注脚,静默地缀在山水之间。

船靠岸时,先入眼的是一方青石牌坊,上书“严子陵钓台”,隶书古朴苍劲,似在诉说千年前那位拒绝帝王征召的隐者风骨。沿石阶而上,苔痕斑驳的台阶湿漉漉的,仿佛每一步都踩在历史的褶皱里。半山腰处,一尊佝偻的钓鱼翁石像立于江畔,蓑衣斗笠,眉眼低垂。路人匆匆而过,鲜少驻足,唯有我凝望许久——这雕像太寻常了,寻常到与山野樵夫无异,可谁又知他曾是光武帝刘秀的同窗挚友?帝王以三顾之礼相邀,他却只答:“士各有志,何必相迫?”

登上东台,一块形如石笋的巨岩斜插山间,相传是严子陵垂钓时支竿之处。石旁立着范仲淹所题的楹联:“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字迹早已被风蚀出裂痕,却仍透着一股清峻之气。倚栏远眺,江水蜿蜒如练,对岸山脊上桃花零星点缀,如几点朱砂坠入青绿长卷。听附近村民说,后山野径深处曾藏着一片无人打理的桃林,花开时如云霞坠地,果熟时却酸涩难咽。或许严光先生当年也这野桃——不求甘美,只图自在。

下山时绕至碑林长廊,历代文人的诗文凿刻于石壁,李白、苏轼、陆游……墨迹或狂放或端肃,却都朝着同一份景仰。最令我驻足的,是谢翱在西台恸哭文天祥的旧事。南宋遗民在此击石长歌,将亡国之痛揉进楚辞的悲怆里。东西二台,一隐一忠,竟让富春山的清风同时托起了出世与入世的魂灵。

归程的船上,落日将江水染成琥珀色。凭栏遐想:严子陵下竿处,当年没有大坝的阻隔,应该水流湍急,难断是否适合钓鱼。他钓的何尝不是一江明月和半生清寂?其实,我知道他钓的是后世无数文人心中那根不肯向权贵折弯的脊梁!今人慕名而来,多数人匆匆拍照,走马观花,鲜少有人细品石壁上那句“山高水长”的分量。这山水间藏着的,难道不是对浮躁世风的一记清凉耳光?

此时,薄雾四起,钓台于苍茫中远去。一竿风月,一蓑烟雨,隐约里见着钓鱼老者的身影。千年光阴如水而过,帝王将相皆成黄土,唯有不肯折腰的风骨,与这富春山水一同苍翠如初。(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qktmkqf.html

严子陵钓台记的评论 (共 2 条)

  • 漫舞洛城
    漫舞洛城 推荐阅读并说 一篇好的文章不要求句句精华,你只要有三两句能够打动人心的话这篇文章也就大功告成了。写作不仅要心静和勤奋而且还要有灵感和天赋,如果有一天你的创作和思维进入到了泥泞沼泽和无法继续下去的境界地步,那就不妨静下心来读读其他优秀写手的经典佳作来借鉴模仿一下,或者停下匆忙凌乱的脚步到户外运动运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说不定灵光一闪那么一篇水到渠成的佳作也就由此诞生了。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你心存梦想和追求,再加上长期不断的用心感悟和辛勤耕耘,我相信一定会功成名就和大有所为的!继续加油吧,一路同行的追梦人!!!
  • 逐梦星空
    逐梦星空 推荐阅读并说 非常荣幸能够与成百上千的广大文学爱好者一道在中国散文网这个名人辈出的温馨大家庭里相识相知,民族复兴文艺先行,而满满都是真善美和正能量的中国散文网就是我们每一个文学爱好者誓死坚守和倍加珍惜的心灵故土和精神家园!关于作品是否被人认可或者阅读量的多少之分这件事我是这样认为的,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文学作品是留给自己日后渐渐老去和闲暇之余的欣慰犒劳和精神享受,因此与别人的眼光和认可并无多大关系!最后衷心的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勇往直前·再创佳绩!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