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秋天,与趣相行

2019-08-26 10:25 作者:竹影清风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今年暖花开的时候,晚饭后在院子里散步,看到那排心仪的山楂树新绿渐浓,片片新叶中簇簇花蕾含苞待放。于是随手拍了一张照片,发现图片中粒粒花苞紧致饱满,勃勃生机呼之欲出。一时心生欢喜,倏忽间产生了追踪它们开花结果的欲望。

年届花甲,经历了数十个春,看多了花开花落,习惯了风起云涌,但是一株小花勾起的怜之情,却让我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冲动。难道心中的柔软会随着年岁的增加而洇染?真是奇怪,牵挂的情愫往往就是这样始于偶然,此刻开始,只要有空就会情不自禁的移步树下,而它们哪怕一个细微的变化,总能使我心生微澜。

山楂花从含苞待放、吐蕊芬芳、凋敝孕果的全部过程实际上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是它们生命中最富青春张力的阶段。山楂树给了它们生命,它们也不遗余力的扮靓了山楂树。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眼看着就要共铸辉煌,同享硕果累累的喜悦。然而有一天,我再去探望它们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那枝刚刚成形的雏果却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一个。我的心里难免失落,为它们的不幸,当然也为我与它们的缘分太浅。

一花一果,本是朴素的自然道理。然而自然过程中,一花却未必能够成就一果。我调出记载它们成长的第一张照片,发现起初它们足有二十多个花苞,但是到了花落成果的时候,则只剩了十个左右。“物竞天择”,看来是世间万物都无法逃避的法则。当然,人也不在其外。

大自然始终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先哲圣贤与之相处的过程中,为后人们搜寻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代代相传,这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但是面对卷帙浩繁的人生宝典,哪些才是适合自己的呢?无数现代人依然摆脱不了茫然甚至焦虑。是啊,按图索骥的徜徉于经典,其结果只能是削足适履。

前些时间听朋友说了一段话,非常认同。他说:一个人的完整一生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青年、中年和老年,阶段性的生活内容以及目的因时而异,所以不同阶段对应的方式当然也就要有所区别。如果善用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的智慧指导人生,那么生命轨迹中就会循序出现激情澎湃的进取、气定神闲的超脱以及平和笃定的觉悟。一个人果真能够这样活到老,即便错过、误过、失过甚至落魄过,一生也是完整无憾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深以为然,站在人生三个阶段的中间,我们或许可以嗟叹青春,过去的一切不论好坏已然成为历史定格在那里,曾经的是是非非清晰可见,一定程度上拔高了观察世界的角度。倘或重新来过,谁都可能拥有更加精彩的二度青春。然而载人前行的列车没有设置倒车档,所以不论处在哪个阶段,纠结于过去,眼前的风景又将成为今后的遗憾。看来任何时候,把握当下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青年,是一生的关键,是有所期待、充满希望的年代。既然自然赋予了蓬勃的力量,那么就应该适时地用进取精神鞭策自己,激发奋勇向上的信心和勇气。有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就算弘誓大愿难以实现,济世救困的抱负缺少施展的平台,但是能在似是而非的复杂纷繁中,练就穿云破雾的慧眼、掌握抽丝剥茧的辨识能力、成就坦荡宽阔的胸怀,实际上也就靠近了生命的本真,找到了快乐的源泉。“向阳花木早逢春”,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感知体验、鉴别归纳,就是拨开蒙蔽双眼的热血迷雾、打开困住内心是非疑惑的一个过程。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从来不是凭着激情呼喊口号获得的,而是筚路蓝缕的一次次“试错”之后,拔除了心的藩篱才可以得到的结果。

人的感知不仅仅是物理反应,它是自然万物归结到个体的综合体现。所以历史和现实中我们经常会看到,面对同一个物体或者同样的一个事件,总是众说纷纭、很难达成一致意见,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终接近事实或靠近真相的结论,未必是当时情境下应者最广的众识。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没有能够选择正确,并非不愿意,而是情非得已。因为结论来自感知,而感知的正确与否,一是自身经验,二是前人的经验总结。这两个方面都得不到支撑的情况下,随众就一定是必然,一生当中总是用他人的判断结果安排自己的生活,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到死也不会实现。

所以感知对人而言很重要,它将伴随人的一生,是关乎人是否幸福的一项重要指标。不论前人今人、中国人外国人,也不论从事何种工作花草树木、飞走兽乃至于山川河流、风雷电无疑都是最好的老师。你若有意,它们会慷慨地给予你丰富的体验与认知,在循环往复中,培养出广泛的关乎美的“触角”。使你在即便十分恶劣的环境里,也能找到生存的一种相对的舒服状态。就像我关注过的那株山楂花,它们倾情于力所能及,贪婪地吸收大地和空气中的养分,享受阳光抚慰、接受雨露滋润。只要没有脱离大树的枝干,就竭尽所能的尽情绽放,争奇斗艳。展现的全是自然本真,带来的也都是美好芬芳。这样的生命姿态,正如老子《小国寡民》和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的景象。虽然这种理想状态从来没有稳定地出现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却始终是无数先贤追求和推崇的社会理想。道理很显然,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人们简单而快乐,无需面对庞杂事物踯躅徘徊、更不需要在众多的似是而非里艰难抉择、苦心辨识。呈现出的是生命的质朴,和整个生命过程的本真。

然而理想终归是理想,历史发展的轨迹告诉人们:截止目前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都不是在静态中产生,往往是真善美与假恶丑激烈对撞下的能量释放结果。尤其是战争、瘟疫以及自然灾害等极端状况之后,付出沉重代价和重大牺牲后的觉悟与反思,形成了宝贵的“知”后之“识”。这些系统性的观念和思想成果,对某一历史时期、某一特定区域人类社会,有积极的贡献和指导作用。然而不可忽略的是,它们的产生,代表的是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因而具有十分明显的时代性、民族性以及区域性。

水是生命之源,把鱼虾放入池塘,毫无疑问是善举,但因此把牛羊也赶进池塘,那不是荒唐,就是十足的恶行;土是大地之母,滋养了各方生灵,但是黄土地里如果能够种出荔枝,那么怎么会有“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千古美谈?由此可见,再好的东西,如果用不对地方,就会制造出更大的麻烦!

周末双休,雨后微凉,不知不觉又踱步到山楂树下。恰好看到园丁正在修剪枝叶。放眼看去,被我关注仅存的唯一果实荡然无存,想必已然消失在园丁的剪刀下了。我当然没有任何的理由可以指责他们,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有人对这些生命寄予了浓重的情感,只是按照工作标准、或个人好恶进行着枝叶的删减,履行的是本分的职责。瞅着他休息的片刻,我凑过去和他闲聊,才知道原本为果树修枝剪叶不应该是这个时候,此刻这么做的理由只有一个——按照物业公司的要求,保持树形的优美

农村和城市庭院,只因为生长的地方不同,这些山楂树便有了不同的生存价值和不同的命运。但不管是何种功用何种命运,它们主动或被动地斫剪后,呈现出的价值便有了一次质的跃升——果实更大更甜、树形更优更美!

总有一些生命的牺牲,是为了让其他的生命更加茁壮!

马上要退休了,似乎已经到了人生的秋季。争艳的春天努力过了,喧闹的夏季红火过了,丰盈的清秋,是不是也该像这些山楂树一样,抖落曾经的失落或者辉煌,不让冗繁的枝叶和沉重的果实,再次迷失了生命的方向。

商品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形态,每个人在社会分工的前提下,付出一定的劳动,获取相应的报酬,得到繁衍生存的物质所需应该没有问题。然而地域条件、个体慧智以及社会组织形式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人群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极大的分化,更加凸显了物质财富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支配地位和决定作用。

然而人的生命终极价值和意义,确确实实难以从拥有什么?占有多少中得到完全的体现。许多人别墅豪车、珍馐美味却依然了无生趣,这算不算很好地诠释和注解。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古人尚有此志,今天的我们进入到人生的第二阶段,大多没有生存之虞。真诚一些、率性一些、甚至偶尔狂放一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庄子所倡导“无所待”,那么,生活的滋味只用一个词便可形容——乐不可支!

余生,只愿与趣相伴。或远足徐行,名山大川中吟风弄月;或品茗听雨,三五趣友闲谈对酌;总之,惟使自己妙趣横生,世界才肯呈现多姿多彩!

感谢这些山楂树!这个秋天开始,我要努力使自己成为有趣的人!

2012-8-25于兰州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pjmpkqf.html

秋天,与趣相行的评论 (共 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