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乱云润生2025版四十二回

2025-04-19 23:23 作者:小牮  | 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乱云润生 2025版 四十二回

四十二

在赫图阿拉老村那充满历史韵味的“满旗亲家”,赤填斌馆长满怀热忱,为我赤诚众精心筹备了一场接风宴。踏入屋内,暖黄的灯光倾洒而下,照在摆满丰盛菜肴的桌上,也映照着我们洋溢着笑容的面庞。

我与三位同姓的本家乡亲围坐一桌,好似多年未见的老友,相谈甚欢,言语间满是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许。不知不觉,时间悄然流逝,墙上的挂钟指针已悄然迈过十一点,这场饱含深情的畅聊,竟已持续了三个半小时之久。

晚,我们盘腿坐在龙兴圣境满乡原汁原味、古朴浓郁的万字坑头上。炕头散发着微微的暖意,仿佛在诉说着岁月故事。桌上摆满了创新的八碟八碗,每一道菜肴都承载着满乡独特的风味与文化。我们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天南海北地闲聊着,话语如潺潺溪流,源源不断。从追本溯源探寻先祖的足迹,那古老而神秘的家族历史,仿佛一幅宏大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到龙兴图腾下的盛世繁华,想象着先辈们在这片土地上的英勇奋斗与辉煌成就,心中满是自豪;从满清末年的衰落,列强的肆意宰割,那一段段屈辱的历史,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我们的心,让我们不禁为国家的命运扼腕叹息;(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到沉痛回忆国家曾遭受的蹂躏与苦难,那些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画面,时刻提醒着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现在;从外宾参观八旗时带来的警示先兆,我们深刻反思着民族的发展与未来;到以实际案例反思超级大国的无端栽赃诬陷,心中燃起愤怒的火焰,更加坚定了我们维护国家尊严的决心;

从庚子年的诡谲莫测,那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岁月,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敬畏;

到时刻保持百倍警惕,国爱家,防患于未然,我们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话题虽如繁星般繁多,但始终紧紧围绕着寻根问祖、承前启后的核心主题,尽情抒发着对龙兴圣境自强不息精神的弘扬,激励着中华民族的大无畏气概,坚定不移地朝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奋勇前行。

这时,赤慎试馆长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放下茶杯后,微微叹了口气,再度开口,话语中满是感慨:

“自诚众老师那天傍晚,与我和悦悦倾心交谈,道出他寻根溯源、薪火相传的初心后,我们的心就像被一根无形的线紧紧牵在一起,思想瞬间契合。那一刻,我们毫不犹豫地决定,全力支持赤老师这项意义深远、充满正能量的实践活动。今晚这接风宴,不过是拉开了行动的序幕。通过这一番畅所欲言,我们将目光放远,把当今人们最为关注的国内外大事一一摆开探讨。

以三百多年前封建中国最后一个繁荣盛世,以及一百多年前中华民族沦为亡国奴的悲惨史实为鉴,警醒和教育后世子孙,铭记历史,温故知新,将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历史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精髓,坚定不移地代代传承下去,前赴后继,励精图治,永远向上攀登。让每一位中华同胞都能深刻领悟,国与家本为一体,休戚与共,息息相关。”

“就拿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例子来说,当年龙兴崛起,八旗子弟精诚团结,奋勇拼搏,创造了盛世的辉煌。满旗子民纵横欧亚,威名远扬,康乾盛世时期,每一个国人都扬眉吐气,那份自豪与荣耀,至今仍让人热血沸腾。然而,当西方世界在科技、文化、思想等方面全方位突飞猛进时,满清统治者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过于乐观,沾沾自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停滞不前。

他们仍陶醉于诸国进贡的所谓‘盛世’中,殊不知,这仅仅是一次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初级转换轮回,极大地耽误了国家转型和改革开放的进程。此后的一百年间,我们远远落后于世界在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政治等方方面面的飞速发展进步。我们不妨放眼世界,看看人家在做什么?”

“而同一时期,在北美大陆新崛起的国家美利坚,民主思维已深深渗入人们的生命之中。华盛顿,这位伟大的领袖,出色地担任了两届总统后,婉拒了国会的诚挚挽留,毅然决然地悄然离开白宫,返回老家继续做他的农场主。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国民展示了从国家首脑变成普通公民,且无任何特权的鲜活实例,以此教育启发大众人人平等的进步思想。他每天惬意地享受着自己的平民生活,那份淡泊与从容,令人敬佩。而同一时期的大清王朝乾隆,在史无前例地当了60年的皇上后,还热衷于沽名钓誉,追求‘十全老人’的美名。当西方发现血液循环规律,开启科学发展史,推动文明与思想大步前进的时候,满清官宦却还在热衷于毫无科学依据的滴血认亲,思想的腐朽与封闭,必然导致国家的落后,走向衰落沉沦。盛极而衰,霸凌和故步自封、单边主义必然衰败,这就是满清灭亡的根本原因。”

“鸦片战争的炮火,无情地敲响了满清王朝的丧钟。庚子年的厄运,让中国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与屈辱之中。60年后的又一个庚子年,庚子赔款更是上加霜,丧权辱国的条约,如同一把把枷锁,紧紧束缚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让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满清帝制,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国家与民族,荣辱与共,息息相关。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驱除鞑虏的口号响彻中华大地,八旗子弟也不得不苟且偷生,更名改姓,其中的辛酸与无奈,又有谁能体会

所以说,国就是家,家就是国。当下,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空前团结统一,唯有国家强盛,中华民族才能顶天立地,不被人欺,在世界之林倍感无比自豪,扬眉吐气。2020庚子之年,我们更应格外谨慎,每一个人都应树立爱国之心,重温百年历史教训,防患于未然。”

“回溯历史,1796年9月,华盛顿发表著名演说‘告别词’后,便说服国会,卸任回家养老,到如今已整整224年。而乾隆在1796年立皇十五子永琰归政,改嘉庆元年,至清王朝1912年2月12日灭亡,其衰落走下坡路的时期共用了116年。若按照三百载朝代或国家气数难逾越的规律前瞻,1776年7月4日发表‘独立宣言’的当今超级大国,如今已方显露衰相,仅还余56年的缓冲调整期。单边称霸的极度膨胀,已使其穷途末路,人心天意,旦夕祸福,天地轮回,庚鼠闹即将来临,大千世界都在拭目以待。而神州从共和制起步的1912年,至今才刚过112年,如按新中国诞生的1949年,百废待兴伊始,现实施多边共融,开创人类命运共同体国策,仅是国家崛起兴盛的第71个年头。”

“大千世界,从历史上观察,每逢庚子之年,向来预示着惊世轮回的大坎,那些翻天覆地的事件,怎能不令人唏嘘感慨?从近至远,按公元年份我们可回溯:

1900年庚子事变,八国联军侵华,中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开启了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1780年盛世繁华,那是封建王朝最后的余晖;1720年西藏并清,加强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1660年明朝夕亡,一个朝代的落幕,也意味着历史的转折;

1600年文艺复兴,欧洲思想文化运动蓬勃发展,为世界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1540年嘉靖忧患,明朝内部矛盾重重,面临着诸多挑战;1480严蒿降世,严嵩的出现,对明朝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1420年迁都北京,加强了中央对北方的控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意义;

1360年朱棣出生,他后来成为了明朝的重要皇帝,开创了永乐盛世;1300年汉卿卒逝,关汉卿的离去,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损失;1240年蒙古灭金,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1180年弃疾官赋,辛弃疾的诗词,抒发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壮志豪情;

1120年方腊起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人民的不满;1060年文坛两苏,苏轼和苏辙在文坛上大放异彩,为中国文学增添了璀璨的光芒;1000年柳咏宋词,柳永的词风婉约,深受人们喜爱;

940年花间十卷,花间派诗词的代表作品,展现了独特的文学风格;880年黄巢作乱,给唐朝的统治带来了沉重打击;820年宗元仙逝,柳宗元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760年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700年七七则天,武则天称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640年大唐光耀,唐朝国力强盛,文化繁荣,成为世界的中心;580年北朝瞬隋,隋朝的建立,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520年禅宗航广,禅宗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460年高昌建国,高昌国在西域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400年东晋大乱,东晋政权面临着内忧外患;340年羲之归宗,王羲之的书法成就达到了巅峰,对后世书法发展影响深远;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实现了短暂的统一;220年关羽被杀,三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60年关颜文缘,具体情况有待进一步考证;100年许慎说文,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语文辞书;40年天下初定,社会逐渐走向稳定;

公元前21年王莽篡位,西汉灭亡,新朝建立;公元前81年苏武铭志,苏武的爱国精神和坚韧品质,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公元前141年汉帝勃发,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力达到鼎盛;

公元前201年秦灭创汉,汉朝的建立,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公元前261年长平秦统,长平之战后,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加快。悠悠光阴,历史长河,庚年不凡。今又迎庚子年,因历史上庚子年恰巧发生这些触目惊心的大事件而发人深省。”

赤馆长刚停止发言,悦悦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她坐直身子,接着发表看法:“勿忘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当前,一些年轻人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璀璨辉煌的历史知之甚少,甚至漠不关心,连老祖宗是谁,自己从哪里来都一概不知。向广大民众,尤其青少年普及历史知识,是我们励志者的当务之急。我们必须积极创新,采用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将历史知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青少年的心灵中。”

“例如,这几天,一些中小学生跟着家长到龙兴之地瞻仰游览,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敬仰的光芒。在这里,他们很快对祖先的丰功伟绩铭记在心,一种奋发传承的信念在他们幼小的心中悄然萌生。

通过文字写作,让年青人产生兴趣,广泛阅读了解这些历史知识,是非常及时且十分重要的。当通过深入交流,了解到赤诚众老师创作小说的初衷后,我深受感动,也全力支持。他的写作思路大胆创新,以寻根问祖为主题思想,远古及近代部分素材皆采用第一人称,以实地考察旅游的方式描写,旨在极大地促进感兴趣者到各个历史名胜珍遗景区游览瞻仰,感悟历史,增进知识营养。摒弃当下不尊重历史,滥搞穿越、言情,胡编乱造各种博众眼球,却毫无弘扬历史传承意义的作品。而到现代部分,才经寻根前辈有血有肉的百年风云变幻素材,活灵活现地以第三人称方式创作。目前满族不到1100万同胞,这个数据准确吗?全国分布状况如何?一百多年来,有多少人更名改姓?满族姓氏溯源、赤姓来历、爱新觉罗家族约40万同胞溯源、满族远古溯源,这些皆为题材……

乱云润生,赤老师今朝刻不容缓将深入龙兴之地,在未来的小说章节中将一一展现。”

待续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pttmkqf.html

乱云润生2025版四十二回的评论 (共 1 条)

  • 漫舞洛城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