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年味

2020-01-23 11:57 作者:绝顶人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一之日于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为此酒”、“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这些是《诗经》《国风•豳风•七月》中的句子,描写下半年农事活动,大意是阴历七月开始,大火星向西落下,天气渐渐转凉。八月收芦苇,九月修筑打谷场,十月收庄稼,再接续酿酒、打猎、祭祀、宰羊、年终宴乐。

宴乐逐渐演变成为现在的过年。

过年的习俗有很多,祭祖、压岁钱、贴对联、放鞭炮、买新衣等等。这些都是大人们操心的事,而作为小孩们来说,除了穿新衣、拿红包外,就是吃好吃的了。年味就是年货的味道,是舌尖上的味道。有几样传统食品记忆尤深。

冻 米

选取自家种的上好糯米,淘洗、浸泡、蒸熟。用竹匾晾晒,历经霜冻,晶莹透亮,搓开至散粒。油炸至爆米花状,沥油,用饴糖等拌和均匀、松软,倒入四方的木架内,用擀面杖等器具压滚、压实、压平,稍待硬冷,撤除木架,刀切长方片,成品。

每当家里做冻米糖时,总是要请左邻右舍来帮忙,所以厨房灶台前后左右总是围着我们一群馋猫。小孩们也希望邻居们来帮忙,有邻居的小孩在场,即使我们多吃两片也不会被训斥。在大人们身边脚跟前后转圈圈的我们总是遭到大人们的驱赶,“去玩去玩,不要在这里碍手碍脚”。这时的我们是决然不会离开的,任由大人们念叨,就像是一个没有固定路线旋转的陀螺,在厨房的这个角落旋转到那个角落,又从一个角落旋转到另一个角落。直到第一锅冻米糖拌好、压好、切好,大人们就会给我们每人塞上几块,“吃,拿去吃,这下可以去玩了吧”,我们就享受着带有温度的糖香、米香和绵软的嚼劲,咂着嘴,满意地撒欢去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上等级的冻米糖,我们称之为芝麻片,是用花生和芝麻和着饴糖制作的。物资稀缺的年代,花生和芝麻仅靠自家地里种点,不多,芝麻片也尤其显得珍贵。做好的芝麻片大人们也尤其捂得紧,只有客人来,才会舍得拿出来,我们趁机拿片吃时,还要用眼睛的余光瞄瞄大人们的脸色。于是,大人们藏芝麻片和我们找芝麻片就是春节档期家里上演的年度大片了。那时我们找家长藏匿的芝麻片就同现在小孩破解家长设置的电脑密码一样,总是不费吹灰之力。发现芝麻片被偷吃了,家长们就和审讯一样,兄弟姐妹挨个问过去,无一例外,得到的回答总是:“不是我,不是我”。若拜年的亲戚没来完,藏匿、偷吃,再藏匿、再偷吃,大片反复上演。直到春节过了,亲戚也走结束了,就听之任之了。

糕 子

大米炒熟,磨粉,拌入糖汁,条件好点的人家会加入花生、芝麻、红枣等。拌到润而不湿,手捏能成团,装入木制的糕子印模,擀面杖等器具压滚、压实、刮平,倒扣敲打,糕子就一粒粒的掉入竹筛中。碳火烘焙,干燥,成品。

照例,印糕子时,小孩们也是围在大人们身边,准确说是围在糕子身边。糕子粉一旦可捏成团,每个小孩手上便有了一个糕子粉团,带有温度的米粉香、糖香、花生香、芝麻香,种种酥香,和着润而不湿的柔软感觉,刺激着味蕾。

糕子的印板是用质地坚硬的树木制成,一方长条形的印板上,排列着数个不等的糕子印模,刻有十二生肖、花鱼虫、吉祥如意等寓意美好的图案。小孩们总是喜欢龙、虎、鱼等图案。吃完糕子粉团的我们,并不急着走,看到自己喜欢的印模图案填满糕子粉时,总是抢着说“这个我来敲”,便抢过来敲击,心满意足地听着硬木相互敲击发出的梆梆声,间或一粒糕子成功掉落,特别是喜欢的图案糕子成功掉落,就昂起头骄傲地看着大人们,等待表扬,可往往换来的却是一句“这下够了吧,可以去玩了吧”,这才依依不舍地走开,走时还不忘说句:“这个我要吃的啊”。

烘焙好的糕子,也喜欢挑这些图案的。有机会挑到龙虎鱼图形糕子时,指定不会立马吃了,而是揣在口袋里,到村子里走上几圈,让该看到的小孩们看到后,才慢慢地、惋惜地、不舍地把糕子吃了,就像和一个好朋友告别似的。

“糕 碎”

“糕碎”是米浆做的,和凉皮、越南粉差不多。但我习惯了叫“糕碎”,这么叫是家乡方言的直译,大意是糕的碎片。制作“糕碎”大多在季,稻谷收割结束,霜冻后。一者有农闲,二者晒谷场有闲。大米浸泡,磨成米浆,蒸年糕的糕盘盘底抹上薄薄的一层油,加入少许米浆,刷子刷成薄薄的一层,蒸熟,铺开稍晾,拿到晒谷场上铺满松针的笪上晾晒,快干,切片,用竹匾完全晒干,成品。

制作“糕碎”,小孩们是要参与的,主要的任务就是采松针、铺松针、拔松针。制作方面是技术活,大人们的活,自然轮不上。除了做点和松针相关的活外,当然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吃“糕碎”,刚晾成形成片的“糕碎”,切成细条状,湿滑湿滑的,加入断木香菇、豆芽、芹菜等,和着松针的松香、草木的清香,味道极其爽口,令人回味无穷。如果你会吃辣椒,煮成酸辣的,在冬季的低温中,保你吃得唏漱唏漱的。吃完一碗“糕碎”,付出的辛劳就有了长足的回报。

晒干的“糕碎”一般有三种吃法,一种是煮着吃,煮面片一样;一种是油炸膨化后,抹上糖,再撒上豆粉、花生粉、芝麻、爆米花等;再一种是用洗净的河沙翻炒至膨化吃。物产不丰的年代,家庭主妇们大抵都是居家过日子的计划能手,不管怎么样,总会留着最后一点“糕碎”到农历四月初八。四月初八是佛诞日、浴佛节。我们家乡有这一天把过年后留存最后一点瓜子啊、花生啊、“糕碎”啊、等等物什都拿出来翻炒。有句俗语“四月八,炒么来(凭印象译)”。

吃完这些,就进入农忙季节了。

拔 糖

拔糖,绝对是门技艺,足以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想到拔糖,就想到津门,想到津门的手艺人,想到津门手艺人眼花缭乱的拔糖技艺。

买麦子、发芽,和以米,熬制饴糖。继续熬制到稠状,能够成团时,便可制作拔糖了。

在柱子上牢牢钉上木钉,把锅里熬稠的麦芽糖挑出挂在木钉上,拔糖人手持双短棍,挑住糖,上下翻飞,左右开弓,前后拉伸。麦芽糖也有如云中龙、海底蛟,翻腾、昂头、回首、绞转,在拔糖人手中渐渐地变硬、变冷、变韧、变劲,最后驯服地、乖巧地躺在竹匾中,任人揉搓,包裹进花生、芝麻,剪成段,成品。还有一种是加了白砂糖,无馅,拔成外形有凹槽,内部空心如藕的晶莹透亮、刚脆坚硬的拔糖。拔糖人的技艺以拔糖的长度和不掉落糖渣到地上的笸箩为要,拔糖高手可以把糖拔至两三米而不掉落丝毫。

吃时,喜欢两种都兼吃,有馅的,兼有花生香、芝麻香,且不粘牙,但色黄松软。无馅的,漂亮,刚脆,坚硬,吃起来咔嘣咔嘣的,带劲,牙也要好。单吃会粘牙,需和以花生同吃,方不粘齿。本地也有一句方言俗语:“花生配糖,吃出名堂”。

写到这里,不觉已满嘴生香。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opjbkqf.html

年味的评论 (共 5 条)

  • 北方
  • 寒添羽
  • 今生依梦
  • 浪子狐
  • 淡了红颜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