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心中的大河

2020-10-19 09:19 作者:蓝桥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1

这条大河,坐落在北半球上,为西北向东南流向,跨越温带、亚热带、热带地区,随哀牢山山脉始段迂回前行,经国内四个地州的十七个县市和国外越南北部的十二个省。全长1280公里,其中云南境内695公里,越南585公里,最后入太平洋北部湾。

作为唯一发源于云南境内的一条重要国际性河流,载入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书籍中……

大河总称谓是红河,但因途径地区有别,这条河在各地的称谓有异。发源地在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北部的虎头山,起始段称礼社河,经过巍山坝区称为西河,或阳瓜江。在三江口接纳东侧支流绿汁江后始称元江,流至到我国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后称红河。

2

阳瓜江的称谓,在本地的文献里和诗人的创作中留下记录。但作为国际性的河流,这个细节没有详尽文本。(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因构成河道的土质多为沙壤土,特别是受到地球旋转引力的影响,形成九曲十八弯的美妙河道图案。即使后期进行河道改造,也基本上保持原有的形状。在季来临时,依然能够看到这幅壮美的图景。

我家就坐落在西河东侧不远处的一个小村庄里。虽没有到发源地和其他地方亲临考察,但从小熟悉西河的基本情况,如熟悉自己的手指一样。热这条大河,始终不会随时间的更变或年龄的增长而动摇丝毫的情愫。

曾在雨季来临时,跟随河道的走势沿河走过,也因工作需要多次跨过河道上不同地段的桥梁。

3

这些古代遗留下的桥梁中,有的是拱桥,有的是平桥;有的是石板嵌合,有的青砖建构,而现代又新添了钢筋水泥桥。

十分喜欢古桥的建筑模样,曾立在拱起的桥上,依着厚实的大青砖凝望河面。那是八月份洪水骤然聚集时,只看到坚实的桥墩周围卷起漩涡,洪水翻滚,让逐浪而来的枯枝断木瞬间失去踪影。从另一侧的桥墩凝望,激流翻滚中,冲击岸上的沙坝,高处的良田来了一次底朝天,绿油油的庄稼飞速地裹进巨流深处。

那时父亲紧紧拉住我的小手,既满足我观看阳瓜江激流澎湃的壮美,又确保我的安全,让自己心中产生的那份恐惧得以安抚。转眼四下张望,洪水淹没了西侧许多许多的庄稼。虽没有冲走,但已经彻底匍匐泥沙中,随激流撕裂弱小的躯体。而东侧较高的河床,也因洪水的冲蚀,出现许多许多的破面,形成千疮百孔的惨象。

4

每年雨季来临,家住河东的我,要随父亲到西侧的学校求学。举目可见的学校,没有横渡激流的能力,需要经历一个U字型的大折腾。原来走路前往一个小时,必须经历四个多小时才能抵达。那时的路,都属于泥沙路,前行时容易打滑,稍有不慎就两脚分开,一个人摔在泥沙中。好处是自己年幼,骨头的弹性很强,即使摔伤,也不会伤筋动骨。从泥泥沙中爬起,到河边静水处洗涤一下,穿着潮湿的衣服继续赶路。

这条叫阳瓜江的大河,称谓是父亲告诉我的。东西两岸有多条分支小河从深山中曲折走来,与大河聚集融合。小河两侧都生长茂密的树林,如我家村子北侧的小河就是这样的,常常是我们躲迷藏的地方。小河上搭建的小桥比较简陋,几根木头用铁丝固定,形成刚好一个人能通过的桥面,上铺胶泥,就成了赶集的通道。但雨季大水冲击的时候,小桥挡住了上游冲下来的杂物,不久小桥也就被激流冲走了。

我和父亲经过的小桥也一样,最怕大水冲刷,那是到求学途中最大的障碍。看到汹涌而来的洪水,河床边的荆棘和小灌木,发出凄楚的求救,身体沉浮在水中,知道这些小生命再作艰难的挣扎。原来翠色的外衣彻底被撕破和污染,有的根系浅显一次性被卷入大水中,永远离开自己的家园,心里曾暗暗为它们难过。可我这样思考的同时,父亲注重的是怎样跨越小河的对岸。直到熟悉的乡民送来了厚实的门板,在较高的河床上搭建新的临时的小桥,我们才微笑着度过难关。回头对前来帮助的乡民表示感激,大家背道匆匆地赶路,离开潜藏危险的地方。

5

这就是红河源头带有险情的大河奇光。当然,更多的时候,这条大河是温柔的,是多情的,是缠绵的。简单地说,因为高山密林分布,天然的植被塑造了每条分支的小河始终流淌着清清碧水。喝着这样的水,感觉甘甜、清凉、舒适,那是孩提时最喜欢的陪伴,可以在小河中嬉闹,也可以在小河中洗澡,更可以在小河中避暑解热。

每天放学后都会到离校不远的大河边游玩,赤脚走在沙滩上,那份柔绵的感觉就是好。用手将细沙堆垒在脚部,轻轻地让两只脚尖互动,酥痒的感觉瞬间感知,十分的快意。让人在微凉的河滩上,感到细沙的温热,也感觉到自己皮肤更加细嫩、洁白。两手触及细沙的当儿,感觉自己指头的灵巧、自如。看到呈黄白色的砂砾,无忧无虑,玩耍起来尽心尽意。

6

随同前往的琼芳小妹身体高挑,扎一头高跷的美发。她不与我玩沙,而是去沙滩与河水交界处的浅水中。

看那些黑色的小蝌蚪,一串串地在水中浮游,拥挤在沙水间。每一只蝌蚪跳动着细长的小尾巴,是一种本能式的锻炼。挤呀挤,始终不会放弃。两只黝黑的小眼睛凝视着沙水,小嘴唇却在砂砾间来回不停地蠕动。不知道是觅食,还是进行脱变前的准备。

忽然,琼芳喊我到她身边,我只能听令,因为她的声音太好听,甜甜的,似含着蜜一样。她始终露出笑盈盈的红扑扑的脸蛋,细长的睫眉下扑闪着大眼睛,会说话一样盯住手中的小蝌蚪。我也兴奋了,看着几只小蝌蚪在她的手心里跳动,有的跳出手心,来一次飞跃回到水里,有的始终在她小魔掌中撞来撞去。心想这个小伙伴的心机真多,但由于其他的小蝌蚪又在我们的脚趾间闯动,她不得不放弃手中的小蝌蚪,用手掀起长裙的下沿,让我给她捕逐身下的蝌蚪。

两人最后还是放弃了带几只小蝌蚪离开河边,迎着晚霞牵手回走在小路上。五十年过去了,琼芳小妹不知道流落何方,她生活过得怎样?一切都是未知的谜团。小妹是我最初的好伙伴,她会带来家里特殊从外地购买的稀少的黄皮香甜且带有咸味的面包或是她父母到市里买来的连环画。两个人会着迷似的读着不懂的汉字,但可以从画中领悟内在的字义。

7

大河两岸生长着粗壮的柳树和荆棘及草丛,河道常年处在被绿色封闭的状态。没有大雨的时节在柳树下,坐在根部钓鱼也是十分舒心的事儿。不需要在野库塘那样,必须冒着酷暑,头戴帽子,有份昏沉沉的感觉,全凭一份爱好坚守。柳堤是潮湿的,风儿是清凉的,喝上一杯绿茶,那滋味纯属是一种享受人生的自如感觉。

当然,这些沿着两岸生长的柳树,多属于加固河堤而被当地村民自发种植的防护林。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栽培的,只知道树干已经老化,黑色的皮层布满高低不同的裂纹,支撑高大的树冠,也让扎根较深的根系盘桓于河岸的土层中,形成较为坚固的河岸。即使大水冲杀也不会彻底决堤,仅仅是水层浸漫时的左右摆动,构成稳健的保护两岸良田的天然屏障。

我与父亲在枯水期就是直接涉水到对面的学校学习的,那时的水面多处于清洌洌的状态。涉水的地方,往往流水腾起细浪,有时还发出汩汩不绝的合唱。能看到河底深处的各类石块,光洁而透亮,在粼粼波光下蠕动着,向脚趾结合处亲吻你。但那份亲热引来刺痛也传递于心,即使想飞速逃离,只会加重刺痛的感觉,只好慢慢地在水中探访,以避免石头尖角把脚底划伤的麻烦。

而水面平静的地方根本不能涉足,那里几乎是深水区,稍不留神就会淹没整个身子,假如不会游泳,那是葬送生命的地方。后来有一位我初中时的女同学,就是在柳堤深处的静水处洗澡,鲜活的含苞待放的少女就此凋谢。

8

所以父亲看到我出门去大河边玩耍,每次都提醒我那些地方不能涉足,那些地方需要小心。

也因为这样,大河边离我与琼芳小妹嬉闹最近的九曲十八弯的胜景地段,一般都不会去逗留。那里的水层多是静水,河底被激流冲蚀成深深的暗洞。特别是河堤多属于砂砾土质,脚踏到边缘就会松动,一不小心就跌落水中。即使那里着生的荆棘开满香喷喷的耀眼的鲜花,也始终不会忘记长辈的交代。

本来荆棘还长着寄生物,属于色泽或红或黄或粉的细蔓。完全可以采摘很多很多的,编织最好的小花帽,戴在琼芳小妹的发髻间,她一定开心和喜欢。可为了避免发生意外,只好选择柳枝,分别编织两个小绿帽,她一个我一个,蹦跳中欣赏对方别样打扮的俏丽。

9

这是一条记载自己快乐与愁苦的大河,同时也是养育广袤庄稼的生命之河。

大河的两岸修建多台抽水站,而且还是多级抽水站,直接把大河内的清清绿水引导东西两侧的山脚依着山形而建的灌溉大水渠中,满足大作物的按时播种和插秧需水,所以水往低处流的事实还是发生了突变。如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在我们家附近新修的两级抽水站,那是十分壮观的事件。在上级下派的技术员指导下,上千男女村民昼兼程拼搏劳动的结果。两级渡槽多是凌空飞架,落地的地方筑高坝,全部是人工完成。

特别是将沉重的十多米长的水泥U型渡槽,用三根圆木立起,顶部再用钢绳打结固定,呈稳固的三脚架后,挂上葫芦吊,慢慢地拉动链条,提举起渡槽,那是惊心动魄的创举。人们沉着应战,始终没有发生意外。每当一根渡槽放置在规定的高空柱墩上,迎来的是大家的欢呼。

那当儿,红旗在塔墩顶部翻卷,映红了天,也映红了大家兴奋的笑脸。而生产队里青年男女组成的宣传队,在工地空地上也不管泥沙满地或尘土飞扬,敲锣打鼓,跳起舞,唱起歌,歌唱即将迎来的新生活。

10

从此,沿大河东侧的层层良田有了富足的水分灌溉,不论是小麦,还是蚕豆,或者是盛产的油菜,都能顺利地通过春干旱季节的考验,长成绿油油的好庄稼,让村民心里洋溢着满满的希望。而多余的水分都集中库存,每家每户也省去了对种下的庄稼的那份牵挂,可以悉心地做其他活计。

如到山中割山草,垫在牲畜的圈里,既能保障家畜度过严冬,又为下一年准备了充足的基肥。当然,到山中割山草也多在汇集大河的那些山里的小河采集。因为绿水青山中,大的林木是不允许砍伐的,而长在小河边的青草和枯草是没有人干涉的,所以在河边劳作是合法的。

诚然,山箐里藏匿太多的野生动物,如豺狼一类的可怕野兽和毒蛇那样的可怕冷血物,稍不留神也会发生意外的。所以村民去山中取草都是几个人在一起,不会随意分开,而且大声地相互呼应。

记得堂哥就是跟着母亲去山中,想不到被一只野狼叼了。好处是发现及时,大家围住那只狼,用扁担冲击对方。而狼紧紧地咬住堂哥的喉部,堂哥的母亲紧紧抓住他的两只脚,堂哥虚空在地面上。最后野狼看到敌不过人群,放下堂哥转身溜进林木中,堂哥终于捡回一条命。堂哥直到成人,喉部那几道伤还留下疤痕,细看时依然有点害怕。

11

这条大河的某些沙滩地段,也是集市的分散地。

如家附近的新桥,也是我和父亲在雨季时节必须经过的地方,就有一个集市,叫桥街。每七天轮回一次,各个村庄里的村民都聚集到这里,出售自家的剩余物品和需要出售的家畜,或来这里购置自家需要的必需品和添加的牲畜。那份热闹景观,十分吸引人。加之还有简易店铺里生火做饭,烹饪佳肴,大家都会在结束买卖后,坐在圆形的竹编桌边,爽爽地吃上一顿美餐。离开前,顺便到大河的水边,清洗一下自己的双手或脸颊,随后才脸含微笑回家。

我还去过大河源头不远处的其他集市,如西山街、河底街等,它们都坐落在大河两岸,随意地进行商品的交易,直到现在一直延续着,而且添加了放置货物的水泥台,种植了绿树,美化街容,也不管丰水期是否被冲走。

12

遗留下来的跨越大河的古桥,还是桥会之地。如现在我居住的古城西部的西河桥,中元节的那天下午,就有居民到那里焚烧纸火和周边年轻人集聚赶会。我也去热闹过,看着大河澎湃,柳枝飘逸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但有一年一个年轻人为爱殉情,跳进了滚滚洪流中。当那位负心的小女孩见到打捞出僵硬尸体的对象时,扑在对方的身上,不顾尸身变色,衣服泥沙满布。撕心裂肺的哭声,是悔恨还是责备,让人心碎,让人惋惜。

从此,我再也不去赶桥会。只在讲课需要经过古桥时,才从车窗前凝望大河迷人的风景。

13

如今,深山中先后筑坝建起小水库,阻断了曾经的汩汩清流,也导致大河出现断流期很长。也因河道改建,加固防洪,让那些岸边的柳树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而新植的苗木在自己有生之年,估计难以见到茂密的长势和旖旎的风景了。

好处是关键的地段没有改道,如大河上的九曲十八弯,依着原有的堤岸加固顽石。雨水来临之时,能看到一成不变的独特的盛景。还有几座古桥两岸的很长一段河堤,保留了原来的柳林,继续可以在那里垂钩钓鱼,为四季最佳的休闲地。

大河两岸,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地方规划的继续完善,高铁贯穿了整个坝子的南北,也修筑了高速路,让人们十分便捷地进行各类交流。古城也因属于国家级古镇之一,加上拥有全国十四座道教名山——巍宝山名胜,千年前诞生的南诏国的发源地,以及举办全国彝族同胞的祭祖活动,使这条国际性大河——红河的发源地,增添了幽思的旅游空间。时下的古城,印证了“北有平遥,南有巍山”的神秘古韵,一切成为喜欢慢生活人群企盼的蜗居地。

期待着这条享誉全球的大河的发源地,也是培育我生长的美丽家乡,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富有活力,如这条大河一样,焕发勃勃生机……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ltvbkqf.html

心中的大河的评论 (共 6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